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雷达安装结构,包括雷达主体和雷达上盖和雷达下盖,雷达主体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包括雷达天线,第二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MCU和算法电路,第一电路板远离第二电路板的一端为雷达天线的发射端,第二电路板远离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为连接器接头端且平行于雷达下盖和雷达上盖设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安装支架和防水罩,安装支架和防水罩设置于安装底板的第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雷达安装结构易于将雷达安装于大中型客货车的侧车体上,而且雷达为非中心雷达,且能满足车辆车身的安装安全要求,能够有效解决中大型客货车盲区检测不到的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A rada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雷达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我们时不时会看到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而且这些事故多数与大货车有关,以至于大货车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马路杀手”。而大货车的事故多数又都与“视觉盲区"有关,因为中大型客货车车身一般都比较长(>6m),目前国内的公交大巴较大的12米,货车按照适用范围和功能分类繁多、长短不一,最长的有17米。由于中大型客货车车身长度比较长,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进行拐弯或者变道时,车身侧面存在一个盲区,驾驶员在室内很难看到侧面盲区的来车情况,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针对这种现象,市面上主要有以下几种预防措施:视频盲区监测、超声波盲区监测等。视频盲区监测是通过在车辆左右侧后视镜位置安装摄像头来采集视频数据,实现车辆盲区监控。但是这种监控系统安装方式不仅不美观,而且车辆在雨雪天气或者夜晚行驶时,监控系统会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监控质量下降,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无法清楚的看到盲区景象,那么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超声波盲区监测是通过在车辆尾部左右侧安装超声波传感器,在车辆左右侧后视镜安装显示屏显示盲区景象,这种监控系统安装不能完全覆盖盲区的监测,并且这种安装方式只适用于小型汽车,安装在中大型客货车上,驾驶员在驾驶时仍然存在安全隐患。而在汽车上安装雷达传感器,实现汽车的防撞、自动泊车、行人检测等功能,是我们在汽车辅助智能驾驶系统中逐渐走出来的一条路,这代表着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一种趋势。但由于目前主流的汽车雷达——24GHz雷达,受限于频段管制、射电天文5Km不允许该波段雷达使用以及自身体积大(主要是天线体积大)等原因,以及正在逐步产品化并装备一些高端汽车的分配频段更宽,距离分辨率更高,体积相对较小的,目标探测能力强的77GHz、79GHz汽车雷达,其能够是能够在全天候场景下快速感知0-200米范围内周边环境物体距离、速度、方位角等信息的传感器件,因此在汽车自动驾驶安全领域,汽车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已经成为核心部件之一,其中7GHz、79GHz毫米波雷达是智能汽车上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但是由于其体积对于中大型客货车,特别是大型客货车的侧车体上不允许安装超过32mm的构件,很大程度地限定了7GHz、79GHz汽车雷达在中大型客货车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雷达安装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中大型客货车盲区检测不到的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雷达安装结构,包括雷达主体和用于放置所述雷达主体的雷达上盖和雷达下盖,所述雷达主体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雷达天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MCU和算法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互垂直设置于所述雷达上盖和所述雷达下盖内,所述第一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为雷达天线的发射端,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为连接器接头端且平行于所述雷达下盖和所述雷达上盖设置,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安装支架和防水罩,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防水罩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的第一侧,所述防水罩和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水罩的四角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第二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底板将所述安装支架定位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雷达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罩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螺丝和螺母。当然也可以为卡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埋入式螺丝,所述第二固定部为螺母。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罩的一周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一体式防水密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用于固定所述雷达的螺丝柱,所述雷达通过所述雷达下盖上设置的固定孔套设于所述螺丝柱,通过螺母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为金属材质,所述螺丝柱与所述安装底板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雷达下盖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罩的材质为PC塑料,所述车辆为中大型的货车或客车。进一步地,所述雷达为79Ghz毫米波雷达。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为车辆的侧车体,所述安装结构外露于侧车体的部分的最外侧到所述侧车体的距离小于32mm。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雷达安装结构易于将雷达安装于大中型客货车的侧车体上,而且雷达为非中心雷达,且能满足车辆车身的安装安全要求,能够有效解决中大型客货车盲区检测不到的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雷达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雷达结构的安装图。附图标记:10、雷达,101、雷达上盖,1011、条形孔,1012、第一盖体部,1013、第二盖体部,102、雷达下盖,1021、卡扣,1022、隔热凸台,1023、透气孔,1024、防水膜,1025、一体式密封结构,1026、第一固定臂,1027、第二固定臂,103、雷达主体,1031、第一电路板,1032、第二电路板,1033、雷达天线的发射端,1034、连接器接头端,20、安装底板,30、安装支架,40、防水罩,50、第一固定件,60、第二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雷达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雷达10的安装结构,包括雷达主体103和用于放置所述雷达主体103的雷达上盖101和雷达下盖102,所述雷达主体103包括第一电路板1031和第二电路板1032,所述第一电路板1031包括雷达10天线,所述第二电路板1032包括电源电路、MCU和算法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103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32相互垂直设置于所述雷达上盖101和所述雷达下盖102内,所述第一电路板1031远离所述第二电路板1032的一端为雷达10天线的发射端,所述第二电路板1032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1031的一端为连接器接头端1034且平行于所述雷达下盖102和所述雷达上盖101设置,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20、安装支架30和防水罩40,所述安装支架30和所述防水罩40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20的第一侧,所述防水罩40和所述安装支架30通过第一固定件50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20上,所述第一固定件50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水罩40的四角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20第二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底板20将所述安装支架30定位于所述安装底板20上,所述雷达10通过第二固定件50与所述安装支架30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罩40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50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0均为螺丝和螺母。当然也可以为卡扣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卡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埋入式螺丝,所述第二固定部为螺母。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罩40的一周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一体式防水密封结构。雷达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安装结构安装在车辆上,包括雷达主体和用于放置所述雷达主体的雷达上盖和雷达下盖,所述雷达主体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雷达天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MCU和算法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互垂直设置于所述雷达上盖和所述雷达下盖内,所述第一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为雷达天线的发射端,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为连接器接头端且平行于所述雷达下盖和所述雷达上盖设置,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安装支架和防水罩,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防水罩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的第一侧,所述防水罩和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水罩的四角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第二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底板将所述安装支架定位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雷达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罩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安装结构安装在车辆上,包括雷达主体和用于放置所述雷达主体的雷达上盖和雷达下盖,所述雷达主体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雷达天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MCU和算法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互垂直设置于所述雷达上盖和所述雷达下盖内,所述第一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为雷达天线的发射端,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为连接器接头端且平行于所述雷达下盖和所述雷达上盖设置,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安装支架和防水罩,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防水罩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的第一侧,所述防水罩和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水罩的四角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第二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底板将所述安装支架定位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雷达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罩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螺丝和螺母。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苗侠,郑志强,王秀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豪米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