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6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包括若干个静插件单元,静插件单元包括壳体以及静导电片;壳体上开设有与动插件适配插孔、位于插孔两侧的安置腔以及接线端,安置腔与插孔连通,静导电片设于壳体内且静导电片部分伸入至插孔内;其中,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为导电材质,接线端上设有固定槽,连接片通过固定槽固定在接线端上;连接片上设有固定孔Ⅰ,静导电片上设有固定孔Ⅱ,螺栓穿过固定孔Ⅰ与固定孔Ⅱ将连接片与静导电片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片加工方便等特点。

A kind of static plug-in of terminal block for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万能式断路器(又称框架式智能断路器)经常会连接插入式的接线端子,利用接线端子的动插件与静插件触碰和分离实现线路的导通与断开。现有的接线端子主要包括动插件以及静插件,动插件由若干个动插件单元拼接形成,而静插件由若干个静插件单元拼接形成。现有的静插件单元包括静插件壳体,壳体的上侧开设有插孔以及安置空腔,插孔用于动插件的插头伸入,插头插入至静插件中,使得与安置空腔内的静导电片电气连接。然而现有的静导电片与接线端的连接方式,通常通过一段焊接一固定片,通过固定片与接线端固定,从而实现电气连接。采用此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焊接不方便,增加工序;二、焊接需要精准焊接,如工作人员焊接水平不够,会导致固定片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到固定片安装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包括若干个静插件单元,静插件单元包括壳体以及静导电片;壳体上开设有与动插件适配插孔、位于插孔两侧的安置腔以及接线端,安置腔与插孔连通,静导电片设于壳体内且静导电片部分伸入至插孔内;其中,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为导电材质,接线端上设有固定槽,连接片通过固定槽固定在接线端上;连接片上设有固定孔Ⅰ,静导电片上设有固定孔Ⅱ,螺栓穿过固定孔Ⅰ与固定孔Ⅱ将连接片与静导电片连接固定。通过螺栓固定,将静导电片与连接片进行连接固定,不需要通过焊接,连接片加工更加方便,只需要通过固定槽进行固定,即可实现与静导电片连接固定。其中,接线端包括垫片,螺栓穿过垫片与连接片呈螺纹连接,通过螺栓使外接导线夹持在垫片与连接片之间。通过垫片的设置,使得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其中,接线腔内设有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的定位台,固定槽位于定位台旁的侧壁上,连接片包括主体部、弯曲部以及卡接部,主体部与卡接部通过弯曲部相连形成“z”字形结构,主体部设于定位台上,卡接部伸入固定槽中。定位台与固定槽的设置,使得连接片固定更加稳定,通过Z字型结构的设置,防止连接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影响实际使用,由于固定槽的作用,连接片无法直接垂直拆除。其中,接线端上设有缺口,缺口与主体部相抵。采用缺口与主体相抵的设置,使得连接片固定更加稳定。其中,主体部位于静导电片上方。主体部与静导电片的关系设置,使得连接固定更加稳定。其中,静导电片包括输入端、连接部以及输出端,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接线端与输出端呈电气连接;输入端为弹性片状结构,输入端包括定位部、凸起部以及连接定位部和凸起部的折弯部;安置腔上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位于插孔与安置腔连通位置的下方,定位凸台的侧壁与安置腔背离插孔的侧壁之间形成限位槽,定位部与限位槽相卡;折弯部朝向安置腔靠近插孔的侧壁方向弯曲,凸起部的部分由连通位置处伸入至插孔中;固定孔Ⅱ位于输出端上。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当插头插入插孔中时动导电片挤压凸起时,由于静导电片是弹性片状结构因此会受力变形,当插头拔出后,静导电片在自身回复力作用下复位。由于折弯部是朝向安置腔靠近插孔的侧壁方向弯曲,因此会与定位凸台之间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以防止静导电片向下偏移。此种结构,节省了复位弹簧的结构,无疑增加了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静导电片完成相应的动作,有效的防止了静导电片卡死的情况发生。静导电片包括输入端、连接部以及输出端,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通过导线进行焊接直接安装即可,十分方便。其中,安置腔的底壁上设有卡接凸起,输入端上设有卡口,卡口与卡接凸起配合以限制静导电片发生沿插孔开设方向的滑动。卡接凸起和卡口的设置,提高了静导电片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防止静导电片发生沿插孔开设方向的滑动。其中,卡接凸起设于限位槽槽底上。采用此种结构使得卡接凸起处于限位槽槽底上,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精简。其中,安置腔内设有加强部,折弯部与加强部相抵。加强部的设置,使得折弯部与壳体的侧壁之间的强度加强,由于壳体的侧壁较薄,导电片在使用过程中发热会导致侧壁发生形变,通过加强部的设置,使得侧壁的强度增加,防止发生故障。其中,输入端、输出端以及连接部为一体成型设置。采用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加工、安装更为方便,同时整体的导电效率提高,防止发生损耗。其中,壳体上开设有接线腔以及走线腔,安置腔与接线腔通过走线腔连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到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相邻两个静插件单元壳体之间的拼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包括若干个静插件单元,每个静插件单元均包括壳体1以及两个静导电片2。以其中一个静插件单元为例,如图1所示,壳体1上开设有插孔12以及安置腔11,安置腔11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设在插孔12的两侧,每个安置腔11内设有一个静导电片2。以位于左侧的安置腔11为例,安置腔11与插孔12连通,安置腔11内设有定位凸台13,定位凸台13处于安置腔11与插孔12连通位置处的下方,定位凸台13的左侧壁与安置腔11的左侧壁(安置腔11的左侧壁是指背离插孔12的侧壁)之间形成限位槽14。为了加强安置腔11侧壁的强度,故在安装腔11上设加强部111,加强部111具体与折弯部223相抵,进一步为了使得加强部111的材料更省,此处加强部111采用中空设置,且加强部111与折弯部223相抵的这个面为弧面。静导电片2包括输入端21、连接部22以及输出端23,输入端21与输出端23通过连接部22连接,接线端与输出端23呈电气连接;此处静导电片2为一体成型设置,其具体为导电材质,输出端23上设有固定孔Ⅱ231,固定孔Ⅱ231具体为螺纹孔。输入端21弹性片状结构,输入端21包括定位部221、凸起部222以及连接定位部221和凸起部222的折弯部223。定位部221与限位槽14相卡,折弯部223朝向该安置腔11的右侧壁(安置腔11是指其靠近插孔12的侧壁)方向弯曲,凸起部222的部分由连通位置处部分伸入至插孔12中;凸起部222为弧形。限位槽14的槽底上设有卡接凸起15,静导电片2朝向定位槽8槽底的一面上开设有卡口16,卡口16与卡接凸起15呈卡接配合,以便于静导电片2的安装以及防止静导电片2发生沿插孔12开设方向的滑动。而右侧的安置腔11的结构以及位于其中的静导电片2的结构正好与左侧的为镜像关系,故此处不再赘述右侧的安置腔11结构以及位于其中的静导电片2结构。壳体1上开设有接线腔17以及走线腔18,安置腔11与接线腔17通过走线腔18连通。接线腔17为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包括若干个静插件单元,静插件单元包括壳体以及静导电片;壳体上开设有与动插件适配插孔、位于插孔两侧的安置腔以及接线端,安置腔与插孔连通,静导电片设于壳体内且静导电片部分伸入至插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为导电材质,接线端上设有固定槽,连接片通过固定槽固定在接线端上;静导电片包括输入端、连接部以及输出端,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输出端上设有固定孔Ⅱ,连接片上设有固定孔Ⅰ,螺栓穿过固定孔Ⅰ与固定孔Ⅱ将连接片与静导电片形成电气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包括若干个静插件单元,静插件单元包括壳体以及静导电片;壳体上开设有与动插件适配插孔、位于插孔两侧的安置腔以及接线端,安置腔与插孔连通,静导电片设于壳体内且静导电片部分伸入至插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为导电材质,接线端上设有固定槽,连接片通过固定槽固定在接线端上;静导电片包括输入端、连接部以及输出端,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输出端上设有固定孔Ⅱ,连接片上设有固定孔Ⅰ,螺栓穿过固定孔Ⅰ与固定孔Ⅱ将连接片与静导电片形成电气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特征在于:接线腔内设有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的定位台,固定槽位于定位台旁的侧壁上,连接片包括主体部、弯曲部以及卡接部,主体部与卡接部通过弯曲部相连形成“z”字形结构,主体部设于定位台上,卡接部伸入固定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特征在于:接线端包括垫片,螺栓穿过垫片与连接片呈螺纹连接,通过螺栓使外接导线夹持在垫片与连接片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特征在于:接线端上设有缺口,缺口与主体部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冠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