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91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与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显示屏的下端,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表面设置有浮力球杆,所述浮力球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塞,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哑光油管,所述哑光油管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设有收集槽、冷水管、二号导热筒与保温套,能够方便收集试温时的水性哑油,并能使水性哑油快速冷却,还可以在不运输水性哑油时对水性哑油进行保温,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nti wear and water-based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for dumb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性哑油调温领域,特别涉及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哑油是用于印在纸张或者纺织品上的涂料,能够使其表面反光减弱,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性哑油调温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使用前需要对水性哑油进行试温,试温的哑油不方便收集,容易造成浪费,其次,不能够使哑油快速降温,还有,在印刷时需要停顿,停顿时不能保证水性哑油的温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具备能够方便收集试温时的水性哑油,使水性哑油快速冷却,在不运输水性哑油时对水性哑油进行保温,保证水性哑油的温度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与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显示屏的下端,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表面设置有浮力球杆,所述浮力球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塞,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哑光油管,所述哑光油管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哑光油管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哑光油管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号导热筒,所述一号导热筒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导热筒,所述二号导热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冷水管。其控制阀能够控制水性哑油的流通,关闭时水性哑油流进收集槽中,方便对水性哑油进行控制。其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水性哑油的温度,然后将检测的结果输送到处理器,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将信号传输给显示屏,并通过显示屏将温度值显示出来,方便直观了解哑油的温度。优选的,所述保温套的上端外表面与哑光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出管,所述保温套的下端外表面与哑光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管,所述浮力球杆与收集槽之间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浮力球杆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活动轴与收集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一号导热筒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导热片与二号导热筒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热筒与二号导热筒的数量均为温度传感器组。优选的,所述保温套的内表面与加热模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外表面贯穿哑光油管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线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显示屏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通过设置的收集槽,水性哑油加热需要一定时间,在温度稳定之前,需要对水性哑油进行试温,在试温时,关闭控制阀,使哑光油管中输出的水性哑油进入到收集槽中,温度传感器对输出的水性哑油进行温度检测,并将其温度通过显示屏显示,输出的水性哑油进入到收集槽中被收集,当收集槽收集满了时,浮力球杆由于浮力向上运动,并带动橡胶塞将排气孔堵住,收集槽能够使水性哑油停留进行冷却,方便调温,在试温完毕后,再将收集槽中的水性哑油输出到哑光油管中进行加热,能够在试温时减少浪费。2、该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通过设置的冷水管与二号导热筒,在调温过程时,有时需要对水性哑油进行降温,向冷水管中通入冷水,一号导热筒吸收水性哑油的热量并通过导热片传递到二号导热筒,然后将热量传递到冷水并通过冷水带走,从而能够使水性哑油快速降温。3、该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通过设置的保温套,当使用水性哑油印刷时,水性哑油的输出间隔,此时如果继续加热,则会使哑油的温度过高,此时关闭加热模块的加热,保温套能够对哑光油管中的水性哑油进行保温,再次印刷时也能保证水性哑油的温度变化很小,整个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中收集槽5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中导热片13与二号导热筒14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中保温套15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哑光油管;3、温度传感器;4、浮力球杆;5、收集槽;6、控制阀;7、显示屏;8、控制按钮;9、冷水管;10、橡胶塞;11、一号导热筒;12、加热模块;13、导热片;14、二号导热筒;15、保温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7与控制按钮8,控制按钮8位于显示屏7的下端,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5,收集槽5的内表面设置有浮力球杆4,浮力球杆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塞10,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套15,保温套15的内表面设置有加热模块12,加热模块12的内表面设置有哑光油管2,哑光油管2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哑光油管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6,哑光油管2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号导热筒11,一号导热筒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热片13,导热片1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导热筒14,二号导热筒14的外表面设置有冷水管9。进一步的,保温套15的上端外表面与哑光油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出管,保温套15的下端外表面与哑光油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管,浮力球杆4与收集槽5之间设置有活动轴,浮力球杆4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活动轴与收集槽5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利于收集槽5中储存哑油。进一步的,一号导热筒1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导热片13与二号导热筒1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导热筒11与二号导热筒14的数量均为温度传感器3组,有利于热量传递。进一步的,保温套15的内表面与加热模块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对哑油进行保温。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3的一侧外表面贯穿哑光油管2的一侧外表面,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线性连接,有利于检测哑油输出时的温度。进一步的,显示屏7与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显示屏7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显示屏7的固定。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装置连接水性哑油输出的管道,冷水管9连接水管,通过哑光油管2向装置输入水性哑油,通过控制按钮8控制温度,加热模块12加热并将温度传递给装置中的水性哑油,水性哑油加热需要一定时间,在温度稳定之前,需要对水性哑油进行试温,在试温时,关闭控制阀6,使哑光油管2中输出的水性哑油进入到收集槽5中,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7)与控制按钮(8),所述控制按钮(8)位于显示屏(7)的下端,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5),所述收集槽(5)的内表面设置有浮力球杆(4),所述浮力球杆(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塞(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套(15),所述保温套(15)的内表面设置有加热模块(12),所述加热模块(12)的内表面设置有哑光油管(2),所述哑光油管(2)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哑光油管(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6),所述哑光油管(2)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号导热筒(11),所述一号导热筒(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热片(13),所述导热片(1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导热筒(14),所述二号导热筒(14)的外表面设置有冷水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7)与控制按钮(8),所述控制按钮(8)位于显示屏(7)的下端,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5),所述收集槽(5)的内表面设置有浮力球杆(4),所述浮力球杆(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塞(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套(15),所述保温套(15)的内表面设置有加热模块(12),所述加热模块(12)的内表面设置有哑光油管(2),所述哑光油管(2)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哑光油管(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6),所述哑光油管(2)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号导热筒(11),所述一号导热筒(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热片(13),所述导热片(1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导热筒(14),所述二号导热筒(14)的外表面设置有冷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水性哑油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15)的上端外表面与哑光油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出管,所述保温套(15)的下端外表面与哑光油管(2)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润沃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