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标本的半成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80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包括:容器,容器的顶端设有开口;圆柱状的岩心样品;胶层,设置于容器内,且胶层连接容器和岩心样品,使岩心样品完全封装在容器内;其中,胶层的最高点低于容器的顶端开口所在的平面,胶层的最高点高于岩心样品的最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成品,相对于现有技术仅利用起部分岩心样品制备后得到的一个岩心标本而言,是利用了完整的岩心样品,使岩心样品整体嵌入在胶层内,从而通过制备后可以得到两个或这更多的岩心标本,因而增加了制备后取得的岩心标本数量,从而达到了提高岩心样品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岩心标本的制备成品率的目的。

Semi finished core specim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心标本的半成品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
技术介绍
现有地质钻井取心领域中,岩心样品从井底取出后,通常放入容器中进行灌胶处理及固化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岩心标本。由于采出后的岩心样品呈圆柱状,为了方便将制备后的岩心标本从容器中取出,通常将容器做成半圆型,同时灌胶处理后的胶层是在容器内部的,这样胶层也是呈半圆柱状的,制备后得到的岩心标本也是呈半圆柱状的。这样相当于丢弃了一半体积的岩心样品,导致可能在后续的研究或展览等工作中剩余的岩心标本数量不足,无法进行多次的研究或展览等工作。而丢弃的岩心样品造成了对实物地质资料的极大浪费,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而言,较低的利用率导致经制备后获得的岩心标本的数量少,不利于地质资料后期的加工、研究及保存等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的顶端设有开口;岩心样品,所述岩心样品呈圆柱状;胶层,设置于所述容器内,并覆盖于所述岩心样品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容器和所述岩心样品,使所述岩心样品完全封装在所述容器内;其中,所述胶层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容器的顶端开口所在的平面,所述胶层的最高点高于所述岩心样品的最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包括容器、胶层和岩心样品。其中,制作成岩心标本的主体材料是圆柱状的岩心样品,岩心样品可以是松散岩心,所述松散岩心可以是黏土岩心或砂土岩心;在岩心样品的表面上包裹有胶层,该胶层可以是由透明树脂胶固化后所形成的胶层,通过胶层将岩心样品与所述容器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岩心样品、胶层和容器作为一个整体;容器用于容纳完整的岩心样品和覆盖在所述岩心样品表面的胶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容器仅容纳岩心样品的一部分,从而通过制备可以得到一个岩心标本而言,本技术提供的半成品可以容纳完整的圆柱状的岩心样品,从而通过制备后可以得到两个或这更多的岩心标本。更多的岩心标本可以用于长期保管、展览展示和观察研究等更多的用途。通过增加了制备后取得的岩心标本数量,从而达到了提高岩心样品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岩心标本成品率的目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半成品更适用于运输。该半成品由于是一个由岩心样品、胶层和容器构成的统一整体,稳定性更高。同时,容器在外部对所述岩心样品和胶层的组合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岩心样品和胶层被损坏的风险,以保证制备出的岩心标本不影响后续的加工与使用。因而本技术提供的半成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另外,容器可以是透明水晶盒,更利于直观的观察。再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半成品,岩心样品被固定在容器内,在切割时连同设置在岩心样品外容器一起进行切割处理,容器也能对岩心样品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和固定作用,进一步防止岩心样品碎裂,进而可以保证岩心样品切割后的完整性,使得岩心样品的长期保管和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凹腔结构和由所述凹腔结构的开口部竖直向上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岩心样品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凹腔结构内,所述岩心样品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侧壁围设出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容器包括一个可以放置所述岩心样品的凹腔结构,所述凹腔结构具有容纳空间,可以用来容纳所述岩心样品的一部分。将所述半成品进行切割后,所述容器切割成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两部分,同时将岩心样品和胶层的组合结构切割成第一岩心标本和第二岩心标本两个岩心标本,所述第一岩心标本在所述第一子腔体内,所述第二岩心标本在所述第二子腔体内,第一子腔体或是第二子腔体中的一个包括上端开口的凹腔结构。这样,在将岩心标本从第一子腔体或是第二子腔体内取出后,该凹腔结构仍然可以是用来放置另外的岩心样品,可以进行重复利用,再次制备新的岩心标本,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拼装在一起用于容纳完整的岩心样品,进行重复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容器的使用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腔结构包括与所述岩心样品的外形相适配的壳体。通常在现场经过取样得到的岩心样品呈圆柱状,为了适配圆柱状岩心,所用的容器通常为半圆形水晶盒,即水晶盒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因此经制备后得到的岩心标本是具有弧形表面的岩心标本。半圆形的凹腔结构与圆柱状岩心样品更加适配,可以有效控制胶层的厚度,使胶层的厚度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后续观察展示或是实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半圆形容器进行加高,得到U型容器。U型容器由于具有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的凹腔结构的基础上,同时包括了竖直向上形成侧壁围设出矩形的容纳空间,使得所述半成品在制备后在得到一个半圆柱状的岩心标本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个矩形的岩心标本。矩形的岩心标本相较于半圆柱状的岩心标本而言,外表面均是平面,整体稳定性更好,更方便保存保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腔结构上设置有支脚。当所述凹腔结构的底面包括弧形结构时,所述容器竖直放置在平面上时难以保持稳定,通过设置支脚,可以提高所述容器的稳定性。当然,其中支脚也可以是具有支撑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其它支撑结构。另外,在凹腔结构上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未与侧壁相接触,可以避免切割时发生干涉,在切割时不需要对支撑结构进行切割,相应降低切割难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岩心样品的中心线位于所述凹腔结构的开口部所在的平面内。在所述岩心样品为圆柱状时,所述岩心样品的中心线位于所述凹腔结构的开口部所在的平面内。即进行切割处理时,是沿所述岩心样品的中心轴线方向进行纵向切割,这样可以得到两个体积同样大小的半圆柱状岩心样品,这样制备后得到的岩心标本中的岩心样品的体积是相同的。在对其中一个岩心标本进行观察研究时,可能会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这时可以用另一个岩心标本作为参照对象,使得在进行档案保管时,既有数据又有实物参考。可选的,通过对第一岩心标本外表面覆盖的胶层进行加工,使第一岩心标本的外形与第一岩心标本的外形相同,这样相当于可以得到两个半圆柱状的岩心标本,可以提供更相似的实物参照对象。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容器上设置有标识结构,所述标识结构用于标识所述半成品的切割位置。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有标识结构,对切割位置起到示意或导向的作用,这样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切割处理过程。使得在切割处理过程中,沿所述标识结构将半成品分割成需要的形状。同样,标识结构还可以起到预装配的辅助作用,所述容器切割成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两部分后,在进行重复利用时,可以将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拼合在一起,通过标识结构可以更方便找准拼装位置,使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拼装的接口更加吻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凹腔结构与所述侧壁的衔接处;或所述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即切割位置设置在侧壁上。这样切割不会作用在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器,所述容器的顶端设有开口;/n岩心样品,所述岩心样品呈圆柱状;/n胶层,设置于所述容器内,且所述胶层连接所述容器和所述岩心样品,使所述岩心样品完全封装在所述容器内;/n其中,所述胶层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容器的顶端开口所在的平面,所述胶层的最高点高于所述岩心样品的最高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心标本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的顶端设有开口;
岩心样品,所述岩心样品呈圆柱状;
胶层,设置于所述容器内,且所述胶层连接所述容器和所述岩心样品,使所述岩心样品完全封装在所述容器内;
其中,所述胶层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容器的顶端开口所在的平面,所述胶层的最高点高于所述岩心样品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凹腔结构和由所述凹腔结构的开口部竖直向上延伸的侧壁;
其中,所述岩心样品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凹腔结构内,所述岩心样品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侧壁围设出的容纳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腔结构包括与所述岩心样品的外形相适配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腔结构上设置有支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晃高鹏鑫朱有峰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