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其包括床架与外框架,所述床架设置在外框架中,并且床架与外框架转动连接,还包括插接件与套接件,插接件插接在床架靠近外框架竖板一端且与床架可拆式连接,套接件转动设置在外框架竖板下端靠近床架一侧的表面上,套接件靠近床架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插孔,插接件靠近外框架竖板一端插接在插孔中,并且插接件处于插孔中一端的侧表面与插孔的侧壁抵接,插孔的截面呈多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得床架与外框架连接的更加牢固稳定的效果。
Rotat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hidden shrink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在城市生活的许多人来说,大都还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比较大的房间用来居住的,但是因为经济原因,房间的面积总是大不了,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空间中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因而就有人将床与一个外框架相结合,使得床在不使用时能够隐藏在外框架中,在使用时再将其从外框架中转出使用,此外框架可以将其做成书架或置物架使用,这样就使得床在不使用时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而外框架也不至于毫无用处。现有的这种类型的床包括外框架与床架,床架处于外框架中且床架与外框架转动连接,床架靠近外框架两块竖板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一根连接螺栓,床架上开设有通孔供连接螺栓穿过,连接螺栓穿过床架后再穿过外框架的竖板,最后再使用螺母将其固定,外框架的竖板上开设有穿孔供连接螺栓穿过,因穿孔的直径大于连接螺栓的直径,使得连接螺栓可以在穿孔中转动,进而使得床架就可以从外框架中转出,从而实现床架与外框架转动连接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连接螺栓与螺母来达到床架与外框架转动连接的目的,因床架需要频繁的进行转动,床架在转动时,连接螺栓也容易跟着转动,而连接螺栓转动时,就容易与螺母发生相对转动,使得螺母从连接螺杆上被旋下,造成床架脱离外框架的情况出现,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其具有使得床架与外框架连接的更加牢固稳定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br>一种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床架与外框架,所述床架设置在外框架中,并且床架与外框架转动连接,还包括插接件与套接件,插接件插接在床架靠近外框架竖板一端且与床架可拆式连接,套接件转动设置在外框架竖板下端靠近床架一侧的表面上,套接件靠近床架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插孔,插接件靠近外框架竖板一端插接在插孔中,并且插接件处于插孔中一端的侧表面与插孔的侧壁抵接,插孔的截面呈多边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床架放置在外框架内时,首先将插接件插接在床架上,同时插接件远离床架的一端插进插孔中,此时再将插接件与床架固定连接,因插接件处于插孔中一端的侧表面与插孔的侧壁抵接、插孔的截面呈多边形,使得床架转动时,插接件会跟着一起转动,套接件也会跟着一起转动,又因套接件转动设置在外框架竖板上,使得床架就与外框架转动连接,并且只要床架靠近外框架竖板一端与外框架竖板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插接件就不会被拔出插孔,相比于通过螺栓与螺母将床架与外框架连接起来的方式,此种方式使得床架与外框架连接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件向与所述床架转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套接件延伸出的部分向靠近床架的方向弯折两次,并且弯折后的部分与弯折前的部分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件延伸出的部分向靠近床架的方向弯折两次,使得套接件与外框架竖板之间有空隙,套接件在旋转时就不会与外框架竖板之间产生太大的摩擦,方便套接件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件的弯折处固定设置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使得提升了套接件的结构强度,使得套接件在工作时不易在弯折处发生断裂,提升了套接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件远离所述插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气压杆,第一气压杆远离套接件的一端与外框架竖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压杆的设置,使得套接件在转动时就会挤压第一气压杆,而因为第一气压杆受到挤压时收缩会比较缓慢,所以使得套接件在转动时就会比较缓慢,转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就会比较小,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的轴线与所述插孔的轴线相同,所述外框架竖板靠近床架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轴承,轴承套在连接套上且轴承内圈与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靠近套接件一端穿过连接套与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的设置,方便套接件与轴承的连接,同时还使得套接件在连接时能够转动安装在外框架竖板上,并且套接件在转动时也会比较顺畅,摩擦阻力不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架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压杆,第二气压杆下端与所述外框架竖板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气压杆上端对准床架的下表面,并且床架从外框架中拉出时,床架下表面顶动第二气压杆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压杆的设置,使得床架在转动时,下表面会与第二气压杆抵接,进而挤压第二气压杆,因第二气压杆在在收缩时比较缓慢,使得床架在转动时就会比较缓慢,不易出现床架突然下坠的情况,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并且也使得床架在转动时能够更加的平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气压杆上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外框架竖板上固定设置有滑套,滑杆插进滑套中与滑套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与滑套的设置,提升了第二气压杆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二气压杆在受力时不易被挤压变形,继而使得第二气压杆在收缩时能够更加的顺畅,方便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气压杆的上端转动设置有抵接轮,抵接轮的上端表面与所述床架下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轮的设置,将第二气压杆上端与床架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得床架下表面不易受到损伤。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插接件与插接套的设置,使得床架在转动时,插接件会跟着一起转动,套接件也会跟着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床架实现与外框架的转动连接,并且只要床架靠近外框架竖板一端与外框架竖板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插接件就不会被拔出插孔,相比于通过螺栓与螺母将床架与外框架连接起来的方式,此种方式使得床架与外框架连接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松动;2.第一气压杆的设置,使得套接件在转动时就会挤压第一气压杆,而因为第一气压杆受到挤压时收缩会比较缓慢,所以套接件在转动时就会比较缓慢,进而使得床架转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就会比较小,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床架;11、通孔;2、外框架;21、安装槽;211、阶梯槽;212、凹槽;213、滑套;22、盖板;221、圆孔;3、转动连接部;31、插接件;311、隔挡板;312、连接杆;32、套接件;321、插孔;322、加强筋;323、连接套;324、抵紧环;4、第一气压杆;5、轴承;6、第二气压杆;61、抵接轮;62、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床架1、外框架2与转动连接部3,床架1呈长方体形状,外框架2呈长方体形状,床架1设置在外框架2中,并且床架1与外框架2转动连接,转动连接部3设置在床架1两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床架(1)与外框架(2),所述床架(1)设置在外框架(2)中,并且床架(1)与外框架(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件(31)与套接件(32),插接件(31)插接在床架(1)靠近外框架(2)竖板一端且与床架(1)可拆式连接,套接件(32)转动设置在外框架(2)竖板下端靠近床架(1)一侧的表面上,套接件(32)靠近床架(1)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插孔(321),插接件(31)靠近外框架(2)竖板一端插接在插孔(321)中,并且插接件(31)处于插孔(321)中一端的侧表面与插孔(321)的侧壁抵接,插孔(321)的截面呈多边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床架(1)与外框架(2),所述床架(1)设置在外框架(2)中,并且床架(1)与外框架(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件(31)与套接件(32),插接件(31)插接在床架(1)靠近外框架(2)竖板一端且与床架(1)可拆式连接,套接件(32)转动设置在外框架(2)竖板下端靠近床架(1)一侧的表面上,套接件(32)靠近床架(1)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插孔(321),插接件(31)靠近外框架(2)竖板一端插接在插孔(321)中,并且插接件(31)处于插孔(321)中一端的侧表面与插孔(321)的侧壁抵接,插孔(321)的截面呈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32)向与所述床架(1)转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套接件(32)延伸出的部分向靠近床架(1)的方向弯折两次,并且弯折后的部分与弯折前的部分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32)的弯折处固定设置有加强筋(3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收缩床的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32)远离所述插孔(3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气压杆(4),第一气压杆(4)远离套接件(32)的一端与外框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锦润,谢新生,许娟姗,邓先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厚积福鑫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