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37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属于渔产领域,包括育苗池,育苗池一头外侧设置有放料桶,放料桶内放置有水和饲料,放料桶内放置有曝气石,曝气石通过塑料软管连接有充气泵,放料桶底端设置有若干放料管,放料管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放料孔,若干放料管均通过连接管与放料桶连接,育苗池为方形育苗池且连接管为倒T形连接管,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放料桶连通,方形的育苗池的长边与若干放料管均平行,倒T形的连接管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连通,倒T形的连接管的竖管上设置有球阀。本装置投食供料均匀,投饵量能够根据吃食情况随时调节,不会因供料不足导致鱼苗饿死,也不会因供料过多而使物料沉淀污染育苗池。

An automatic feeding and domesticating device for Coilia Coil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苗投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属于渔产领域。
技术介绍
在长江刀鲚规模化育苗中,当刀鲚苗种生长至1.5厘米以上时,摄食量明显增大,生产上经常会由于天气、水质、管理等等的原因,从而导致适口的饵料生物供应不上,严重影响了育苗成活率,一些单位通过驯食商品饲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在驯食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同时长江刀鲚应激反应强烈,稍有动静就会四处逃散,在驯食过程中饲料实际利用会很少,绝大多数饲料沉入到池底,这时的刀鲚苗种不具有沉底习性,吸污几乎不可能,时间一长水质会迅速恶化,甚至出现全池覆没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本装置投食供料均匀,投饵量能够根据吃食情况随时调节。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包括育苗池,所述育苗池一头外侧设置有放料桶,所述放料桶内放置有水和饲料,所述放料桶内放置有曝气石,所述曝气石通过塑料软管连接有充气泵,所述放料桶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放料桶内部连通的放料管,若干所述放料管均匀放置在所述育苗池内,每个所述放料管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放料孔,若干所述放料管均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放料桶连接,所述育苗池为方形育苗池且所述连接管为倒T形连接管,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放料桶连通,方形的所述育苗池的长边与若干所述放料管均平行,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连通,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的竖管上设置有球阀。优选的,方形的所述育苗池可替换为椭圆形育苗池,同时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替换为L形连接管,L形的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放料桶连通,L形的所述连接管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连通,L形的所述连接管的竖管上设置有球阀,若干所述放料管均弯成椭圆形在椭圆形育苗池内一圈圈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放料桶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桶,所述放料桶的容积为50L。优选的,所述放料管为内直径20mm的PVC管组成。优选的,在所述放料管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放料孔之间的距离为80cm,且所述放料孔的直径为1.5mm。优选的,所述放料桶内侧上端设置有网眼为1cm的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放料桶内的饲料的粒径为300±5um。优选的,所述放料桶内放置的水量为桶容积的80%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装置投食供料均匀,投饵量能够根据吃食情况随时调节,不会因供料不足导致鱼苗饿死,也不会因供料过多而使物料沉淀污染育苗池。2、本装置是固定的,没有噪音,对刀鲚苗种的影响小。3、曝气石给放料桶内的水增加含氧量,增加育苗池内的含氧量,给鱼苗更好的生存环境。4、过滤网可以过滤掉异物,使异物不会进入放料桶影响物料放料,使放料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1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1的放料桶和放料管的整体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按照本技术的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料桶,2-曝气石,3-塑料软管,4-充气泵,5-放料管,6-育苗池,7-连接管,8-放料孔,9-球阀,10-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包括育苗池6,育苗池6一头外侧设置有放料桶1,放料桶1内放置有水和饲料,放料桶1内放置有曝气石2,曝气石2通过塑料软管3连接有充气泵4,放料桶1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放料桶1内部连通的放料管5,若干放料管5均匀放置在育苗池6内,每个放料管5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放料孔8,若干放料管5均通过连接管7与放料桶1连接,育苗池6为方形育苗池且连接管7为倒T形连接管,倒T形的连接管7上端与放料桶1连通,方形的育苗池6的长边与若干放料管5均平行,倒T形的连接管7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5连通,倒T形的连接管7的竖管上设置有球阀9,本装置是固定的,没有噪音,对刀鲚苗种的影响小,同时投饵量能够根据吃食情况随时调节,曝气石2给放料桶1内的水增加含氧量,增加育苗池6内的含氧量,给鱼苗更好的生存环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放料桶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桶,放料桶1的容积为50L,锥形的放料桶1给放料管5输送物料更加顺畅。在本实施例中,料管5为内直径20mm的PVC管组成,PVC的放料管5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加强装置的使用寿命,放料管5的内直径为20mm放料更加均匀且放料管5不容易堵塞。在本实施例中,在放料管5上每两个相邻的放料孔8之间的距离为80cm,且放料孔8的直径为1.5mm,放料孔8之间的距离为80cm且放料孔8的直径为1.5mm使物料放料更加均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放料桶1内侧上端设置有网眼为1cm的过滤网10,过滤网10可以过滤掉异物,使异物不会进入放料桶1影响物料放料,使放料更加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放料桶1内的饲料的粒径为300±5um,使物料放料更加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放料桶1内放置的水量为桶容积的80%以上,使装置更加合理。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步骤1:将放料桶1内的水加至80%以上,将曝气石2放入桶底,曝气石2用塑料软管3与充气泵4相连,充气,气流大小以水体能够充分转动起来(放入饲料后,饲料能够不沉底为好);步骤2:往放料桶1内加入适量的饲料(商品微囊料、粒径300微米左右、粗蛋白含量48—50%),驯食早期每次加入饲料量≤50克,根据摄食情况逐步加大;步骤3:打开球阀9,饲料与水的混合物能够自动均匀的撒在池中,达到自动驯食和投饵的目的。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本装置是固定的,没有噪音,对刀鲚苗种的影响小,同时投饵量能够根据吃食情况随时调节,曝气石2给放料桶1内的水增加含氧量,增加育苗池6内的含氧量,给鱼苗更好的生存环境;锥形的放料桶1给放料管5输送物料更加顺畅;PVC的放料管5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加强装置的使用寿命,放料管5的内直径为20mm放料更加均匀且放料管5不容易堵塞;且放料孔8的直径为1.5mm,放料孔8之间的距离为80cm且放料孔8的直径为1.5mm使物料放料更加均匀;过滤网10可以过滤掉异物,使异物不会进入放料桶1影响物料放料,使放料更加均匀。实施例2:本实施例2相比与上述实施例1,方形的育苗池6可替换为椭圆形育苗池,同时倒T形的连接管7替换为L形连接管,L形的连接管7上端与放料桶1连通,L形的连接管7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5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池(6),所述育苗池(6)一头外侧设置有放料桶(1),所述放料桶(1)内放置有水和饲料,所述放料桶(1)内放置有曝气石(2),所述曝气石(2)通过塑料软管(3)连接有充气泵(4),所述放料桶(1)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放料桶(1)内部连通的放料管(5),若干所述放料管(5)均匀放置在所述育苗池(6)内,每个所述放料管(5)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放料孔(8),若干所述放料管(5)均通过连接管(7)与所述放料桶(1)连接,所述育苗池(6)为方形育苗池且所述连接管(7)为倒T形连接管,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7)上端与所述放料桶(1)连通,方形的所述育苗池(6)的长边与若干所述放料管(5)均平行,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7)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5)连通,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7)的竖管上设置有球阀(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池(6),所述育苗池(6)一头外侧设置有放料桶(1),所述放料桶(1)内放置有水和饲料,所述放料桶(1)内放置有曝气石(2),所述曝气石(2)通过塑料软管(3)连接有充气泵(4),所述放料桶(1)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放料桶(1)内部连通的放料管(5),若干所述放料管(5)均匀放置在所述育苗池(6)内,每个所述放料管(5)上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放料孔(8),若干所述放料管(5)均通过连接管(7)与所述放料桶(1)连接,所述育苗池(6)为方形育苗池且所述连接管(7)为倒T形连接管,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7)上端与所述放料桶(1)连通,方形的所述育苗池(6)的长边与若干所述放料管(5)均平行,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7)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5)连通,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7)的竖管上设置有球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刀鲚苗种自动驯食和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形的所述育苗池(6)可替换为椭圆形育苗池,同时倒T形的所述连接管(7)替换为L形连接管,L形的所述连接管(7)上端与所述放料桶(1)连通,L形的所述连接管(7)的横管与若干放料管(5)连通,L形的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纪坤顾树信曹文景宋恒耀刘良华陆纪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