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灯贤专利>正文

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39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由机架、马达、叶轮、气道、喷液管、雾化板所构成,叶轮由马达带动,设于气道上方,喷液管、雾化板设于气道下方,雾化板由重叠摞起的板体所构成,板体上设有相间排列的逆流孔和顺流孔,上下相邻板体的逆流孔和顺流孔相对接,灶具排出的油烟气体在气道内被叶轮抽吸排出过程中,经过雾化板时,迂回曲折,撞击板体,形成乱流,并与喷液管喷落水流相遇,混合雾化,由气道出口排出。(*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境保护设备特别是厨房中使用的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如所周知,在炊事烹调工作中产生的油烟气,四处扩散,既影响环境卫生,又如吸入人体则有害健康。为此,有多种技术、装置出现,如台湾专利第216644号《油烟气体处理装置》,是将油气液化,再作油水分离,该装置中设气道、抽气设备、过滤网、处理池,即以处理池而论,即分为清水池、分解槽和废油池,各池液面顺序由高渐低,结构比较复杂,有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它结构简单,并可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由机架、马达、叶轮、气道、喷液管、雾化板所构成,叶轮由马达带动,设于气道上方,喷液管、雾化板设于气道下方,雾化板由重叠摞起的板体所构成,板体上设有相间排列的逆流孔和顺流孔,上下相邻板体的逆流孔和顺流孔相对接,灶具排出的油烟气体在气道内被叶轮抽吸排出过程中,经过雾化板时,迂回曲折,撞击板体,形成乱流,并与喷液管喷落水流相遇,混合雾化,由气道出口排出。本技术优点1、结构简单,处理油烟气体效果好本技术不用滤网,不用处理池,而使油烟气体在雾化板中通过逆流孔和顺流孔形成乱流,再和喷液管流出的液体,通过逆流孔和顺流孔时相遇,使乱流气体在冲击中雾化,加湿混合,由出口排出,而在通道内壁的水气,所形成的部分水液可由较低位置出口,排至气道以外,既便于将烟气抽出,又使油烟气不易附着在气道内,保持气道通畅。2、容易清洗因雾化板为单片重叠摞起,容易分别拆除、更换和清洗,此外,因在机架上方设有清洁储液槽,该储液槽与喷液管相连通,必要时,也可打开连通管路,清洗雾化板,使其充分发挥雾化功能。本技术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2的2-2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雾化板组装状态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雾化板局部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5-5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2的6-6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见图1-6,该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由机架1、马达11、由马达11带动的叶轮12,雾化板2、气道13和喷液管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1内设有横隔板19,马达11、叶轮12设于机架1的横隔板19上,气道13穿过隔板19开口于机架1下方的一侧,气道13出口4位于机架1的上方,出口4下方设有穿过隔板19的导液管18;叶轮12设于机架1上方的气道13内,雾化板2设于机架1下方的气道13内,带有喷液孔32的喷液管3设于雾化板2的上方,喷液管3通过阀门与进水管31相连通,气道13底部设有排水口15。所述的雾化板2是由重叠摞起的单片板体所构成,每个板体上相间排列有较大的逆流孔21和较小的顺流孔22,逆流孔21内的孔壁上设有逆时针方向的弧形叶片23,顺流孔22内的孔壁上,设有顺时针方向的弧形叶片24,上下相邻的板体间,逆流孔21与顺流孔22相互对正重叠,以螺栓25和支架26将重叠的板体连成一体。为充份发挥雾化板功能,除可将重叠摞起的单片板体分别拆除、更换和清洗外,在机架1上方,设有清洁储液槽16,该储液槽16径阀17,管路33与喷液管3相连通,必需时,也可打开阀17,进行整体冲洗。参见图7,本技术使用时,油烟气体上升,被叶轮12抽吸,使油烟气通过雾化板2,当经过相间连接的逆流孔21和顺流孔22时,受叶片23、24的反复阻隔,形成乱流,与由喷液管3的喷液孔32喷出的水流相遇,受到冲击而雾化,使油烟气体加湿并与水气混合,经过迂回的气道13,由出口14排出,在气道13内壁上因与水气碰撞后,所形成水液由较低位置的排水口15或被导流管18引至排水口15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由机架(1)、马达(11)、由马达(11)带动的叶轮(12),雾化板(2)、气道(13)和喷液管(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1)内设有横隔板(19),马达(11)、叶轮(12)设于机架(1)的横隔板(19)上,气道(13)穿过隔板(19)开口于机架(1)下方的一侧,气道(13)出口(4)位于机架(1)的上方,出口(4)下方设有穿过隔板(19)的导液管(18);叶轮(12)设于机架(1)上方的气道(13)内,雾化板(2)设于机架(1)下方的气道(13)内,带有喷液孔(32)的喷液管(3)设于雾化板(2)的上方,喷液管(3)通过阀门与进水管(31)相连通,气道(13)底部设有排水口(15)。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板(2)是由重叠摞起的单片板体所构成,每个板体上相间排列有较大的逆流孔(21)和较小的顺流孔(22),逆流孔(21)内的孔壁上设有逆时针方向的弧形叶片(23),顺流孔(22)内的孔壁上,设有顺时针方向的弧形叶片(24),上下相邻的板体间,逆流孔(21)与顺流孔(22)相互对正重叠,以螺栓(25)和支架(26)将重叠的板体连成一体。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方,设有清洁储水槽(16),该储水槽(16)经阀(17)、管路(33)与喷液管(3)相连通。专利摘要一种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由机架、马达、叶轮、气道、喷液管、雾化板所构成,叶轮由马达带动,设于气道上方,喷液管、雾化板设于气道下方,雾化板由重叠摞起的板体所构成,板体上设有相间排列的逆流孔和顺流孔,上下相邻板体的逆流孔和顺流孔相对接,灶具排出的油烟气体在气道内被叶轮抽吸排出过程中,经过雾化板时,迂回曲折,撞击板体,形成乱流,并与喷液管喷落水流相遇,混合雾化,由气道出口排出。文档编号F24C15/20GK2261578SQ96213650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徐灯贤 申请人:徐灯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烟气体雾化处理装置,由机架(1)、马达(11)、由马达(11)带动的叶轮(12),雾化板(2)、气道(13)和喷液管(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1)内设有横隔板(19),马达(11)、叶轮(12)设于机架(1)的横隔板(19)上,气道(13)穿过隔板(19)开口于机架(1)下方的一侧,气道(13)出口(4)位于机架(1)的上方,出口(4)下方设有穿过隔板(19)的导液管(18);叶轮(12)设于机架(1)上方的气道(13)内,雾化板(2)设于机架(1)下方的气道(13)内,带有喷液孔(32)的喷液管(3)设于雾化板(2)的上方,喷液管(3)通过阀门与进水管(31)相连通,气道(13)底部设有排水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灯贤
申请(专利权)人:徐灯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