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5215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包括HV输入端、DC‑DC电路、整流滤波电路、DC输出电路、采样电路以及PWM控制电路,HV输入端、DC‑DC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且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DC输出电路以及采样电路连接,采样电路与PWM控制电路连接,PWM控制电路连接与DC‑DC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离型小信号控制大功率回路PWM的脉宽调制电路,其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且控制灵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芯片MCU、电压跟随器、RC积分电路外围控制硬件少,成本低廉,电路实现更加简单,适合批量生产以及广泛应用。

Circuit structure of a wide range voltage regulation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时代进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合现代市场化竞争力的存在。据外媒称,未来十年,在全球的工厂中,价格更低、性能更佳的机器人将加速替代人工。未来十年,通过提高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以提高制成品的性价比,是提升支柱产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比重大,发展空间巨大,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宽范围调节电源的出现为机器人产业配套提供了很多的应用范围。功能更加多样化,产品附加值不断的提升。其在仪器等设备领域产品也是不可或缺的产品,性价比远远超过传统电源产品。传统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多为固定电压方式,单一模式使得产品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大扩展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实用性,使得输出电压调控更加便捷,具有安全稳定可靠的特点。对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应用大幅提升了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其高效率,还大幅降低很多传统行业的能耗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设备等仪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包括HV输入端、DC-DC电路、整流滤波电路、DC输出电路、采样电路以及PWM控制电路,所述HV输入端、所述DC-DC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且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DC输出电路以及所述采样电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连接与所述DC-DC电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DC-DC电路包括芯片U1、DC-DC变换器T1、MOS管Q1以及光耦PC1B,所述芯片U1的引脚6经过电阻R13分别与电阻R11一端、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分别与DC-DC变换器T1的引脚11、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T1的引脚10分别与电容C2一端、电阻R6一端、电阻R5一端、电阻R4一端以及HV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2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1另一端、电阻R12一端、电阻R10一端、电阻R9一端、电阻R8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引脚4、电容C5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0另一端、所述电阻R9一端、所述电阻R8一端、所述电阻R7一端、电容C4一端、所述光耦PC1B一端、电阻R14一端、所述芯片U1的引脚1以及接地端P-GND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光耦PC1B另一端、所述芯片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引脚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5与接线端VCC连接。进一步的,所述DC-DC变换器T1的引脚5分别与整流器D5的阳极、电容C9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5一端、电阻R26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D5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5另一端、电阻R26另一端、电解电容C10一端、电解电容C11一端、接线端Vout以及电感L3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另一端分别与接线端VO+取样、电解电容C12一端、电阻R30一端、电阻R27一端以及MOS管Q3的漏极、MOS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4的源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3的源极与接线端VO+连接,所述MOS管Q4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27另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2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57一端、电阻R29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分别与接地端GND、所述电阻R29另一端、电阻R31一端、电阻R45一端、以及所述电解电容C1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另一端分别与接线端OVP取样连接,所述电阻R57另一端与接线端ON/OFF连接,所述电阻R45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11另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10另一端以及所述DC-DC变换器T1的引脚4连接。进一步的,所述PWM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U3B、跟随器U3C、跟随器U3D、电阻R33以及光耦PC1A,所述接线端Vout经过电容C24分别与所述电阻R33一端以及所述光耦PC1A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3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U3B的输出端引脚7以及电阻R3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4另一端经过电容C22后分别与所述比较器U3B的反相输入端引脚6、电阻R39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3B的同相输入端引脚5分别与可调电阻VR1一端、电阻R35一端、电阻R32一端、电容C23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VR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5另一端以及电阻R3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8一端、电阻R3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1一端、电容C20一端、电容C19一端以及接地端S-GND连接,所述电阻R32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3另一端、接线端VO+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39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1另一端以及电阻R4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0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跟随器U3C的输出端引脚8以及反相输入端引脚9连接,所述跟随器U3C的同相输入端引脚10分别与电阻R41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20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1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跟随器U3D的输出端引脚14以及反相输入端引脚13连接,所述跟随器U3D的同相输入端引脚12分别与所述电容C19另一端以及电阻R4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2另一端与接线端PWM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隔离型小信号控制大功率回路PWM的脉宽调制电路,其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且控制灵活,本技术的芯片MCU、电压跟随器、RC积分电路外围控制硬件少,成本低廉,电路实现更加简单,适合批量生产以及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DC-DC电路某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DC-DC电路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PWM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包括HV输入端、DC-DC电路、整流滤波电路、DC输出电路、采样电路以及PWM控制电路,HV输入端、DC-DC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且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DC输出电路以及采样电路连接,采样电路与PWM控制电路连接,PWM控制电路连接与DC-DC电路连接。DC-DC电路包括芯片U1、DC-DC变换器T1、MOS管Q1以及光耦PC1B,芯片U1的引脚6经过电阻R13分别与电阻R11一端、MOS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HV输入端、DC-DC电路、整流滤波电路、DC输出电路、采样电路以及PWM控制电路,所述HV输入端、所述DC-DC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且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DC输出电路以及所述采样电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连接与所述DC-DC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HV输入端、DC-DC电路、整流滤波电路、DC输出电路、采样电路以及PWM控制电路,所述HV输入端、所述DC-DC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且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DC输出电路以及所述采样电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连接与所述DC-DC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路包括芯片U1、DC-DC变换器T1、MOS管Q1以及光耦PC1B,所述芯片U1的引脚6经过电阻R13分别与电阻R11一端、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分别与DC-DC变换器T1的引脚11、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
所述DC-DC变换器T1的引脚10分别与电容C2一端、电阻R6一端、电阻R5一端、电阻R4一端以及HV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2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
所述MOS管Q1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1另一端、电阻R12一端、电阻R10一端、电阻R9一端、电阻R8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引脚4、电容C5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0另一端、所述电阻R9一端、所述电阻R8一端、所述电阻R7一端、电容C4一端、所述光耦PC1B一端、电阻R14一端、所述芯片U1的引脚1以及接地端P-GND连接,
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光耦PC1B另一端、所述芯片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引脚3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5与接线端VC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范围电压调节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T1的引脚5分别与整流器D5的阳极、电容C9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5一端、电阻R26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D5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5另一端、电阻R26另一端、电解电容C10一端、电解电容C11一端、接线端Vout以及电感L3一端连接,
所述电感L3另一端分别与接线端VO+取样、电解电容C12一端、电阻R30一端、电阻R27一端以及MOS管Q3的漏极、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荣温宁宁沈长松赵德利谭显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电熊猫展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