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勇专利>正文

自动供给燃料的液体燃料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08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供给燃料的液体燃料炉具。包括炉体、面罩、电子打火开关、支脚等、其特征是设有一由燃料箱与燃料加压管路、燃料汽化管路组成的燃料自动供给、汽化系统,达到了常压液体燃料炉具自动供给燃料的效果。该炉具不需人工打气加压、火力大、热效率高、安全可靠、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自动供给燃料的液体燃料炉具。当前,市场上流行的家用炉具种类较多,有气体燃料的炉具,有液体燃料的炉具等等。对于通用的液化石油汽炉或灶具来说,其石油汽都是带压液体形式储存,均需耐压钢瓶。燃料的供给均是由钢瓶内的汽化压力将石油汽化汽送往炉具的燃烧器燃烧。目前,社会上又出现了以甲醇为燃料的民用合成燃料,是一种常压储存的液体燃料,使用这一类的燃料,需要用人工打气加压,如小液化气缸对燃料箱内加压的汽化炉,其操作使用十分不方便,还有一种利用加热空气,利用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对燃料箱内加压,其压力太小,汽化不完全,燃烧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对燃料箱内进行人工充气加压,而靠液体燃料自身汽化,自动产生压力的液体燃料炉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即利用液体燃料汽化膨胀而产生压力的原理,构成液体燃料汽化循环系统。本技术包括炉体、面罩、电子打火开关、支脚等,由燃料箱(1)与燃料加压管路、燃料汽化管路组成的燃料自动供给、汽化系统;燃料加压管路由进液管(4)、加压汽化圈(5)及回汽管(6)组成,进液管(4)-->一端与燃料箱(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加压汽化圈(5)连通,回汽管(6)一端与燃料箱(1)上部连通,另一端与加压汽化圈(5)连通,加压汽化圈(5)为一环形通道,置于燃烧头(2)的内圈(19)内;燃料汽化管路由输油管(7)、加热汽化管(8)及强热管(9)组成。输油管(7)一端与燃料箱(1)连通,另一端接加热汽化管(8),强热管(9)横置于燃烧头(2)顶部,其一端与加热汽化管(8)相连,另一端接炉头喷汽管(10),加热汽化管(8)为一置于燃烧头(2)的内圈(19)内的螺旋管。本技术的燃烧头(2)的外围(18)的沿切线方向设有一喷汽管(10),喷汽管(10)与由外围(18)、内圈(19)形成的空间连通,且与底平面成一角度。本技术的燃料箱(1)上部设有一输汽管(11)通过减压阀(16)与喷汽管(10)相通连,在喷汽管(10)相连的升压管(12)上设有一调火量开关(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完美地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炉具的燃料箱内不需人工充气加压;②火苗兰色、火力大、热效率高;③与石油液化汽相比,液体燃料常压储存,省去了压力钢瓶,而且安全可靠,适用推广应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炉头主视图附图3是附图2的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炉头部的俯视剖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附图4的中心剖视图实施例: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现对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炉体,面罩、电子打火开关、支脚等,本技术的特征是设有一由燃料箱(1)与燃料加压管路、燃料汽化管路组成的燃料自动供给、汽化系统;燃料加压管路由进液管(4)、加压汽化圈(5)及回汽管(6)组成,进液管(4)一端与燃料箱(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加压汽化圈(5)连通,加压汽化圈(5)为一环形通管,置于燃烧头(2)的内圈(19)内;燃料汽化管路由输油管(7)、加热汽化管(8)及强热管(9)组成,输油管(7)一端与燃料箱(1)连通,另一端接加热汽化管(8),强热管(9)横置于燃烧头(2)顶部,其一端与加热汽化管(8)相连,另一端接炉头喷汽管(10),加热汽化管(8)为一置于燃烧头(2)的内圈(19)内的螺旋管。在燃烧头(2)的外围(18)的沿切线方向设有一喷汽管(10)喷汽管(10)与由外圈(18)、内圈(19)形成的空间连通,且-->与底平衡成一角度。在燃料箱(1)上部设有一输汽管(11)通过减压阀(16),与喷汽管(10)相通连,在与喷汽管(10)相连的升压管(12)上设有一调火量开关(17),加压汽化圈(5)由紫铜管弯制而成,其与内圈(19)的内壁间距离为1~8mm,本实施例为5mm与内圈(19)底平面的距离为0~20mm。喷汽管(10)与燃烧头(2)底平面成5~35°夹角,本实施例为25°。本专利技术的燃料自动供给是这样实现的:燃料箱(1)的液体燃料由进液管(4)和(7)分二路送到炉镗内套(19)内壁间,打开预热料开关(15),少许燃料通过预热进液管(13)流入预热料盘(3)内,电子打火开关开则燃料燃烧。这时,加压汽化圈(5)中汽化了的燃料经过回汽管(6)进入燃料箱的上部。汽化液不断输入箱内,密封的燃料箱内压力上升,将箱内的燃料液体送到输送管(7),循环不断,以实现燃料的自动供给。汽化了的液体燃料进入螺旋汽化管(8),受热进一步汽化后,再进入强热管(9)达到完全汽化的程度。完全汽化了的燃料经过喷汽管(10)喷入炉镗内燃烧。调火开关(17)控制汽量的大小与关闭。汽化了的燃料绝大部分通过炉头(2)上的小孔,由预热燃料盘(3)内的预热火引燃而燃烧,从而使炉镗内套(19)加热汽化管(8)等加热。-->为了提高汽化效果,燃料箱(1)的底与炉头(2)的底在同一水平线上;预热燃料盘(3)与炉头(2)的底距离为15~30毫米,本实施例为20毫米;(4)、(6)、(7)、(8)和(19)用φ4~φ10紫铜管制成,本实施例采用φ6和φ8紫铜管制成,炉头外圈和内套圈(18)、(19)采用优质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各连接处采用铜焊和铜接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供给燃料的液体燃料炉具。包括炉体、面罩、电子打火开关、支脚等、其特征是设有一由燃料箱与燃料加压管路、燃料汽化管路组成的燃料自动供给、汽化系统,达到了常压液体燃料炉具自动供给燃料的效果。该炉具不需人工打气加压、火力大、热效率高、安全可靠、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 及强热管[9]组成,输油管[7]一端与燃料箱[1]连通,另一端接加热汽化管[8],强热管[9]横置于燃烧头[2]顶部,其一端与加热汽化管[8]相连,另一端接头喷汽管[10],加热汽化管[8]为一置于燃烧头[2]的内圈[19]内的螺旋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供给燃料的液体燃料炉具,包括炉体,面罩、电子打火开关、支脚等,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设有一由燃料箱[1]与燃料加压管路、燃料汽化管路组成的燃料自动供给、汽化系统;燃料加压管路由进液管[4]、加压汽化圈[5]及回汽管[6]组成,进液管[4]一端与燃料箱[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加压汽化圈[5]连通,回汽管[6]一端与燃料箱[1]上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加压汽化圈[5]连通,加压汽化圈[5]为一环形通管,置于燃烧头[2]的内圈[19]内;燃料汽化管路由输油管[7]、加热汽化管[8]及强热管[9]组成,输油管[7]一端与燃料箱[1]连通,另一端接加热汽化管[8],强热管[9]横置于燃烧头[2]顶部,其一端与加热汽化管[8]相连,另一端接炉头喷汽管[10],加热汽化管[8]为一置于燃烧头[2]的内圈[19]内的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