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66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包括:变频压缩机,所述变频压缩机上部设有四通换向阀,所述变频压缩机上部的两个接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左侧设有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且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的接口相连接,所述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下部设有储液器且储液器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的出口处相连通,所述储液器右侧连接有第一干燥过滤器且第一干燥过滤器下部设有喷气增焓换热器,所述喷气增焓换热器右侧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直流变频热泵,通过采用喷气增焓技术,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频热泵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能效。

An ultra-low temperature air source variable frequency heat pump two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节能技术和环境保护与资源
,更具体为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一次性能源煤、油、气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限制使用,电热耗能等因数,人们对建筑环境、能源消耗的治理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各种超低温热泵供热技术日益在建筑中得到推广使用,在当前节能低碳,减少雾霾天气,创建生态城市、绿色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建筑的大形式下,各类吸收低温位能与低热源热泵配合的低碳环保节能的供热方式,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的科研课题,将要在我国寒冷气候区域替代燃煤锅炉供热改造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现热泵技术的升级。现有技术中热泵空调供暖时,当室外温度为7℃时热泵制热能力为100%,当环境温度降到0℃时热泵空调制热能力下降18%,当室外温度在0℃以下时热泵空调制热功能就不能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该机组提出的直流变频热泵,通过采用喷气增焓技术,使得本技术的变频热泵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能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包括:变频压缩机,所述变频压缩机上部设有四通换向阀,所述变频压缩机上部的两个接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左侧设有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且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的接口相连接,所述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下部设有储液器且储液器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的出口处相连通,所述储液器右侧连接有第一干燥过滤器且第一干燥过滤器下部设有喷气增焓换热器,所述喷气增焓换热器右侧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接口与喷气增焓换热器的主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右侧设有第二干燥过滤器,所述第二干燥过滤器右侧设有翅片式换热器且翅片式换热器上部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气增焓换热器右侧支管处设有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且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下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喷气增焓换热器的主管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液器为双向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左侧连接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且右侧连接第一干燥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出的直流变频热泵,通过采用喷气增焓技术,使得本技术的变频热泵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能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变频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储液器-4、第一干燥过滤器-5,喷气增焓换热器-6、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干燥过滤器-8、翅片式换热器-9、单向阀-10、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包括:变频压缩机1,所述变频压缩机1上部设有四通换向阀2,直流变频压缩机1且带喷气增焓技术,实现以单台压缩机实现两级压缩,增加了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流量,加大了主循环回路的焓差,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变频压缩机1的形式包括转子式、涡旋式,变频压缩机1上部的两个接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接,四通换向阀2左侧设有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且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的接口相连接,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主要用于辅助制备供暖/供冷水,既可以充当蒸发器,制备供冷用的冷水;又可以充当冷凝器,制备供暖用的热水,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的形式包括壳管式、套管,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下部设有储液器4且储液器4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处相连通,储液器4为双向储液器,储液器4右侧连接有第一干燥过滤器5且第一干燥过滤器5下部设有喷气增焓换热器6,喷气增焓换热器6主要用于从液管分支出一路液态制冷剂,经过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11节流降压,在喷气增焓换热器6里蒸发而形成蒸汽,然后进入变频压缩机1的喷气增焓口给变频压缩机1补气,喷气增焓换热器6右侧支管处设有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11且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11下部设有单向阀10,单向阀10与喷气增焓换热器6的主管道相连接,喷气增焓换热器6右侧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一电子膨胀阀7的接口与喷气增焓换热器6的主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7,主要用于将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第一电子膨胀阀7右侧设有第二干燥过滤器8,第二干燥过滤器8右侧设有翅片式换热器9且翅片式换热器9上部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接口相连接,翅片式换热器9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换热,既可以充当蒸发器,为系统补充热量;又可以充当冷凝器,将系统多余的热量排出。本技术制热模式时制冷剂流向:变频压缩机→四通换向阀2进口D→四通换向阀2接口C→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双向储液器4→第一干燥过滤器5→喷气增焓换热器6→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干燥过滤器8→翅片式换热器9→四通换向阀2接口E→四通换向阀2接口S→变频压缩机;制冷模式时制冷剂流向:变频压缩机→四通换向阀2进口D→四通换向阀2接口E→翅片式换热器9→第二干燥过滤器8→第一电子膨胀阀7→喷气增焓换热器6→第一干燥过滤器5→双向储液器4→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四通换向阀2接口C→四通阀2接口S→变频压缩机;制热或制冷时,从喷气增焓换热器6和第一电子膨胀阀7之间旁通出的支路为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0进入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节流降压,再进入喷气增焓换热器6吸收另一侧高压液态制冷剂热量蒸发为气态,最后喷入变频压缩机的喷气增焓进口。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新能源节能技术和环境保护与资源
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压缩机(1),所述变频压缩机(1)上部设有四通换向阀(2),所述变频压缩机(1)上部的两个接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2)左侧设有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且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的接口相连接,所述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下部设有储液器(4)且储液器(4)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处相连通,所述储液器(4)右侧连接有第一干燥过滤器(5)且第一干燥过滤器(5)下部设有喷气增焓换热器(6),所述喷气增焓换热器(6)右侧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的接口与喷气增焓换热器(6)的主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右侧设有第二干燥过滤器(8),所述第二干燥过滤器(8)右侧设有翅片式换热器(9)且翅片式换热器(9)上部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接口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空气源变频热泵两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压缩机(1),所述变频压缩机(1)上部设有四通换向阀(2),所述变频压缩机(1)上部的两个接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2)左侧设有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且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接口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的接口相连接,所述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下部设有储液器(4)且储液器(4)与高效盘管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处相连通,所述储液器(4)右侧连接有第一干燥过滤器(5)且第一干燥过滤器(5)下部设有喷气增焓换热器(6),所述喷气增焓换热器(6)右侧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的接口与喷气增焓换热器(6)的主接口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欢闫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全谷制冷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