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24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肉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该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选择与消毒:S2)初代诱导培养:S3)增殖培养:S4)诱导生根培养:S5)炼苗与移栽。同时还公开了初代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组分和配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培快繁方法得到的多肉植物幼苗生产周期短,增殖频率高,幼苗整齐,提高了多肉植物的繁殖系数和繁殖速度,其生芽率和生根率是常规培养基的3倍左右,并能较好的保持多肉植物的品系优势,能快速繁殖出大量适合移栽的组培苗,而且其长出的幼苗植株在形状上的一致性,易于操作,便于产业化生产。

A method of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succulent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肉植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在园艺上,又称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大力宣传以及多肉植物本身养护起点低、具有相对明显而稳定的外形、色彩绚丽多姿、品种繁多等诸多特点,多肉植物在较短时间内被大众熟知、喜爱,继而开始风靡全国。目前,多肉植物的繁殖技术大多采用叶片扦插繁殖,其效率不高,繁殖系数低,繁殖周期长,场地要求打,人工成本较高。因此提高多肉植物的生产效率,缩短培育时间,降低人工成本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解决了传统多肉植物繁殖系数低和繁殖周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选择与消毒:以多肉植物的叶片或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人烧杯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先用适量的洗涤剂清洗,然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min以上,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迅速倒入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干水后得到无菌外植体;S2)初代诱导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外植体切成1~2cm长的小切片,小切片经过75%的酒精浸泡后水洗,然后分别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28℃,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15~20d,直至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S3)增殖培养:将得到的丛生芽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直至丛生芽长度3~5cm,增殖系数3~5倍,培养条件为:温度27~32℃,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200~16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30~40d;S4)诱导生根培养:待叶片长至1~1.5cm时,取出幼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瓶内的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温度18~23℃,培养时间5~7d;S5)炼苗与移栽: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将培养瓶移到室外进行闭瓶炼苗7~10d,遮荫度为50%~70%,然后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炼苗2~3d,得到完整的植株后出圃。较优的,所述S2中的初代诱导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百分数计,蔗糖3%~5%、琼脂0.8%~1.3%、亚硒酸钠0.01%~0.02%、MS+6-BA0.2%~0.4%、NAA0.2%~0.5%、IBA0.08%~0.12%、复合维生素0.015%~0.03%、余量为水。较优的,所述S3中的增殖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百分数计,蔗糖3%~6%、琼脂0.8%~1.3%、KT0.01%~0.02%、MS+6-BA0.2%~0.6%、NAA0.2%~0.4%、GA30.08%~0.12%、复合维生素0.015%~0.03%、余量为水。较优的,所述S4中的生根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百分数计,蔗糖2%~5%、琼脂0.6%~1.2%、MS+6-BA0.2%~0.5%、NAA0.2%~0.5%、GA30.08%~0.12%、余量为水。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6.3~7。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传统多肉植物繁殖系数低和繁殖周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初代诱导培养、增殖培养、诱导生根培养和炼苗与移栽的步骤。通过初代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得到最佳的培养基组分和配比,采用上述生长激素配比成的培养基,得到的幼苗生产周期短,增殖频率高,幼苗整齐,提高了多肉植物的繁殖系数和繁殖速度,其生芽率和生根率是常规培养基的3倍左右,并能较好的保持多肉植物的品系优势,能快速繁殖出大量适合移栽的组培苗。而且其长出的幼苗植株在形状上的一致性,易于操作,便于产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选择与消毒:以多肉植物的叶片或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人烧杯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先用适量的洗涤剂清洗,然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min以上,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迅速倒入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干水后得到无菌外植体;S2)初代诱导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外植体切成1~2cm长的小切片,小切片经过75%的酒精浸泡后水洗,然后分别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28℃,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15~20d,直至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初代诱导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百分数计,蔗糖4%、琼脂1.0%、亚硒酸钠0.015%、MS+6-BA0.3%、NAA0.3%、IBA0.10%、复合维生素0.02%、余量为水。S3)增殖培养:将得到的丛生芽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直至丛生芽长度3~5cm,增殖系数3~5倍,培养条件为:温度27~32℃,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200~16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30~40d;S3中的增殖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百分数计,蔗糖4.5%、琼脂1.1%、KT0.016%、MS+6-BA0.5%、NAA0.3%、GA30.1%、复合维生素0.02%、余量为水。S4)诱导生根培养:待叶片长至1~1.5cm时,取出幼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瓶内的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温度18~23℃,培养时间5~7d;生根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百分数计,蔗糖4%、琼脂0.9%、MS+6-BA0.3%、NAA0.4%、GA30.10%、余量为水。S5)炼苗与移栽: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将培养瓶移到室外进行闭瓶炼苗7~10d,遮荫度为50%~70%,然后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炼苗2~3d,得到完整的植株后出圃。实施例2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选择与消毒:以多肉植物的叶片或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人烧杯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先用适量的洗涤剂清洗,然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min以上,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迅速倒入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干水后得到无菌外植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外植体选择与消毒:/n以多肉植物的叶片或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人烧杯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先用适量的洗涤剂清洗,然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min以上,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迅速倒入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干水后得到无菌外植体;/nS2)初代诱导培养:/n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外植体切成1~2cm长的小切片,小切片经过75%的酒精浸泡后水洗,然后分别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28℃,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15~20d,直至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nS3)增殖培养:/n将得到的丛生芽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直至丛生芽长度3~5cm,增殖系数3~5倍,培养条件为:温度27~32℃,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200~16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30~40d;/nS4)诱导生根培养:/n待叶片长至1~1.5cm时,取出幼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瓶内的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温度18~23℃,培养时间5~7d;/nS5)炼苗与移栽:/n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将培养瓶移到室外进行闭瓶炼苗7~10d,遮荫度为50%~70%,然后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炼苗2~3d,得到完整的植株后出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外植体选择与消毒:
以多肉植物的叶片或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人烧杯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先用适量的洗涤剂清洗,然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min以上,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迅速倒入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干水后得到无菌外植体;
S2)初代诱导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外植体切成1~2cm长的小切片,小切片经过75%的酒精浸泡后水洗,然后分别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28℃,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15~20d,直至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
S3)增殖培养:
将得到的丛生芽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直至丛生芽长度3~5cm,增殖系数3~5倍,培养条件为:温度27~32℃,空气湿度55~65%,光照强度1200~1600lux,光照每日12~16h,培养时间30~40d;
S4)诱导生根培养:
待叶片长至1~1.5cm时,取出幼苗,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瓶内的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600~2000lux,光照每日12~16h,温度18~23℃,培养时间5~7d;
S5)炼苗与移栽:
当生根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爱花多肉花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