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及应用该鱼类捕捉工具的捕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38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及应用该鱼类捕捉工具的捕鱼装置,该鱼类捕捉工具包括固定构架、转动构架、抓捕机构,其中:固定构架包括空心固定基座、固定空心盘、支撑座和第一支撑杆;转动构架包括转动基座、主动空心盘、第二支撑杆、滑槽通孔、诱饵台;抓捕机构包括笼体、第一从动转盘、第一转轴、第二从动转盘、滑动件和空心底座,第一从动转盘端面上设有用于插入滑槽通孔中的滑动件,滑动件由主动空心盘的带动进行旋转并在滑槽通孔内进行往复运动,同时第一从动转盘通过滑动件的带动使笼体绕第一转轴旋转闭合或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部件动作噪声过大,闭合速度过慢,导致目标物大量逃脱的问题,结构简单,工作高效。

A fish catching tool and its f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及应用该鱼类捕捉工具的捕鱼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捕捉
,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及应用该鱼类捕捉工具的捕鱼装置。
技术介绍
鱼类捕捉工具是指采用笼子、罩子等部件,通过特定触发机关将目标生物限制在工具范围内,其常用于捕鱼、捕鸟等,应用广泛。现阶段随着捕捉技术的发展,各类捕捉工具在行业内广泛应用。目前,在日常养殖、科研工作以及娱乐休闲的过程中,聚集在捕捉工具范围内的目标物,特别是鱼群,常因为部件动作噪声过大,闭合速度过慢,导致目标物大量逃脱,之后靠人力捕捉非常困难。现有的捕捉工具一般采用夹具抓取的方式进行工作,机关触发后或对目标物有伤害,或造成极大应激,不仅降低了捕捉成功率,还影响目标物的捕捉数量,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鱼类捕捉工具,从而避免部件动作噪声过大,闭合速度过慢,导致目标物大量逃脱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工作高效。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其包括固定构架、转动构架、抓捕机构,其中:固定构架包括空心固定基座、固定空心盘、支撑座和第一支撑杆;固定空心盘的一端面与支撑座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座远离固定空心盘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远离支撑座的另一端与空心固定基座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其中,支撑座和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转动构架包括转动基座、主动空心盘、第二支撑杆、滑槽通孔、诱饵台;主动空心盘位于固定空心盘的内侧,两者具有共同朝向的开口;主动空心盘的内侧具有凸出支撑部,凸出支撑部的一端面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远离凸出支撑部的另一端朝向空心固定基座延伸,并与位于空心固定基座内侧的转动基座的一端面固定连接,转动基座远离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面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基座连接,且该另一端面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动力机构的螺纹槽;所述滑槽通孔位于主动空心盘与凸出支撑部的相接处,其朝向主动空心盘的圆心延伸;所述诱饵台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基座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端面上;其中,凸出支撑部、第二支撑杆和滑槽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抓捕机构包括笼体、第一从动转盘、第一转轴、第二从动转盘、滑动件和空心底座;所述空心底座与固定空心盘平行且开口朝向相同,空心底座与固定空心盘之间通过多根第一转轴连接形成两端具有开口的贯通空腔结构,同时相邻第一转轴之间形成敞口结构;每根第一转轴位于支撑座与固定空心盘的连接处,且其一端与第一空心盘远离支撑座的端面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从动转盘、第二从动转盘与空心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转盘与和第二从动转盘之间固定安装有笼体;第一从动转盘朝向第一空心盘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用于插入滑槽通孔中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主动空心盘的带动沿第一从动转盘的圆周方向旋转并在滑槽通孔内进行往复运动,同时第一从动转盘通过滑动件的带动使笼体绕第一转轴旋转闭合或开启贯通空腔结构的两端开口和敞口结构;其中,笼体、第一从动转盘、第二从动转盘和滑动件的数量为多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的转动力来源于与动力机构连接的转动基座,转动基座通过第二支撑杆与主动空心盘连接,主动空心盘能够通过滑槽通孔的侧壁对滑动件施加与转动方向一致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滑动件能够沿第一从动转盘的圆周方向进行旋转,并且在滑槽通孔内进行往复运动;同时,在滑动件的带动下第一从动转盘作与主动空心盘转向相反的旋转,使第一转轴带动笼体沿第一从动转盘的圆周方向转贯通空腔结构的两端开口和敞口结构位置,从而实现捕捉工具的关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承、轴承座、连接杆,所述轴承套设在转动基座上,所述轴承座套设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座顶部通过若干连接杆与空心固定基座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机构不仅能够使转动基座灵活转动,还能够实现空心固定基座与转动基座之间的稳定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的数量取值为3-5之间的任一值,多个第一转轴沿第一空心盘的周向均匀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第一转轴能够控制笼体从多个方向同时闭合或开启贯通空腔结构的两端开口和敞口结构,操作方便,大大提高捕捉成功率。进一步,所述笼体包括顶面、底面及笼身,顶面和底面均呈扇形且均设有网,顶面通过第一从动转盘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底面通过第二从动转盘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笼身位于顶面和底面之间,呈三角棱柱体形状,其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首尾依次连接而成,其中,第一侧面位于固定空心盘外侧,其面上布置有网,第三侧面位于固定空心盘内侧,其面上无网,第二侧面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之间,其包括有网部分和无网部分,所述有网部分与第一侧面相邻连接,两者相邻边的长度相等且直线方向一致;所述无网部分与第三侧面相邻连接,两者相邻边的长度相等且直线方向一致,当笼体绕第一转轴朝固定空心盘的内侧旋转到最大位移时,第一侧面恰好将敞口结构封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笼体能够关闭贯通空腔结构的两端开口,还可关闭相邻第一转轴间的敞口结构,实现对鱼类的快速捕捉,可有效避免对鱼类的划伤和磕碰。一种捕鱼装置,其包括底座、机身、第一摆臂、第二摆臂、机械手、驱动电机和上述鱼类捕捉工具;机身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第一摆臂一端铰接在机身上,其远离机身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的一端铰接,第二摆臂远离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与机械手的一端铰接,机械手远离第二摆臂另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转轴与鱼类捕捉工具可拆卸连接;其中,机身通过第一摆动机构带动第一摆臂摆动,第一摆臂通过第二摆动机构带动第二摆臂摆动,第二摆臂通过第三摆动机构带动机械手摆动,所述摆动均为在竖直方向上摆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机械手的配合,鱼类捕捉工具能够自由伸入或伸出水面,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竖直安装架、第一转动电机、第一旋转圆盘,第一安装架固定于机身上,第一转动电机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旋转圆盘一侧方表面中央传动连接,第一旋转圆盘另一侧方表面与第一摆臂侧方表面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机身通过第一摆动机构带动第一摆臂摆动,该机构传力效果好,整体安全可靠。进一步,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电机、第二旋转圆盘,第二转动电机内嵌安装在第二摆臂侧方表面上,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第一摆臂侧方表面方向穿过第二摆臂与第二旋转圆盘一侧方表面中央传动连接,第二旋转圆盘另一侧方表面与第一摆臂靠近第二摆臂的一端侧方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三摆动机构包括U型安装架、第三转动电机、第三旋转圆盘,所述U型安装架的闭口端与第二摆臂远离第一摆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开口端朝向机械手;第三转动电机安装在U型安装架开口端的外侧表面上,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朝U型安装架开口端内侧延伸,并与第三旋转圆盘一侧方表面中央传动连接,第三旋转圆盘另一侧方表面与机械手的一端侧方表面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构架(2)、转动构架(12)、抓捕机构(24),其中:/n固定构架(2)包括空心固定基座(4)、固定空心盘(6)、支撑座(8)和第一支撑杆(10);固定空心盘(6)的一端面与支撑座(8)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座(8)远离固定空心盘(6)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0)远离支撑座(8)的另一端与空心固定基座(4)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其中,支撑座(8)和第一支撑杆(10)的数量为多个;/n转动构架(12)包括转动基座(14)、主动空心盘(16)、第二支撑杆(18)、滑槽通孔(20)、诱饵台(22);主动空心盘(16)位于固定空心盘(6)的内侧,两者具有共同朝向的开口;主动空心盘(16)的内侧具有凸出支撑部(17),凸出支撑部(17)的一端面与第二支撑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18)远离凸出支撑部(17)的另一端朝向空心固定基座(4)延伸,并与位于空心固定基座(4)内侧的转动基座(14)的一端面固定连接,转动基座(14)远离第二支撑杆(18)的另一端面通过连接机构(42)与空心固定基座(4)连接,且该另一端面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动力机构的螺纹槽;滑槽通孔(20)位于主动空心盘(16)与凸出支撑部(17)的相接处,其朝向主动空心盘(16)的圆心延伸;诱饵台(22)固定安装在转动基座(14)连接第二支撑杆(18)的端面上;其中,凸出支撑部(17)、第二支撑杆(18)和滑槽通孔(20)的数量为多个;/n抓捕机构(24)包括笼体(26)、第一从动转盘(28)、第一转轴(32)、第二从动转盘(30)、滑动件(34)和空心底座(36);空心底座(36)与固定空心盘(6)平行且开口朝向相同,空心底座(36)与固定空心盘(6)之间通过多根第一转轴(32)连接形成两端具有开口的贯通空腔结构,同时相邻第一转轴(32)之间形成敞口结构;每根第一转轴(32)位于支撑座(8)与固定空心盘(6)的连接处,且其一端与第一空心盘远离支撑座(8)的端面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从动转盘(28)、第二从动转盘(30)与空心底座(36)活动连接;第一从动转盘(28)与和第二从动转盘(30)之间固定安装有笼体(26);第一从动转盘(28)朝向第一空心盘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用于插入滑槽通孔(20)中的滑动件(34),滑动件(34)通过主动空心盘(16)的带动沿第一从动转盘(28)的圆周方向旋转并在滑槽通孔(20)内进行往复运动,同时第一从动转盘(28)通过滑动件(34)的带动使笼体(26)绕第一转轴(32)旋转闭合或开启贯通空腔结构的两端开口和敞口结构;其中,笼体(26)、第一从动转盘(28)、第二从动转盘(30)和滑动件(34)的数量为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构架(2)、转动构架(12)、抓捕机构(24),其中:
固定构架(2)包括空心固定基座(4)、固定空心盘(6)、支撑座(8)和第一支撑杆(10);固定空心盘(6)的一端面与支撑座(8)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座(8)远离固定空心盘(6)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0)远离支撑座(8)的另一端与空心固定基座(4)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其中,支撑座(8)和第一支撑杆(10)的数量为多个;
转动构架(12)包括转动基座(14)、主动空心盘(16)、第二支撑杆(18)、滑槽通孔(20)、诱饵台(22);主动空心盘(16)位于固定空心盘(6)的内侧,两者具有共同朝向的开口;主动空心盘(16)的内侧具有凸出支撑部(17),凸出支撑部(17)的一端面与第二支撑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18)远离凸出支撑部(17)的另一端朝向空心固定基座(4)延伸,并与位于空心固定基座(4)内侧的转动基座(14)的一端面固定连接,转动基座(14)远离第二支撑杆(18)的另一端面通过连接机构(42)与空心固定基座(4)连接,且该另一端面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动力机构的螺纹槽;滑槽通孔(20)位于主动空心盘(16)与凸出支撑部(17)的相接处,其朝向主动空心盘(16)的圆心延伸;诱饵台(22)固定安装在转动基座(14)连接第二支撑杆(18)的端面上;其中,凸出支撑部(17)、第二支撑杆(18)和滑槽通孔(20)的数量为多个;
抓捕机构(24)包括笼体(26)、第一从动转盘(28)、第一转轴(32)、第二从动转盘(30)、滑动件(34)和空心底座(36);空心底座(36)与固定空心盘(6)平行且开口朝向相同,空心底座(36)与固定空心盘(6)之间通过多根第一转轴(32)连接形成两端具有开口的贯通空腔结构,同时相邻第一转轴(32)之间形成敞口结构;每根第一转轴(32)位于支撑座(8)与固定空心盘(6)的连接处,且其一端与第一空心盘远离支撑座(8)的端面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从动转盘(28)、第二从动转盘(30)与空心底座(36)活动连接;第一从动转盘(28)与和第二从动转盘(30)之间固定安装有笼体(26);第一从动转盘(28)朝向第一空心盘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用于插入滑槽通孔(20)中的滑动件(34),滑动件(34)通过主动空心盘(16)的带动沿第一从动转盘(28)的圆周方向旋转并在滑槽通孔(20)内进行往复运动,同时第一从动转盘(28)通过滑动件(34)的带动使笼体(26)绕第一转轴(32)旋转闭合或开启贯通空腔结构的两端开口和敞口结构;其中,笼体(26)、第一从动转盘(28)、第二从动转盘(30)和滑动件(34)的数量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2)包括轴承(43)、轴承座(44)、连接杆(45),轴承(43)套设在转动基座(14)上,轴承座(44)套设在轴承(43)上,轴承座(44)顶部通过若干连接杆(45)与空心固定基座(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2)的数量取值为3-5之间的任一值,多个第一转轴(32)沿第一空心盘的周向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捕捉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26)包括顶面(48)、底面(50)及笼身(54),顶面(48)和底面(50)均呈扇形且均设有网,顶面(48)通过第一从动转盘(28)与第一转轴(32)固定连接,底面(50)通过第二从动转盘(30)与第一转轴(32)固定连接;笼身(54)位于顶面(48)和底面(50)之间,呈三角棱柱体形状,其由第一侧面(56)、第二侧面(58)及第三侧面(60)首尾依次连接而成,其中,第一侧面(56)位于固定空心盘(6)外侧,其面上布置有网,第三侧面(60)位于固定空心盘(6)内侧,其面上无网,第二侧面(58)位于第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刚窦伟周玉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多玛乐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