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档财专利>正文

一体飞镖翼及使用该一体飞镖翼的飞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65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45
一体飞镖翼及使用该一体飞镖翼的飞镖,包括支撑杆、设在所述支撑杆一端的螺纹柱和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多个翼片,所述翼片为片状结构,所述翼片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之比为1:1‑2:3。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飞镖翼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施例中的一体飞镖翼用在飞镖使用时,翼片的长度基本接近或等于支撑杆的长度,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长度;但是翼片的最大宽度即支撑杆至翼片边缘的最大距离却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宽度,这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飞镖翼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和浮力较小,飞行轨迹接近于直线,方便选手快速掌握该飞镖的特性,提高准头。

Integrated dart wing and darts using the integrated dart 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飞镖翼及使用该一体飞镖翼的飞镖
本技术涉及飞镖运动中的飞镖,尤其涉及一种一体飞镖翼及使用该一体飞镖翼的飞镖。
技术介绍
飞镖运动是一项风靡全球的室内体育运动,是集趣味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易于开展的休闲运动项目。近年来,飞镖运动已趋于职业化,出现了职业协会、职业比赛以及大量的职业运动员。随着飞镖运动的普遍化、职业化,使用者对飞镖本身的质量与实用性要求更高。飞镖在飞的过程中会引起空气分流,由于材质、空气对流不均等,产生的压强处处不相等,会使飞镖摇晃,尾翼能使飞镖尾部能保证空气分流均等,使得尾部能沿着正确的抛物线飞行,从而使得飞镖保持平衡。因此,没有尾翼的飞镖在空中会左右摇摆,没有准头。翼片都是在尾翼四周的,飞的过程中空气就会形成一个外锥形的流动,如果没有尾翼,飞镖尾部极小范围内没有气流,就形成了压强,尾翼就是使得空气从尾翼上过,保证尾翼不在压强的作用下左右摆。现有技术中的飞镖,参见附图6,其结构包括镖身21、设在所述镖身前端的镖头22、设在所述镖身21后端镖杆23、以及设在所述镖杆23后端的尾翼24,尾翼24包括支撑筒241和设在支撑筒241外壁上的多个翼片242,支撑筒241与套装在镖杆23尾部,其翼片242的形状为半圆形、梯形,并且支撑筒241的长度小于镖杆23的长度。该种飞镖的翼片翼展较大,在飞行过程中,其受到的飞行阻力较大,因此飞镖的飞行轨迹是向下的抛物线。对于飞镖选手来说,入手该类飞镖,需要长时间多次投掷该类飞镖,才能掌握其各项指数,如发力大小导致的飞行轨迹等,从而确保自己的投掷准度。现在市场缺乏一种能够让选手快速掌握其飞行习性的飞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翼片细长,飞行速度快,飞行轨迹接近直线的一体飞镖翼及使用该一体飞镖翼的飞镖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体飞镖翼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撑杆、设在所述支撑杆一端的螺纹柱和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多个翼片,所述翼片为片状结构,所述翼片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之比为1:1-2:3。所述支撑杆至所述翼片边缘的最大距离为距离为11mm-14mm。本技术提供的一体飞镖翼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径。所述支撑杆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翼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或类三角形。所述翼片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所述翼片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连接形成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直角或钝角至所述连接部的距离为距离为11mm-14mm。所述翼片的上设有加强筋。所述直角或钝角的两侧边缘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杆内设有加强骨,所述加强骨一段位于所述支撑杆中,另一段位于所述螺纹柱中。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飞镖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镖身、设在所述镖身前端的镖头和设在所述镖身后端的一体飞镖翼,所述一体飞镖翼包括支撑杆、设在所述支撑杆一端的螺纹柱和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多个翼片,所述翼片为片状结构,所述翼片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之比为1:1-2:3。所述支撑杆至所述翼片边缘的最大距离为距离为11mm-14mm。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体飞镖翼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的一体飞镖翼用在飞镖使用时,翼片的总面积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总面积基本相同,因此不会导致飞镖在飞行过程中摇晃,没有准头,同时,翼片的长度基本接近或等于支撑杆的长度,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长度;但是翼片的最大宽度即支撑杆至翼片边缘的最大距离却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宽度,这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飞镖翼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和浮力较小,飞行轨迹接近于直线,方便选手快速掌握该飞镖的特性,提高准头;而现有飞镖的飞行轨迹均为向下的抛物线,因此选手掌握其习性的速度较慢,不适合快速入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飞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的飞镖使用时,一体飞镖翼的翼片的总面积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总面积基本相同,因此不会导致飞镖在飞行过程中摇晃,没有准头,同时,翼片的长度基本接近或等于支撑杆的长度,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长度;但是翼片的最大宽度即支撑杆至翼片边缘的最大距离却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翼片的宽度,这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飞镖翼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和浮力较小,飞行轨迹接近于直线,方便选手快速掌握该飞镖的特性,提高准头;而现有飞镖的飞行轨迹均为向下的抛物线,因此选手掌握其特性的速度较慢,不适合快速入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一体飞镖翼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飞镖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飞镖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中飞镖的结构分解图。图6是现有技术中飞镖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5,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体飞镖翼实施例,包括支撑杆、设在所述支撑杆一端的螺纹柱5和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多个翼片3,所述翼片3为片状结构,所述翼片3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之比为1:1-2:3。本实施例优选为4:5。所述支撑杆至所述翼片3边缘的距离为11mm-14mm。本实施例优选为12.5mm。本实施例中的一体飞镖翼用在飞镖使用时,翼片3的总面积与现有技术中翼片3的总面积基本相同,因此不会导致飞镖在飞行过程中摇晃,没有准头;同时,翼片3的长度基本接近或等于支撑杆的长度,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翼片3的长度;但是翼片3的最大宽度即支撑杆至翼片3边缘的最大距离却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翼片3的宽度,这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飞镖翼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和浮力较小,飞行轨迹接近于直线,方便选手快速掌握该飞镖的特性,提高准头;而现有飞镖的飞行轨迹均为向下的抛物线,因此选手掌握其特性的速度较慢,不适合快速入门。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1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柱5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飞镖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设在所述支撑杆一端的螺纹柱和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多个翼片,所述翼片为片状结构,所述翼片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之比为1:1-2:3;所述支撑杆至所述翼片边缘的最大距离为距离为11mm-14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飞镖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设在所述支撑杆一端的螺纹柱和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多个翼片,所述翼片为片状结构,所述翼片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之比为1:1-2:3;所述支撑杆至所述翼片边缘的最大距离为距离为11mm-1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飞镖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飞镖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中部设有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飞镖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或类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档财
申请(专利权)人:陈档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