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转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2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体式转齿,通过连接块安装于地钻上,包括转齿主体,转齿主体包括母块和子块,母块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贴合端,所述子块的一端上开插接槽,另一端上设钻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于地钻的底部,跟随地钻转动,对地表进行破土,使地面土壤变松散,辅助地钻进行取土钻坑,转齿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发生磨损,可直接更换转齿主体,也可知更换子块,可大大节约使用成本,母块与子块定位导向插接,稳定性好、安装精度高,在实际使用,可提高地钻的破土效率,间接提高地钻的钻坑效率。

A kind of split type rotating tee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转齿
本技术涉及地钻钻头用品
,特别是一种分体式转齿。
技术介绍
地钻是一种钻坑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坡地、沙地、硬质土地的苗木、园林绿化、工程种植等领域,地钻的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很适合野外作业。老式地钻的底部通过不携带破土转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地钻的螺旋叶片磨损即为严重,而且破土效率不高,钻坑效率较低;少部分配置破土转齿的地钻,其破土转齿与地钻多为一体式结构,当破土转齿上的齿磨损严重时,破土转齿的破土效率会快速下降,因此也会严重影响地钻的钻坑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分体式转齿。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转齿,安装于地钻上,包括转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齿主体包括母块和子块,所述母块呈实心块状,其一端的插接端,另一端为贴合端,所述子块的一端上开有插接槽,另一端上设有钻齿;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端的上下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定位插槽,其左右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插槽,所述插接槽内的上下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定位凸条,其左右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凸条,插接槽的上端设有螺孔、下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孔和第一通孔的轴向统一,插接端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母块的插接端插入子块的插接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插槽与第一定位凸条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插槽与第二定位凸条对应配合,所述螺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轴向统一;所述钻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钻齿之间相邻排列设置,钻齿通过镶嵌或者焊接方式与子块结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转齿主体通过连接块安装于地钻上,所述连接块包括钻齿连接座和地钻连接座,所述钻齿连接座和地钻连接座一体式焊接,钻齿连接座上设有斜向设置的转齿卡槽,所述地钻连接座上设有对称的第一连接螺孔,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螺孔,用螺栓与地钻固定连接,所述转齿卡槽的中部第二连接螺孔,转齿主体通过螺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二连接螺孔,通过螺栓固定在钻齿连接座上,所述贴合端与地钻连接座的一侧抵压并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插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并与第一定位凸条契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插槽的数量至少为1个,并与第二定位凸条契合;进一步的,所述转齿的数量至少为3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分体式转齿,通过连接块安装于地钻上,包括转齿主体,转齿主体包括母块和子块,母块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贴合端,所述子块的一端上开插接槽,另一端上设钻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于地钻的底部,跟随地钻转动,对地表进行破土,使地面土壤变松散,辅助地钻进行取土钻坑,转齿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发生磨损,可直接更换转齿主体,也可知更换子块,可大大节约使用成本,母块与子块定位导向插接,稳定性好、安装精度高,在实际使用,可提高地钻的破土效率,间接提高地钻的钻坑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母块示意图。图4为子块示意图。图5为子块截面图。图6为地钻与转齿主体连接示意图。图7为地钻底部仰视图。图8为图6中,转齿主体与连接块示意图。图9为图7的侧视图。图10为连接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如图所示的一种分体式转齿,安装于地钻1上,包括转齿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齿主体2包括母块3和子块4,所述母块3呈实心块状,其一端的插接端31,另一端为贴合端32,所述子块4的一端上开有插接槽41,另一端上设有钻齿4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端31的上下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定位插槽5,其左右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插槽6,所述插接槽41内的上下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定位凸条7,其左右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凸条8,插接槽41的上端设有螺孔9、下端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螺孔9和第一通孔10的轴向统一,插接端3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11;所述母块3的插接端31插入子块4的插接槽41内,所述第一定位插槽5与第一定位凸条7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插槽6与第二定位凸条8对应配合,所述螺孔9、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轴向统一;所述钻齿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钻齿42之间相邻排列设置,钻齿42通过镶嵌或者焊接方式与子块4结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转齿主体2通过连接块50安装于地钻1上,所述连接块50包括钻齿连接座12和地钻连接座13,所述钻齿连接座12和地钻连接座13一体式焊接,钻齿连接座12上设有斜向设置的转齿卡槽14,所述地钻连接座13上设有对称的第一连接螺孔91,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螺孔91,用螺栓与地钻1固定连接,所述转齿卡槽14的中部第二连接螺孔92,转齿主体2通过螺孔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和第二连接螺孔92,通过螺栓固定在钻齿连接座12上,所述贴合端32与地钻连接座13的一侧抵压并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插槽5的数量至少为2个,并与第一定位凸条7契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插槽6的数量至少为1个,并与第二定位凸条8契合;进一步的,所述转齿42的数量至少为3个。本实施例的一种分体式转齿,安装于地钻的底部,跟随地钻转动,辅助地钻进行钻坑作业;使用时,将母块与子块插接,第一定位插槽与第一定位凸条契合、第二定位插槽与第二定位凸条契合,随后将转齿对准连接块上的转齿卡槽卡入,此时,螺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二连接螺孔的轴向统一,贴合端与地钻连接座的一侧抵压、贴合,然后通过螺栓将固定转齿在连接块上,并将转齿、连接块连接在地钻的底部;如图6和7所示,转齿通过连接块在地钻的底部均匀分布,当地钻转动时,转齿与地面贴合,并对地表进行破土,使地面土壤变松散,便后后续的地钻取土钻坑;转齿在使用的过程中,破土工作大多通过钻齿进行,即子块,当转齿使用时间过程、钻齿发生磨损时,可通过螺栓将转齿整体取下,进行整体更换,也可仅仅跟换子块,同时,钻齿与子块通过镶嵌或者焊接方式相连,子块可回收后重新更换钻齿,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于地钻的底部,跟随地钻转动,对地表进行破土,使地面土壤变松散,辅助地钻进行取土钻坑,转齿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发生磨损,可直接更换转齿主体,也可知更换子块,可大大节约使用成本,母块与子块定位导向插接,稳定性好、安装精度高,在实际使用,可提高地钻的破土效率,间接提高地钻的钻坑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转齿,安装于地钻上,包括转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齿主体包括母块和子块,所述母块呈实心块状,其一端的插接端,另一端为贴合端,所述子块的一端上开有插接槽,另一端上设有钻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转齿,安装于地钻上,包括转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齿主体包括母块和子块,所述母块呈实心块状,其一端的插接端,另一端为贴合端,所述子块的一端上开有插接槽,另一端上设有钻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转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的上下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定位插槽,其左右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插槽,所述插接槽内的上下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定位凸条,其左右两侧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定位凸条,插接槽的上端设有螺孔、下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孔和第一通孔的轴向统一,插接端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母块的插接端插入子块的插接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插槽与第一定位凸条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插槽与第二定位凸条对应配合,所述螺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轴向统一;
所述钻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钻齿之间相邻排列设置,钻齿通过镶嵌或者焊接方式与子块结成一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世春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瑞联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