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吸式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磁吸式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连接器,一般是指电器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并起传输电流或信号作用的电子器件。而磁吸式连接器,是在连接器的两接头上分别安装磁性元件,并利用磁吸原理使两个磁性元件相互靠近即可自动对准并贴合,进而连接两个电子设备,或者一个电子设备的两个部分,实现信号或电力的传输。相关技术中,磁吸式连接器的两个接头上对应连接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用于传输信号或者电力的电极以及用于磁吸连接的磁性元件,两接头通过磁性元件的之间的磁吸力固定连接。利用大于磁吸力的力量即可分离两接头,从而达到快速组装及方便拆卸的效果。在如手机、随身听、耳机等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的情况下,连接器也跟随追求轻薄短小,而相关技术中的磁吸式连接器由于需要在两个接头的接触面上同时设置电极和磁性端子,需要足够大的面积来进行排列布置,相应的,连接器的径向尺寸较大,不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电子设备,能够保证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吸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n所述第一接头(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磁性元件(12)和第一电极(13),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外筒(111)、内筒(112),所述外筒(111)套接在所述内筒(112)外,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2)位于所述内筒(112)中,所述内筒(112)的筒壁上具有第一通孔(1121),所述第一电极(13)位于所述内筒(112)和所述外筒(111)之间且由所述第一通孔(1121)伸入所述内筒(112)中;/n所述第二接头(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磁性元件(22)和第二电极(23),所述第二壳体(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
所述第一接头(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磁性元件(12)和第一电极(13),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外筒(111)、内筒(112),所述外筒(111)套接在所述内筒(112)外,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2)位于所述内筒(112)中,所述内筒(112)的筒壁上具有第一通孔(1121),所述第一电极(13)位于所述内筒(112)和所述外筒(111)之间且由所述第一通孔(1121)伸入所述内筒(112)中;
所述第二接头(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磁性元件(22)和第二电极(23),所述第二壳体(21)的一侧具有筒状的连接部(211),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2)位于所述连接部(21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1)的一端,所述连接部(211)的筒壁上具有第二通孔(2111),所述第二电极(23)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211)的内壁上且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通孔(2111)相对;
所述连接部(211)被配置为能够插入所述内筒中,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2)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2)相互吸合,且所述第一电极(13)与所述第二电极(2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3)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弹片(131),所述多个第一金属弹片(131)沿所述内筒(112)的周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第一金属弹片(131)的中部弯折形成限位部(1311),所述限位部(1311)从所述第一通孔(1121)伸出;
所述第二电极(23)包括多个第二金属弹片(231),所述多个第二金属弹片(231)沿所述连接部(211)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多个第二金属弹片(231)与所述多个第一金属弹片(131)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131)沿所述第一壳体(11)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金属弹片(13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云,蔡昌球,邓声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