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52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长条形的本体、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本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具有连接部和设于连接部外端的夹持部,连接部內端伸入容置空间与本体铰接,前壳或后壳或前壳和后壳之间设有使连接部伸入的穿孔,下支撑臂具有分别与左夹臂和右夹臂连接的连接部和设于连接部下端的承载部,下支撑臂的连接部与左夹臂和右夹臂联动使得承载部受电子设备重力下压时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部相互靠近夹紧电子设备,本体内或者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任意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

Electronic equipment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功能日益强大,汽车内需要使用电子设备的地方越来越多,如导航等等。相应的,车载支架的需求亦越来越多。现有的车载支架存在体积庞大、占用空间、使用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子设备支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子设备支架,包括长条形的本体、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所述本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具有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外端的夹持部,所述连接部內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本体铰接,所述前壳或后壳或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设有使所述连接部伸入的穿孔,所述下支撑臂具有分别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连接的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下端的承载部,所述下支撑臂的连接部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联动使得所述承载部受电子设备重力下压时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部相互靠近夹紧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本体内或者所述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任意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磁性件,所述弹性件或者磁性件具有在自然状态下使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复位的作用力。优选的,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连接部为L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第一转接轴铰接,所述下支撑臂的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转接轴铰接,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连接部设有拨槽,所述下支撑臂的连接部设有伸入所述拨槽内的拨轴,所述下支撑臂转动进而使得所述拨轴带动所述左夹臂、右夹臂运动;或者,所述下支撑臂的连接部设有拨轴,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连接部设有伸入所述拨槽内的拨轴,所述下支撑臂转动进而使得所述拨轴带动所述左夹臂、右夹臂运动。优选的,所述本体内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左夹臂与所述本体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左夹臂与所述本体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右夹臂与所述本体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右夹臂与所述本体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支撑臂与所述本体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下支撑臂与所述本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内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本体与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任意一个之间的拉伸弹簧或者压缩弹簧或者弹性皮筋或者弹片或者弹针。优选的,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第一转接轴铰接,所述下支撑臂的连接部与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之间通过第三转接轴铰接。优选的,所述本体内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左夹臂、右夹臂复位,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与所述下支撑臂之间设有弹性件以便于所述下支撑臂相对所述左夹臂、右夹臂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左夹臂与所述本体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左夹臂与所述本体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右夹臂与所述本体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右夹臂与所述本体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左夹臂和/或右夹臂与所述下支撑臂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下支撑臂与所述左夹臂和/或右夹臂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内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左夹臂、右夹臂复位,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与所述下支撑臂之间设有弹性件以便于所述下支撑臂相对所述左夹臂、右夹臂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本体与左夹臂、右夹臂任意一个之间的拉伸弹簧或者压缩弹簧或者弹性皮筋或者弹片或者弹针,和/或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任意一个与所述下支撑臂之间的拉伸弹簧或者压缩弹簧或者弹性皮筋或者弹片或者弹针。优选的,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传动连接使得所述左夹臂、右夹臂可同步运动。优选的,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端部仅设有用于相互啮合的齿。优选的,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夹持部和所述下支撑臂的承载部紧邻在所述本体外侧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支架的体积。优选的,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左夹臂的夹持端、所述右夹臂的夹持端、所述下支撑臂的承载部的前端向内侧凸起形成阻挡,所述前壳表面设于可浮动的面盖,所述前壳与面盖之间通过弹性件或磁吸件连接。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设于所述前壳与面盖之间弹簧或扭簧。优选的,所述前壳与面盖之一设有贯通或者不贯通的插槽、另一个设有带卡钩的插接件,插接件插在所述插槽中,所述卡钩卡在所述插槽的侧壁或者端面以防止所述前壳与面盖脱离。优选的,所述后壳设有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固定于一基体上的固定座。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为夹持式固定座或者为粘帖式固定座或者为磁吸式固定座或者为吸盘式固定座。优选的,至少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夹持部与电子设备接触的一侧表面设有柔性的防止刮伤电子设备的防护部,和/或,至少所述下支撑臂的承载部与电子设备接触的一侧表面设有柔性的防止刮伤电子设备的防护部。优选的,所述本体的下部设置至少部分容置所述下支撑臂的承载部的凹槽以便于进一步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支架的体积。优选的,所述下支撑臂的连接部为上凹的弯曲件。优选的,所述下支撑臂具有两个,其中一个与所述左夹臂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右夹臂连接。优选的,所述两个下支撑臂之间设置刚性的或者弹性的连接条以使得所述两个下支撑臂的承载部保持在一定距离。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长条形的本体、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所述本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具有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外端的夹持部,所述连接部內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本体铰接,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或者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所述下支撑臂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连接的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下端的承载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或者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使得所述下支撑臂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联动,所述下支撑臂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联动使得所述承载部受电子设备重力下压时所述承载部向下运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部相互靠近夹紧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部铰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承载部铰接,所述本体内或者所述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任意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磁性件,所述弹性件或者磁性件具有在自然状态下使左夹臂、右夹臂和下支撑臂复位的作用力;或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和/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承载部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磁性件,所述弹性件或者磁性件具有在自然状态下使连接部、承载部和连接件复位的作用力。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之间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连接部、承载部和连接件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连接;和/或,所述承载部和连接件之间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连接部、承载部和连接件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部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本体(1)、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所述本体(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和后壳(12)固定连接,所述前壳(11)和后壳(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均具有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外端的夹持部,所述连接部內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本体(1)铰接,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或者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所述下支撑臂(4)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连接的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8)下端的承载部(9),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或者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使得所述下支撑臂(4)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联动,所述下支撑臂(4)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联动使得所述承载部受电子设备重力下压时所述承载部向下运动、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的夹持部相互靠近夹紧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件(10)连接,/n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连接部(8)铰接,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承载部(9)铰接,所述本体(1)内或者所述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任意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磁性件,所述弹性件或者磁性件具有在自然状态下使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复位的作用力;/n或者,所述连接部(8)与所述连接件(10)之间和/或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承载部(9)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磁性件,所述弹性件或者磁性件具有在自然状态下使连接部(8)、承载部(9)和连接件(10)复位的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本体(1)、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所述本体(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和后壳(12)固定连接,所述前壳(11)和后壳(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均具有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外端的夹持部,所述连接部內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本体(1)铰接,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或者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所述下支撑臂(4)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连接的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8)下端的承载部(9),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之间通过齿啮合传动或者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使得所述下支撑臂(4)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联动,所述下支撑臂(4)与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联动使得所述承载部受电子设备重力下压时所述承载部向下运动、所述左夹臂(2)和右夹臂(3)的夹持部相互靠近夹紧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件(10)连接,
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连接部(8)铰接,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承载部(9)铰接,所述本体(1)内或者所述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任意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磁性件,所述弹性件或者磁性件具有在自然状态下使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复位的作用力;
或者,所述连接部(8)与所述连接件(10)之间和/或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承载部(9)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磁性件,所述弹性件或者磁性件具有在自然状态下使连接部(8)、承载部(9)和连接件(10)复位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2)、右夹臂(3)的连接部与所述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转接轴(5)铰接,所述下支撑臂(4)的连接部与所述本体(1)之间通过第二转接轴(6)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左夹臂(2)与所述本体(1)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左夹臂(2)与所述本体(1)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右夹臂(3)与所述本体(1)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右夹臂(3)与所述本体(1)连接,和/或,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支撑臂(4)与所述本体(1)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下支撑臂(4)与所述本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本体(1)与左夹臂(2)、右夹臂(3)和下支撑臂(4)任意一个之间的拉伸弹簧或者压缩弹簧或者弹性皮筋或者弹片或者弹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8)和连接件(10)之间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连接部(8)、承载部(9)和连接件(10)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部(8)和连接件(10)的铰接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脚分别与所述连接部(8)和连接件(10)连接;和/或,所述承载部(9)和连接件(10)之间设有弹性件以便于使连接部(8)、承载部(9)和连接件(10)复位,所述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部(9)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裕
申请(专利权)人:车大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