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结构及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49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相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型材结构,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搁置台及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弹性部件;第一型材的外侧设有勾槽,第二型材的后端设有可转动地勾在勾槽内的第一勾爪,当第一勾爪勾在勾槽内时,第二型材的后端抵靠在弹性部件上并使弹性部件发生形变;第二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二勾爪,当第一勾爪勾在勾槽内且第一勾爪做逆时针转动时,第二勾爪可转动而朝向搁置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利用该相框替换画面,可将从侧边插入方式更换为正面装入,避免了专业拆装还原的过程,无需任何工具,画面拆装方式简单、方便。

A profile structure and a picture frame for quickly changing pictures from the fro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结构及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
本技术属于相框
,具体涉及一种型材结构及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
技术介绍
相框,类似一个正方形,内部扣空,空白处刚好放常用的相片。它主要是用于相片的四边定位及加强它的美观性。也利于保护相片的质量,像带有玻璃的相框,可以防止相片变色发黄等。是装饰物品。相框按照材质分,可分为木制类、塑料类、数码类、玻璃类及铝合金类等。目前市场上的铝合金相框种类单一,其最大的问题是每次更换画面时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把相框拆除掉一条边,再把画面从侧面插入,此方式更换画面程序繁琐,而且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此类相框只能满足于很少更换画面的场合去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型材结构及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结构及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型材结构,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搁置台及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型材的外侧设有勾槽,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设有可转动地勾在所述勾槽内的第一勾爪,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内时,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并使所述弹性部件发生形变;所述第二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二勾爪,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内且所述第一勾爪做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勾爪可转动而朝向所述搁置台。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包括上述的型材结构,所述第一型材及所述第二型材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二型材一一对应地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一勾爪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型材上的勾槽内;四个所述第一型材围合成方框形结构的相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型材还包括第一安装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型材之间通过直角角码连接,所述直角角码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后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型材还包括第二安装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型材之间还通过L型角码连接,所述L型角码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角角码及所述L型角码均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型材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二型材与第一型材之间通过特殊截面和弹性部件可“铰接”在一起,使得第二型材可相对于第一型材转动,当所有第一型材相对于相框向外转动翻开(如图3所示),这样就可在四边形框上依次放置一定尺寸的底板、画面及透明面板,然后向内拔动所有第一型材,所有第一型材会在弹性部件的弹性作用力下而紧压住透明面板从而夹住画面,替换的画面从侧边插入方式更换为正面装入,避免了专业拆装还原的过程,无需任何工具,画面拆装方式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型材做顺时针转动的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型材做逆时针转动的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安装画面的过程示意图。图中:1-第一型材;101-搁置台;102-容置槽;103-第一安装槽;104-第二安装槽;105-勾槽;2-第二型材;201-第一勾爪;202-第二勾爪;3-直角角码;4-L型角码;5-弹片;6-螺丝;7-透明面板;8-画面;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型材结构包括第一型材1及第二型材2;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均一体成型制得。所述第一型材1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搁置台101及容置槽102,所述容置槽位于第一型材的外侧;在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弹性部件;具体地,弹性部件为弹片5。所述第一型材的外侧设有勾槽105,勾槽位于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设有可转动地勾在所述勾槽内的第一勾爪201,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102内时,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并使所述弹性部件发生形变;如图3所示,第一勾爪做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勾爪属于第二型材的一部分,操作时,用手使第二型材绕着第一勾爪与勾槽的切点顺转,第二型材相当于“铰接”在第一勾爪与勾槽的切点上,第二型材相当于“铰接”在第一型材上,会带动第一勾爪顺转,这个过程中,第二型材前端的第二勾爪202也会顺转而偏离搁置台;可在搁置台上依次放置底板9、画面8及透明面板7;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内且所述第一勾爪做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勾爪可转动而朝向所述搁置台101,操作时,用手使第二型材绕着第一勾爪与勾槽的切点逆转,带动第一勾爪逆转,从而可使第二勾爪逆转而朝向搁置台,使放置的底板9、画面8及透明面板7定位(如图4所示)。一种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包括上述的型材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包括四个第一型材1及四个第二型材2,四个第一型材可围合成方框形结构的相框。所述第二型材一一对应地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一勾爪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型材上的勾槽内;同理,所述第二型材一一对应地“铰接”在对应的第一型材上,当需要更换或放置画面时,可用手使所有第二型材相对于对应的第一型材顺转,而使第二勾爪远离搁置台,四个第一型材的搁置台围合成一个四边形框,可在四边形框上依次放置一定尺寸的底板、画面及透明面板(在本实施例中,该四边形框上可放置的画面的最大尺寸为1200*1200mm);然后使四个第二型材均逆转,这样可使所有第二勾爪逆转而朝向对应的搁置台,使放置的底板、画面及透明面板的四边均定位(如图5所示)。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均采用铝合金型材,本技术的相框可采用标准化型材装配而成,便于安装、拆卸、维护、搬运及运输。本技术的相框的设计重点在于:设计制造按照图2所示的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第二型材与第一型材之间通过特殊截面和弹片可“铰接”在一起,再用直角角码(L型角码)把四个第一型材拼装成一个方框形结构的相框。所述第一型材还包括第一安装槽103,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型材之间通过直角角码3连接,所述直角角码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后侧。直角角码的直角一边插设在相邻两个第一型材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型材的第一安装槽内,直角角码的直角另一边插设在相邻两个第一型材中的另一个第一型材的第一安装槽内,然后再通过螺丝6使直角角码的直角一边定位在相邻两个第一型材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型材上(如图3和4所示),同样地,通过另一个螺丝6使直角角码的直角另一边定位在相邻两个第一型材中的另一个第一型材上,这样就可使相邻的两个第一型材连接在一起了。所述第一型材还包括第二安装槽104,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型材之间还通过L型角码4连接,所述L型角码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n所述第一型材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搁置台及容置槽;/n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弹性部件;/n所述第一型材的外侧设有勾槽,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设有可转动地勾在所述勾槽内的第一勾爪,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内时,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并使所述弹性部件发生形变;/n所述第二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二勾爪,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内且所述第一勾爪做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勾爪可转动而朝向所述搁置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
所述第一型材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搁置台及容置槽;
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弹性部件;
所述第一型材的外侧设有勾槽,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设有可转动地勾在所述勾槽内的第一勾爪,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内时,所述第二型材的后端抵靠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并使所述弹性部件发生形变;
所述第二型材的前端设有第二勾爪,当所述第一勾爪勾在所述勾槽内且所述第一勾爪做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勾爪可转动而朝向所述搁置台。


2.一种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结构,所述第一型材及所述第二型材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第二型材一一对应地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一勾爪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型材上的勾槽内;
四个所述第一型材围合成方框形结构的相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七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诚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