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68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本体、开设在本体一端处的进水孔、开设在本体另一端处的出水孔,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竖直插接在本体内部的活性炭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包括侧壁与本体两侧抵接的固定环、连接在固定环两侧处的无纺布、放置在两层无纺布之间的活性炭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活性炭放置在容器内部,从而使得后去取出后方便进行回收再次利用,减低了使用成本的效果。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排水设施主要有城市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合流管道、排水河道及沟渠、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其它附属设施,城市中的污水处理装置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95795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市政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本体,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孔,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面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挡板的左侧设有沉淀仓,所述挡板的右侧设有过滤仓,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污水处理装置本体相适配的第一滤网,污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层和反渗透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活性炭吸附层若是吸附完全后,需要取出进行更换,不能再次利用,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将活性炭放置在容器内部,从而使得后去取出后方便进行回收再次利用,减低了使用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开设在本体一端处的进水孔、开设在本体另一端处的出水孔,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竖直插接在本体内部的活性炭过滤板,所述活性炭过滤板包括侧壁与本体两侧抵接的固定环、连接在所述固定环两侧处的无纺布、放置在两层所述无纺布之间的活性炭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污水从进水孔内部进入到主体内部,经过活性炭过滤板的过滤后从出水孔内部排出,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将无纺布从固定环上部摘下,然后将失活的活性炭颗粒取下,进行回收再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活性炭颗粒放置在固定环与一侧无纺布之间,然后将另一无纺布粘结在固定环上内侧;将活性炭放置在容器内部,从而使得后去取出后方便进行回收再次利用,减低了使用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布的外侧处均连接有方形环,所述方形环与固定环的侧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环将无纺布进行压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布位于方形环相对方形块的一侧处,所述方形环上螺纹连接有四个穿过方形环、无纺布螺纹连接在固定环内部处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螺栓旋出即可将方形环从固定环上部取下,从而将活性炭颗粒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形环位于无纺布和固定环之间设置有抵接环,所述螺栓穿过方形环、无纺布、抵接环,螺纹连接在固定环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接环,使无纺布与固定环之间连接较为紧密,减小活性炭颗粒从无纺布与固定环之间掉落情况出现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环顶部开设有取出口,所述固定环上部铰接连接有盖设在取出口上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固定环的端面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后的活性炭颗粒需要从固定环内部取出,为了方便将活性炭颗粒取出,故而设置有盖板,将盖板打开即可,减小需要将螺栓旋出,将方形环取下才能将活性炭颗粒取出的情况,使用较为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盖板底部处的第一凹槽、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的第一磁铁、开设在固定环上部位于第一凹槽底部处的第二凹槽、放置在第二凹槽内部的第二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盖板打开时,人手将盖板沿铰接点进行转动,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脱离,便可将盖板打开将活性炭颗粒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内侧壁沿固定环的竖直中心处对称设置有U形环,所述U形环分别与两侧的方形环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放置在活性炭过滤板的两侧处,使活性炭过滤板放置在本体内部时,较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环的上部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方便人手将固定环从本体内部取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活性炭颗粒放置在固定环内部,方便后续对使用后的活性炭颗粒再利用,降低使用成本;2、设置螺栓,方便将所需更换的无纺布从固定环的侧壁取出,使用较为方便;3、设置盖板,方便将失活的活性炭颗粒从固定环内部取出,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用于表示主体内部情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用于表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11、进水孔;111、进水管;12、出水孔;121、出水管;13、桶盖;14、U形环;2、过滤组件;21、第一过滤网;22、第二过滤网;23、活性炭过滤板;231、固定环;2311、取出口;2312、盖板;2313、卡接块;24、无纺布;241、抵接环;242、方形环;243、螺栓;244、活性炭颗粒;24、反过滤层;25、把手;3、连接组件;31、第一凹槽;32、第一磁铁;33、第二凹槽;34、第二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开设在本体1一端处的进水孔11、开设在本体1另一端处的出水孔12,进水孔11处连接有进水管111,出水管121的一端处连接有出水管121。参照图2,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沿进水孔11到出水孔12处设置的第一过滤网21、开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21的第二过滤网22、活性炭过滤板23、反过滤层24。参照图2-3,活性炭过滤板23包括固定环231,固定环231内部的开口方向与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固定环231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无纺布24,无纺布24的端部与固定环231的端部齐平;无纺布24与固定环231之间均设置有抵接环241;无纺布24远离固定环231的一侧处均设置有方形环242,方形环242、抵接环241的开口大小与固定环231的开口大小一致;方形环242的四个边角处均水平螺纹连接有四个螺栓243,螺栓243穿过方形环242、无纺布24、抵接环241,螺纹连接在固定环231的侧壁内部;固定环231内部位于两侧无纺布24之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244。参照图2-3,本体1位于活性炭过滤板23的上部铰接连接有桶盖13。为了使活性炭过滤板23放置在本体1内部时,放置时较为稳定,故而在本体1的内侧壁处设置有沿本体1内侧壁延伸的两个U形环14,U形环14分别与相邻的方形环242抵接。为了方便人手将活性炭过滤板23从本体1内部取出,故而在活性炭过滤板23的上部连接有把手25。参照图4-5,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将失活的活性炭颗粒244从固定环231内部取出,然后进行更换,故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开设在本体(1)一端处的进水孔(11)、开设在本体(1)另一端处的出水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竖直插接在本体(1)内部的活性炭过滤板(23),所述活性炭过滤板(23)板包括侧壁与本体(1)两侧抵接的固定环(231)、连接在所述固定环(231)两侧处的无纺布(24)、放置在两层所述无纺布(24)之间的活性炭颗粒(2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开设在本体(1)一端处的进水孔(11)、开设在本体(1)另一端处的出水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竖直插接在本体(1)内部的活性炭过滤板(23),所述活性炭过滤板(23)板包括侧壁与本体(1)两侧抵接的固定环(231)、连接在所述固定环(231)两侧处的无纺布(24)、放置在两层所述无纺布(24)之间的活性炭颗粒(2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24)的外侧处均连接有方形环(242),所述方形环(242)与固定环(231)的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24)位于方形环(242)相对方形块的一侧处,所述方形环(242)上螺纹连接有四个穿过方形环(242)、无纺布(24)螺纹连接在固定环(231)内部处的螺栓(2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环(242)位于无纺布(24)和固定环(231)之间设置有抵接环(24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