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3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工程电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包括外绝缘层、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内绝缘层、屏蔽层和缆芯,所述外绝缘层位于电缆本体最外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位于外绝缘层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缆本体、外绝缘层、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内绝缘层、屏蔽层、缆芯、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塑料防护层和半导体防护层的设置,使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具备防雷性能高的优点,降低了电缆在遭受雷击后出现损坏的几率,提升了基站在雷雨天气运行安全系数,并减少工作人员因电缆遭受雷击而进行维修的次数,同时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基站用电缆防雷性能较低的问题。

A lightning protection cable for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
本技术涉及通信工程电缆
,具体为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
技术介绍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基站是通信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对通信基站进行建设时,需要用到电缆,而基站的位置一般较高,电缆易受到电击,现有的电缆防雷性能较低,在被雷击中后,易出现损坏,对基站的运行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具备防雷性能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基站用电缆防雷性能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包括外绝缘层、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内绝缘层、屏蔽层和缆芯,所述外绝缘层位于电缆本体最外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位于外绝缘层的内部,所述第二防护层位于第一防护层的内部,所述内绝缘层位于第二防护层的内部,所述屏蔽层位于内绝缘层的内部,所述缆芯位于屏蔽层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内部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包括塑料防护层和半导体防护层。优选的,所述外绝缘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所述内绝缘层的材料为弹性体材料。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的材料为铜铝金属网,所述缆芯位于电缆本体内部中心处。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铅皮,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铝皮,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均与地线连接。优选的,所述塑料防护层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半导体防护层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第二金属层的外部,所述塑料防护层位于半导体防护层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电缆本体、外绝缘层、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内绝缘层、屏蔽层、缆芯、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塑料防护层和半导体防护层的设置,使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具备防雷性能高的优点,降低了电缆在遭受雷击后出现损坏的几率,提升了基站在雷雨天气运行安全系数,并减少工作人员因电缆遭受雷击而进行维修的次数,同时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基站用电缆防雷性能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缆本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缆本体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防护层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防护层剖视示意图。图中:1、电缆本体;11、外绝缘层;12、第一防护层;121、第一金属层;122、第二金属层;13、第二防护层;131、塑料防护层;132、半导体防护层;14、内绝缘层;15、屏蔽层;16、缆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的内部包括外绝缘层11、第一防护层12、第二防护层13、内绝缘层14、屏蔽层15和缆芯16,外绝缘层11位于电缆本体1最外层,第一防护层12位于外绝缘层11的内部,第二防护层13位于第一防护层12的内部,内绝缘层14位于第二防护层13的内部,屏蔽层15位于内绝缘层14的内部,缆芯16位于屏蔽层15的内部,第一防护层12的内部包括第一金属层121和第二金属层122,第二防护层13的内部包括塑料防护层131和半导体防护层132,通过电缆本体1、外绝缘层11、第一防护层12、第二防护层13、内绝缘层14、屏蔽层15、缆芯16、第一金属层121、第二金属层122、塑料防护层131和半导体防护层132的设置,使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具备防雷性能高的优点,降低了电缆在遭受雷击后出现损坏的几率,提升了基站在雷雨天气运行安全系数,并减少工作人员因电缆遭受雷击而进行维修的次数,同时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基站用电缆防雷性能较低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外绝缘层11的材料为聚氯乙烯,内绝缘层14的材料为弹性体材料,通过采用外绝缘层11,可以对电缆本体1进行初步绝缘保护,通过内绝缘层14的使用,可以对缆芯16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屏蔽层15的材料为铜铝金属网,缆芯16位于电缆本体1内部中心处,通过屏蔽层15的使用,可以便于缆芯16进行信息传输。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121的材料为铅皮,第二金属层122的材料为铝皮,第一金属层121和第二金属层122均与地线连接,通过采用第一金属层121和第二金属层122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电缆本体1进行保护,对雷击产生的电流进行引导,并通过铝皮和铅皮之间的电阻差,从而对电流产生一定的隔离作用。本实施例中,塑料防护层131的材料为硬质塑料,半导体防护层132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可以对缆芯16做进一步的保护,防止雷击穿第一防护层12从而对缆芯16造成破坏。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121位于第二金属层122的外部,塑料防护层131位于半导体防护层132的外部,使第一防护层12和第二防护层13可以得到合理的运用。使用时,通过采用外绝缘层11,可以对电缆本体1进行初步绝缘保护,通过内绝缘层14的使用,可以对缆芯16进行保护,通过屏蔽层15的使用,可以便于缆芯16进行信息传输,通过采用第一金属层121和第二金属层122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电缆本体1进行保护,对雷击产生的电流进行引导,并通过铝皮和铅皮之间的电阻差,从而对电流产生一定的隔离作用,可以缆芯16做进一步的保护,防止雷击穿第一防护层12从而对缆芯16造成破坏,使第一防护层12和第二防护层13可以得到合理的运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包括外绝缘层(11)、第一防护层(12)、第二防护层(13)、内绝缘层(14)、屏蔽层(15)和缆芯(16),所述外绝缘层(11)位于电缆本体(1)最外层,所述第一防护层(12)位于外绝缘层(11)的内部,所述第二防护层(13)位于第一防护层(12)的内部,所述内绝缘层(14)位于第二防护层(13)的内部,所述屏蔽层(15)位于内绝缘层(14)的内部,所述缆芯(16)位于屏蔽层(15)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层(12)的内部包括第一金属层(121)和第二金属层(122),所述第二防护层(13)的内部包括塑料防护层(131)和半导体防护层(1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包括外绝缘层(11)、第一防护层(12)、第二防护层(13)、内绝缘层(14)、屏蔽层(15)和缆芯(16),所述外绝缘层(11)位于电缆本体(1)最外层,所述第一防护层(12)位于外绝缘层(11)的内部,所述第二防护层(13)位于第一防护层(12)的内部,所述内绝缘层(14)位于第二防护层(13)的内部,所述屏蔽层(15)位于内绝缘层(14)的内部,所述缆芯(16)位于屏蔽层(15)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层(12)的内部包括第一金属层(121)和第二金属层(122),所述第二防护层(13)的内部包括塑料防护层(131)和半导体防护层(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用防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层(11)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所述内绝缘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融汇城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