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444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包括U形支撑座,U形支撑座的前后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衬垫,U形支撑座上方设有背带,背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形支撑座后侧壁的上方,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连接在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的上方,U形支撑座的后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加固带,加固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中间设有卡扣座,第一卡扣扣接在卡扣座上,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的左端上方设有固定雨伞的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U形支撑座横向套装在胸部,再通过固定座的侧开口端加固雨伞,从而代替人手撑伞,使人的双手解放出来干其他事情,方便,实用。

A parachute supp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撑伞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具
,具体是一种撑伞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雨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雨伞的其它作用包括作为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香港的老字号梁苏记雨伞就是可作兵器的雨伞之一。现如今,撑伞一般都是人手支撑,时间长了手臂就会感到疲劳感,甚至有痛庝感,其次人们在风雨天气下,都渴望能够解放双手,无论是在浪漫的雨中拍几张唯美的照片还是在等待的无聊中渴望玩会手机消磨时光。针对于现有文献和市场上存在的撑伞辅助装置存在的缺点,例如专利号为CN106963061B的一种由肩部支撑的雨伞仅靠身体某一部位进行受力支撑,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整体的力全部作用于肩部,会造成肩部过于劳累、酸痛;穿戴不够便捷:固定系带经过多次环绕才能达到固定的目的,如果短时间使用雨伞繁琐的操作会使其显得过于不便;系带的环绕使用会造成衣物的褶皱,影响使用者衣物美观等,针对以上背景,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撑伞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撑伞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包括U形支撑座,其中,所述U形支撑座的前后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衬垫,所述U形支撑座上方设有背带,所述背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形支撑座后侧壁的上方,背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连接在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的上方,所述U形支撑座的后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加固带,加固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中间设有卡扣座,所述第一卡扣扣接在卡扣座上,所述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的左端上方设有固定雨伞的固定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侧开口,开口和插孔(10)联通,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贯穿设有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的端部设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垫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垫是矩形结构,内衬垫的四边角上设有螺丝孔,内衬垫通过螺丝固定到支撑座,内衬垫的中间设有空洞。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带为弹性带。进一步的所述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的上方设有矩形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转轴连接在卡扣槽后壁上,所述卡扣槽的左侧外壁上下依次连接开钮和关钮,所述开钮和关钮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贯穿卡扣槽左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插入卡扣槽内,第二卡扣的下端左侧设有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布局合理,结构巧妙,本专利技术中将U形支撑座横向套装在胸部,U形支撑座横向放置在腋下,装置的侧面的固定带和上面的背带,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脱落。由背带从U形支撑座后侧壁上穿过肩部上方固定在U形支撑座的前侧壁上,再通过加固带从U形支撑座的开口端进行加固,再将雨伞的伞把插入固定座上,从而代替人手撑伞,使人的双手解放出来干其他事情;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衬垫的中间设有空洞,一方面减轻整个装置的自重,另一方面在多雨的夏季能保证最大透气性,所述空洞采用中间凹陷型设计,符合人体胸部和背部的生理性结构,极大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所述内衬垫采用是软质皮革材料制成,与人体接触时,保证舒适度;3、本专利技术中背带的一侧由加固带拉紧,背带的另一侧U形支撑座1支撑,背带的前后侧设前内衬垫和后内衬垫,如此设计,可提高撑伞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背带会使使用者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胸部、背部、肩部分散受力,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某一器官部位酸痛的情况;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座内设有插孔,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贯穿设有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的端部设有橡胶垫;当把伞柄从侧开口移动到插孔时,顺时针旋转限位螺丝,使伞柄固定在辅助装置上,当逆时针旋转限位螺丝时,可以将雨伞取下来,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撑伞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撑伞辅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撑伞辅助装置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撑伞辅助装置中内衬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位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U形支撑座;2、背带;3、内衬垫;4、螺丝;5、加固带;6、第一卡扣;7、卡扣座;8、开钮;9、限位螺丝;10、插孔;11、固定座;13、橡胶垫;14、伞柄;15、螺丝孔;16、空洞;17、第二卡扣;18、关钮;19、卡扣槽;20、挡块;21、挡板;22、转轴;23、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2,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包括U形支撑座1,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后内侧壁上均通过螺丝4固定连接有内衬垫3,所述U形支撑座1上方设有背带2,所述背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形支撑座1后侧壁的上方,背带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17连接在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的上方,所述U形支撑座1的后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加固带5,加固带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6,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中间设有卡扣座7,所述第一卡扣6扣接在卡扣座7上,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的左端上方设有固定雨伞的固定座11,使用时,将U形支撑座1横向套装在胸部,由背带2从U形支撑座1后侧壁上穿过肩部上方固定在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上,再通过加固带5从U形支撑座1的开口端进行加固,再将雨伞的伞柄固定在固定座11上,从而代替人手撑伞,且结构稳定;所述加固带5是弹性伸缩结构,一方面起到平衡身体、稳定整个装置的作用,另一方面保证了不同体型人群使用时尺寸的调节;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座11内设有插孔10,所述固定座11的外侧壁上贯穿设有限位螺丝9,所述限位螺丝的端部设有橡胶垫13;当把伞柄从固定座侧开口移动到插孔10时,顺时针旋转限位螺丝9,使伞柄固定在辅助装置上,当逆时针旋转限位螺丝9时,可以将雨伞取下来,方便实用;请参阅图4,所述内衬垫3采用是软质皮革材料制成,与人体接触时,保证舒适度;所述内衬垫3是矩形结构,内衬垫3的四边角上设有螺丝孔15,内衬垫3的中间设有空洞16,一方面减轻整个装置的自重,另一方面在多雨的夏季能保证最大透气性;所述空洞16采用中间凹陷型设计,符合人体胸部和背部的生理性结构,极大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请参阅图5,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的上方设有矩形卡扣槽19,所述卡扣槽19内设有挡板21,所述挡板21通过转轴22连接在卡扣槽19后壁上,所述卡扣槽19的左侧外壁上下依次连接开钮8和关钮18,所述开钮8和关钮18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23,推杆23贯穿卡扣槽19左壁,所述第二卡扣插入卡扣槽19内,第二卡扣的下端左侧设有挡块20,当第二卡扣插入卡扣槽19内,按下关钮18,关钮18推动推杆23,推杆23推动挡板21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包括U形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后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衬垫(3),所述U形支撑座(1)上方设有背带(2),所述背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形支撑座(1)后侧壁的上方,背带(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17)连接在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的上方,所述U形支撑座(1)的后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加固带(5),加固带(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6),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中间设有卡扣座(7),所述第一卡扣(6)扣接在卡扣座(7)上,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的左端上方设有固定雨伞的固定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包括U形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后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衬垫(3),所述U形支撑座(1)上方设有背带(2),所述背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形支撑座(1)后侧壁的上方,背带(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扣(17)连接在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的上方,所述U形支撑座(1)的后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加固带(5),加固带(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6),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中间设有卡扣座(7),所述第一卡扣(6)扣接在卡扣座(7)上,所述U形支撑座(1)的前侧壁的左端上方设有固定雨伞的固定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侧开口,开口和插孔(10)联通,所述固定座(11)的外侧壁上贯穿设有限位螺丝(9),所述限位螺丝(9)的端部设有橡胶垫(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伞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垫(3)采用软质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亚东钟宏昊索依娜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