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光强专利>正文

多功能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42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野外穿戴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功能防护服,包括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囊状的内胆层,内胆层上设置有供身体穿过的进入口,进入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将内胆层进行接合密封,使内胆层形成下部封闭的筒状防水结构;衣服本体包括衣袖,衣袖的袖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袖口的闭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护服设置内胆层,可对人体进行包裹,阻绝外部的冷热空气、潮湿水汽、蚊虫以及生化物质,为人体提供全方位的防护,功能多样;同时,该防护服结构精简,无需携带额外的装备,只需穿戴于人体,在需要时切换穿着方式即可。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clo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野外穿戴装备
,具体涉及多功能防护服。
技术介绍
野外拉练、作战的环境是复杂且多变的,当士兵进入到野外环境中时,随身穿戴的装备是对其自身最直接的保护。野外环境存在昼夜温差大、无干燥扎营地点、蚊虫干扰甚至生化威胁等多种不良影响因素,对士兵的身体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当前士兵在野外环境中可穿戴保温服应对低温,采用隔水营帐应对潮湿的营地环境,采用驱蚊水、驱虫水或烟等应对蚊虫干扰,采用专门的防生化攻击装备应对生化威胁。但是上述的种种装备不仅种类数量繁多,应用时切换不便,全部携带上述装备将导致士兵负重增加,对士兵的体能来说是极大的考验,造成了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故一般不会随身携带如此多的装备。因此,在讲求效率、轻装前行的野外拉练、作战任务中,士兵的穿戴装备并不能起到全面的防护作用,只能顾其一而难以顾其二,士兵自身的防护成了极大的问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有效应对,极可能导致其丧失战斗力。故在士兵的穿戴装备上需要提供一种更为轻便、功能多样的防护装备,既满足轻便的需求,也实现多方便的防护,为野外环境中的士兵提供保障。对此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多功能防护服,旨在通过对防护服的结构进行改进,轻便可随身穿着,同时提供抗高温、防潮、保暖、防蚊虫、缓解重症中暑(急救)和防生化的多种需求,为士兵的野外作战任务提供便利。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防护服,包括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囊状的内胆层,内胆层上设置有供身体穿过的进入口,进入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将内胆层进行接合密封,使内胆层形成下部封闭的筒状防水结构;衣服本体包括衣袖,衣袖的袖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袖口的闭合结构。上述内容中公开的防护服,可通过内胆层形成密封的包裹体将人体包裹,抵抗外部的寒冷、潮湿、蚊虫以及生化物质等威胁,当需要发挥防生化功能时,需要配合防毒面具使用。常态下该防护服可作为普通防护服(如雨衣)使用,人体仅仅上身穿入内胆层的上部,下身并不需要内胆层的包裹;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人体的下身从进入口穿入内胆层,并通过密封结构将进入口封闭,使内胆层将人体的绝大部分完全包裹,即可达到防护效果。同时,常态下也可不穿戴次防护服,通过折叠的方式收纳于背包中,不占据空间,便于携带,在使用时取出可快速完成穿戴。进一步的,内囊体的下部在密封后形成筒状的结构,能够包裹人体,杜绝外部的蚊虫、冷热空气和有害物质接触人体,在包裹和保护人体的同时,考虑到士兵作战的机动性,对上述内胆层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内胆层在包裹人体后任然能快速反应,灵活移动,因此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内胆层的上部为层套结构并穿戴于人体上身,内胆层的下部分开成左右两个腿部袋体,腿部袋体下端封闭,上端与内胆层的上部连通,两个腿部袋体分别用于容纳人体的左腿和右腿。优选的,所述的层套结构即为服装外套的结构,无论内胆层的下部是否包裹人体,内胆层的上部都可穿戴于人体的上身。优选的,内胆层包裹人体后,其外表面与地面接触,故内胆层的外表面设置耐磨层,尤其是腿部袋体的下端,可设置成与人脚部套合的鞋状耐磨结构,方便行走。优选的,内胆层包裹人体后,其内部增加柔性的保温层,即可作为保温睡袋使用,当遇到野外营地较为潮湿的情况,该防护服可避免人体受到湿气的影响,维持人体健康。实战中,一旦士兵发生战伤,包括骨折、大动脉出血等等,经过一线止血固定等处理后便需要医疗后送,但是医疗后送途中保温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低温号称“死亡三联症”之一,故在实战环境下医疗调节极其捡漏,医疗物资生活物资极其匮乏,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将士兵随身携带的多功能防护服展开,穿戴后辅助人体维持体温,实现其保温功能,将大大降低休克患者死亡率,为医疗后送赢得宝贵时间。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公开了人体下身从进入口穿入内胆层的方案,进入口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对此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进入和密封,此处举出两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进入口纵向设置在内胆层上,密封结构从进入口的下端延伸至进入口的上端将内胆层接合;或者所述的进入口横向设置在内胆层上,密封结构从进入口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将内胆层接合。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密封结构进行优化,举出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密封结构为防水拉链。防水拉链操作简单、快捷,能够迅速找到拉链的拉扣并实现密封和开启,有利于高效率的完成状态切换。进一步的,由于内胆层为囊状结构,内胆层的内部可充入气体和液体,因此在所述的内胆层上设置有进注口和排放口。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野外环境中温度难以控制,当在高温下执行任务时可能出现热射病等症状,人体出现这种急性症状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将可能导致症状加剧最终导致伤残或死亡。因此,在出现高热、中暑等症状时,可通过注入口向内胆体内注入低温液体,也可添加降温固体,帮助人体降温,缓解高热、中暑的症状,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治,提高存活概率,减少伤亡。再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了袖口内的闭合结构,用于将袖口封闭,其意义在于保护人体的手臂,此处举出一种可行的闭合结构方案:所述的闭合结构包括设置在袖口内壁面的闭合面,闭合面的边缘封闭袖口,闭合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闭合件控制开口的开启和关闭。闭合面的开口关闭后,袖口外部的冷热气体、湿气、蚊虫以及生化物质均不能进入接触人体,可保护人体手臂。进一步的,闭合件实现闭合阻挡的效果,可通过多种结构实现这种效果,故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闭合件进行优化,举出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闭合件为防水拉链。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内胆层进行优化,提出将内胆层的防护范围延伸至手臂处,具体的:所述的内胆层包括袖管,袖管设置在衣袖内,且闭合面连接在袖管的管口。再进一步,考虑到在野外环境中会有涉水的情况,当涉水时会及其消耗人的体力,故通过防护服为人体提供浮力,减轻人体负担,具体的:所述的衣服本体的领口处设置有充气气囊。颈部环形气囊主要作用是防淹溺,作用类似救生圈。优选的,充气气囊常态下不充气,在需要使用时可快速充气进入使用状态,具体的充气方式可任意选择,例如通过吹气、注气或反应产气的方式均可。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衣服本体进行优化,提高其对人体头部的防护:所述的衣服本体上还设置有防护帽。优选的,防护帽的外层为防水耐磨层,内层为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的防护服设置内胆层,可对人体进行包裹,阻绝外部的冷热空气、潮湿水汽、蚊虫以及生化物质,为人体提供全方位的防护,功能多样;同时,该防护服结构精简,无需携带额外的装备;其成本低廉,方便收纳携带,在需要时可快速完成穿戴,帮助士兵快速进入防护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衣服本体(1),所述衣服本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囊状的内胆层(4),内胆层(4)上设置有供身体穿过的进入口(404),进入口(404)处设置有密封结构(405),密封结构(405)将内胆层(4)进行接合密封,使内胆层(4)形成下部封闭的筒状防水结构;衣服本体(1)包括衣袖,衣袖的袖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袖口的闭合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衣服本体(1),所述衣服本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囊状的内胆层(4),内胆层(4)上设置有供身体穿过的进入口(404),进入口(404)处设置有密封结构(405),密封结构(405)将内胆层(4)进行接合密封,使内胆层(4)形成下部封闭的筒状防水结构;衣服本体(1)包括衣袖,衣袖的袖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袖口的闭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层(4)的上部(402)为层套结构并穿戴于人体上身,内胆层(4)的下部分开成左右两个腿部袋体(403),腿部袋体(403)下端封闭,上端与内胆层(4)的上部(402)连通,两个腿部袋体(403)分别用于容纳人体的左腿和右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入口(404)纵向设置在内胆层(4)上,密封结构(405)从进入口(404)的下端延伸至进入口(404)的上端将内胆层(4)接合;或者所述的进入口(404)横向设置在内胆层(4)上,密封结构(405)从进入口(40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将内胆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光强
申请(专利权)人:蔡光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