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智航专利>正文

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25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包括相机本体,所述相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位于相机本体正面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相机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板顶部的轴杆。该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通过灵活改变防护板的位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避免使用者在拍照过程中与操作面板发生接触,防止拍摄画面因操作改动出现质量下降,解决了现有的数码相机不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的效果,使用者在拍摄照片过程中容易对操作面板造成触碰,导致拍摄照片的效果变差的问题,该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等优点。

A protective mechanism for digital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码相机
,具体为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数码相机,是数码照相机的简称,又名:数字式相机,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按用途分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数码相机与普通照相机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原理不同,数字相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数码相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操控面板对拍摄画面进行调整,但是现有的数码相机不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的效果,使用者在拍摄照片过程中容易对操作面板造成触碰,导致拍摄照片的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数码相机不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的效果,使用者在拍摄照片过程中容易对操作面板造成触碰,导致拍摄照片的效果变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包括相机本体,所述相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位于相机本体正面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相机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板顶部的轴杆,所述轴杆的表面套设有卡板,所述卡板远离轴杆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并与固定槽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背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相机本体的左侧设置有树脂板,所述树脂板的右侧延伸至收纳槽的内部并与收纳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树脂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收纳槽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树脂板背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远离树脂板的一侧与相机本体的正面接触,所述密封胶条为可塑耐磨材质。优选的,所述轴杆的表面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后侧与相机本体的正面接触,所述扭簧远离相机本体的一侧延伸至卡板的正面并与卡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树脂板为透明材质,所述防护板的材质为硬质橡胶,所述树脂板的厚度介于三毫米至五毫米之间。(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通过灵活改变防护板的位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避免使用者在拍照过程中与操作面板发生接触,防止拍摄画面因操作改动出现质量下降,通过卡板对防护板进行固定,能够便于使用者单手将防护板开启,提高了防护板的操作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数码相机不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的效果,使用者在拍摄照片过程中容易对操作面板造成触碰,导致拍摄照片的效果变差的问题,该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等优点。2、该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通过设置收纳槽与树脂板,能够使防护板具备对屏幕进行防护的效果,避免屏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划痕,而且通过将树脂板设置为透明材质,可以便于使用者对屏幕进行观察,通过设置滑槽与滑块,能够对树脂板起到限位的效果,避免树脂板在移动过程中倾斜,通过设置密封胶条,能够对相机本体屏幕释放出的静电与外部的灰尘进行阻挡,可以提高树脂板的密封性,减少树脂板与相机本体之间的缝隙,防止灰尘通过缝隙进入树脂板的后侧,通过设置扭簧,能够提高卡板的固定效果,防止卡板在相机本体移动过程中从固定槽的内部脱离,同时扭簧能够在卡板开启后对卡板释放变形力,可以减少使用者需要在卡板开启后将卡板复位的操作步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左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相机本体、2连接块、3防护板、4固定槽、5轴杆、6卡板、7收纳槽、8树脂板、9滑槽、10滑块、11密封胶条、12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包括相机本体1,相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位于相机本体1正面的防护板3,防护板3的背面开设有收纳槽7,相机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树脂板8,树脂板8的右侧延伸至收纳槽7的内部并与收纳槽7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收纳槽7与树脂板8,能够使防护板3具备对屏幕进行防护的效果,避免屏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划痕,而且通过将树脂板8设置为透明材质,可以便于使用者对屏幕进行观察,树脂板8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9,收纳槽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滑槽9与滑块10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槽9与滑块10,能够对树脂板8起到限位的效果,避免树脂板8在移动过程中倾斜,树脂板8背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11,密封胶条11远离树脂板8的一侧与相机本体1的正面接触,密封胶条11为可塑耐磨材质,通过设置密封胶条11,能够对相机本体1屏幕释放出的静电与外部的灰尘进行阻挡,可以提高树脂板8的密封性,减少树脂板8与相机本体1之间的缝隙,防止灰尘通过缝隙进入树脂板8的后侧,防护板3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4,相机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板3顶部的轴杆5,轴杆5的表面套设有卡板6,卡板6远离轴杆5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4的内部并与固定槽4活动连接,轴杆5的表面套设有扭簧12,扭簧12的后侧与相机本体1的正面接触,扭簧12远离相机本体1的一侧延伸至卡板6的正面并与卡板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扭簧12,能够提高卡板6的固定效果,防止卡板6在相机本体1移动过程中从固定槽4的内部脱离,同时扭簧12能够在卡板6开启后对卡板6释放变形力,可以减少使用者需要在卡板6开启后将卡板6复位的操作步骤,树脂板8为透明材质,防护板3的材质为硬质橡胶,树脂板8的厚度介于三毫米至五毫米之间。在使用时,通过防护板3与树脂板8对相机本体1的操作面板与屏幕进行防护,当需要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时,使用者推动树脂板8使树脂板8移动至收纳槽7的内部,然后向上拨动卡板6,卡板6以轴杆5为轴心旋转并挤压扭簧12,当卡板6顺时针旋转并脱离固定槽4内部时,使用者以连接块2为轴心旋转防护板3,使防护板3移动至相机本体1的底部,然后使用者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在拍照之前,再次通过卡板6对防护板3进行固定,从而达到避免拍照过程中使用者与操作面板触碰的效果。综上所述,该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通过灵活改变防护板3的位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避免使用者在拍照过程中与操作面板发生接触,防止拍摄画面因操作改动出现质量下降,通过卡板6对防护板3进行固定,能够便于使用者单手将防护板3开启,提高了防护板3的操作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数码相机不具备对操作面板进行防护的效果,使用者在拍摄照片过程中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包括相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位于相机本体(1)正面的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4),所述相机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板(3)顶部的轴杆(5),所述轴杆(5)的表面套设有卡板(6),所述卡板(6)远离轴杆(5)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4)的内部并与固定槽(4)活动连接;所述防护板(3)的背面开设有收纳槽(7),所述相机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树脂板(8),所述树脂板(8)的右侧延伸至收纳槽(7)的内部并与收纳槽(7)滑动连接;所述树脂板(8)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收纳槽(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槽(9)与滑块(10)滑动连接;所述树脂板(8)背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11),所述密封胶条(11)远离树脂板(8)的一侧与相机本体(1)的正面接触,所述密封胶条(11)为可塑耐磨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相机用防护机构,包括相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位于相机本体(1)正面的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4),所述相机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板(3)顶部的轴杆(5),所述轴杆(5)的表面套设有卡板(6),所述卡板(6)远离轴杆(5)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4)的内部并与固定槽(4)活动连接;所述防护板(3)的背面开设有收纳槽(7),所述相机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树脂板(8),所述树脂板(8)的右侧延伸至收纳槽(7)的内部并与收纳槽(7)滑动连接;所述树脂板(8)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收纳槽(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航
申请(专利权)人:吴智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