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饲养栏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6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包括依次连通的休息区、仿生态活动区、进食饮水区和清洁区;所述休息区内铺设有温控地暖设备;所述仿生态活动区内铺设有一层沙土层,沙土层上铺设有石块;所述进食饮水区高于仿生态活动区和清洁区,所述进食饮水区向清洁区一侧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山甲饲养栏舍的优点在于:(1)栏舍全年温度波动小,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2)增加圈养穿山甲的运动量,可增强其体质,降低其患病发生率;(3)保持卫生、干燥的饲养环境,有效防止病菌滋生。

Pangolin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山甲饲养栏舍
本技术属于动物饲养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
技术介绍
圈养动物普遍遇到的问题是身体机能随圈养时间增长而逐步退化,原因是圈养动物的设备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或运动空间过于单调,空气不流通,环境潮湿,造成细菌滋生致动物患病;或者栏舍空间功能上的设计不能适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夏季不能降温,冬季不能保暖。穿山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生活习性为穴居、昼伏夜出动物,胆小,应激性强,遇到危险时,缩圈一团。其食谱范围小,只以食用白蚁为主,不耐高温不耐寒,免疫系统抵抗力差,对饲养环境温度要求高,人工饲养难度大。穿山甲在野外生存时,为寻找食物通常要爬行数公里以上,运动量大,圈养后首先面临的是食物问题与圈养栏舍环境问题。合理的圈养栏舍设计对穿山甲的饲养起到很大的作用。综上所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可能营造适合穿山甲生存的环境,包括降温保暖,保持穿山甲的运动量,保持干燥干净的环境,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该饲养栏舍的结构设计符合穿山甲饲养条件,包括保暖、运用仿生态环境来保持穿山甲运动量、保持栏舍干燥干净,以有效解决穿山甲在较高纬度地区冬天饲养过冬问题与圈养运动量少的问题。上述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包括依次连通的休息区、仿生态活动区、进食饮水区和清洁区;所述休息区内铺设有温控地暖设备;所述仿生态活动区内铺设有一层沙土层,沙土层上铺设有石块;所述进食饮水区高于仿生态活动区和清洁区,所述进食饮水区向清洁区一侧倾斜。所述休息区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门A。所述休息区与仿生态活动区连接的侧设置有一个出口,所述出口距离休息区地面的高度为50~60cm。所述温控地暖设备铺设在休息区的底面。所述温控地暖设备还铺设在休息区的墙体上。所述沙土层的厚度为45~55cm。所述沙土层的土取自山上黄土或稻田土,沙土层的土与沙的比例为1:0.3~0.5。所述进食饮水区中间为凹平面区域,进食饮水区与清洁区相连面上设置有凸点。所述进食饮水区的两侧设置有可移动的钢制门B。所述清洁区与下水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栏舍全年温度波动小,能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2)增加圈养穿山甲的运动量,可增强其体质,降低其患病发生率;(3)保持卫生、干燥的饲养环境,有效防止病菌滋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穿山甲饲养栏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休息区,2-仿生态活动区,3-进食饮水区,4-清洁区,5-门A,6-出口,7-可移动的钢制门B,8-凸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包括依次连通的休息区1、仿生态活动区2、进食饮水区3和清洁区4。所述休息区1内铺设有温控地暖设备;采用地暖加热方式使休息区1保持常年温度不低于25摄氏度,如温度过低会致穿山甲患感冒甚至发展成肺炎,严重的会导致死亡,保持温度在一定的适宜范围可以降低穿山甲患肺炎的概率,从而降低穿山甲的死亡率。所述仿生态活动区2内铺设有一层沙土层,沙土层上铺设有石块;沙土层设计适合穿山甲的挖掘特性,便于穿山甲挖掘,增加穿山甲的运动量。所述进食饮水区3高于仿生态活动区2和清洁区4,所述进食饮水区3向清洁区4一侧倾斜;在清洗进食饮水区3时便于将水排向清洁区4,保持进食饮水区3卫生、干燥,可有效防止病菌滋生。所述休息区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门A5,方便饲养员与兽医观察穿山甲的身体状况和诊治疾病。所述休息区1与仿生态活动区2连接的侧设置有一个出口6,所述出口6距离休息区1地面的高度为50~60cm。穿山甲从休息区进入仿生态活动区需要攀爬50~60cm的高度从出口进入仿生态活动区,可增加圈养状态下穿山甲的运动量。所述温控地暖设备铺设在休息区1的底面。温控地暖设备不仅仅限于铺设在休息区的底面,除了设置有门A的那面墙体不铺设温控地暖设备,所述温控地暖设备还铺设在休息区的其余三面墙体上,从而有效保证穿山甲休息区内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之内。所述沙土层的厚度为45~55cm。这个厚度刚好适合穿山甲的挖掘特性,增加穿山甲的运动量。所述沙土层的土取自山上黄土或稻田土,沙土层的土与沙的比例为1:0.3~0.5,使沙土层不会太沙也不会太粘,适合穿山甲的挖掘特性,便于穿山甲挖掘,增加穿山甲的运动量。所述进食饮水区3中间为凹平面区域,进食饮水区与清洁区相连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点,便于卡住饲料盘不掉落至清洁区。所述进食饮水区3的两侧设置有可移动的钢制门B7,方便在进食饮水区投放饲料,可移动的钢制门的位置不限定于只在一侧,也在对侧设置可移动的钢制门,这可视穿山甲在室内左边还是右边情况来确定开哪一侧的门投放饲料,便于清洁食物残渣与冲洗粪便。所述清洁区4与下水道连接,排水快速,保持干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休息区、仿生态活动区、进食饮水区和清洁区;所述休息区内铺设有温控地暖设备;所述仿生态活动区内铺设有一层沙土层,沙土层上铺设有石块;所述进食饮水区高于仿生态活动区和清洁区,所述进食饮水区向清洁区一侧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山甲饲养栏舍,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休息区、仿生态活动区、进食饮水区和清洁区;所述休息区内铺设有温控地暖设备;所述仿生态活动区内铺设有一层沙土层,沙土层上铺设有石块;所述进食饮水区高于仿生态活动区和清洁区,所述进食饮水区向清洁区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山甲饲养栏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区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门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山甲饲养栏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区与仿生态活动区连接的侧设置有一个出口,所述出口距离休息区地面的高度为5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山甲饲养栏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地暖设备铺设在休息区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河康阙腾程陈盘余黎寿生施恩念韦永结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