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景顺专利>正文

一种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26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09
一种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风碗的内部固定镶嵌有凹面反光镜,所述支板的顶部且位于套管的活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风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垂直反光镜,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铰接有均匀分布的平面反光镜。通过凹面反光镜形成向下的反射光区域,避免鸟类在下方的接触网上筑巢,通过垂直反光镜和平面反光镜形成向上的反射光区域,对上空经过的鸟类进行驱逐,通过限位环使三个垂直反光镜的面向保持一致,当有鸟类顺风经过此处时,反射光直接照射到鸟类的眼睛,使得鸟类难以忍受,迅速离开此区域,因此也就不会停靠在下方的接触网上,从源头上避免了鸟类筑巢的可能性。

A bird repellent device for adjusting light according to wind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安全
,具体为一种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
技术介绍
在铁路的接触网上经常会有鸟类筑巢,筑巢时的较长树枝和鸟类排泄物等杂物与电线接触,容易造成电线短路,因此在接触网上都安装有驱鸟器,常用的驱鸟器为风力驱鸟装置,安装在鸟类容易筑巢的区域,传统的风力驱鸟装置包括水平面上的三个反射镜片,将太阳光反射到鸟类容易筑巢的位置,太阳光垂直照下来后,反射光集中在水平偏下的方向,形成一个较小的反射光区域,但是其反射光范围存在盲区,对正上方的飞鸟基本没有驱散功能,且由于反射角度较小,一些鸟类在空中逗留一段时间后就能够逐渐适应这种光照,导致驱鸟效果逐渐降低,鸟类经过长期的进化,已经更习惯于顺风飞行,鸟类在适应光照的过程中,多是在容易筑巢位置的上空顺风徘徊,然后逐渐适应光学驱鸟器的光照,目前尚无根据鸟类的这一特性进行驱鸟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根据风向调整光照位置,进而更好的驱散鸟类,防止鸟类在接触网上筑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管(2),所述套管(2)的外侧活动套接有风碗(3),所述风碗(3)的内部固定镶嵌有凹面反光镜(4),所述套管(2)的外侧且位于风碗(3)的上方固定套接有支板(5),所述支板(5)的顶部且位于套管(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限位环(6),所述风碗(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垂直反光镜(7),所述垂直反光镜(7)的支架上安装有风向板(8),所述垂直反光镜(7)的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限位环(6)下方的连接杆(9),所述底座(1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延伸至底座(10)上方的升降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根据风向调整光线的驱鸟设备,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管(2),所述套管(2)的外侧活动套接有风碗(3),所述风碗(3)的内部固定镶嵌有凹面反光镜(4),所述套管(2)的外侧且位于风碗(3)的上方固定套接有支板(5),所述支板(5)的顶部且位于套管(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限位环(6),所述风碗(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垂直反光镜(7),所述垂直反光镜(7)的支架上安装有风向板(8),所述垂直反光镜(7)的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限位环(6)下方的连接杆(9),所述底座(1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延伸至底座(10)上方的升降杆(11),所述底座(10)的顶部活动铰接有均匀分布的平面反光镜(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顺
申请(专利权)人:陈景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