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4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单元和锁体单元,所述锁体单元设有机械锁体,所述机械锁体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的所述机械锁体上设有旋钮,所述面板单元上集成有可替换的解锁模块,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以所述机械锁体为轴心转动的至少一个遮盖板,所述遮盖板遮住所述的解锁模块,所述解锁模块控制有与所述旋钮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旋钮转动时带动所述机械锁体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大大提高了电子锁面对意外情况损坏时的应急能力,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更为安全方便。

Multifunctional modular intelligent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涉及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电子锁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电子锁区别于传统的机械锁,其是使用非机械钥匙如随机码、二维码、指纹识别等作为用户识别ID而实现锁的开闭,相对于传统的机械锁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级别高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电子锁,如指纹锁、二维码等,具有可模仿性,容易被伪造,安全性能低,极大的限制了电子锁的推广使用;同时,由于电子锁在精密程度上大于机械锁,因此电子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损坏的情况,而裸露在外的指纹解锁模块会受到环境及外来因素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使得裸露在外的指纹解锁模块得到了保护,同时也提供了多种解锁方式,让电子锁不在单一的依靠电子解锁,提高了其应急能力;且机械锁的锁芯独立开锁,而电子锁的通过旋钮卡接于锁芯的衔接块,可以在旋钮转动时带动锁芯转动从而完成开锁。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单元和锁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单元设有机械锁体,所述机械锁体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的所述机械锁体上设有旋钮,所述面板单元上集成有可替换的解锁模块,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以所述机械锁体为轴心转动的至少一个遮盖板,所述遮盖板遮住所述的解锁模块,所述解锁模块控制有与所述旋钮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旋钮转动时带动所述机械锁体打开。作为改进,所述解锁模块包括指纹解锁模块、数字密码解锁模块和电子感应解锁模块。作为改进,所述壳体还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盒,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可与所述电池盒连接的USB接口。作为改进,所述解锁模块还包括USB解锁模块,所述USB解锁模块通过所述USB接口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限位机构活动。作为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磁铁和阻挡块,所述电磁铁通电后控制所述阻挡块活动。作为改进,所述旋钮内设有衔接块,所述旋钮可通过卡接于所述机械锁体上的所述衔接块带动所述机械锁体旋转。作为改进,所述遮盖板包括上下重叠的两个遮盖板,一个遮盖所述解锁模块,另一个遮盖所述USB接口。作为改进,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遮盖板的限位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该电子锁通过遮盖板层层保护使得容易受到破坏的解锁模块和USB接口不至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避免使用。2.该电子锁具有多元化解锁模式,让使用者有更多的选择。3.电子锁具有自己独立的供电单元,可防止断电等意外现象而造成无法使用的情况。4.USB既可充电也可用于解锁或者上锁,进一步的提升使用空间。5.限位机构通过电磁铁控制,快捷有效。6.机械锁体作为钥匙解锁独立存在,可单独控制;电子锁可通过衔接块带动机械锁体旋转解锁。7.机械锁体与电子锁并存,使得机械锁的安全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电子锁的方便快捷巧妙的结合在一起。8.面板单元上设有限位凸起,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固定遮盖板的位置而不受遮盖板的影响继续接下来的操作。9.旋钮开关9可清楚的告知用户是否已经开启门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打开遮盖板后的正视图;图4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6是图5中B-B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壳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壳体1、第一遮盖板11、第二遮盖板12、锁芯2、锁壳21、旋钮3、衔接块31、解锁模块4、电池盒5、双极弹簧51、电磁铁6、阻挡块61、USB接口7、连接块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本技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面板单元和锁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单元设有机械锁体9,所述机械锁体9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的所述机械锁体9上设有旋钮3,所述面板单元上集成有可替换的解锁模块4,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以所述机械锁体9为轴心转动的至少一个遮盖板,所述遮盖板遮住所述的解锁模块4,所述解锁模块4控制有与所述旋钮3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旋钮3转动时带动所述机械锁体9打开。具体的,所述解锁模块4包括指纹解锁模块、数字密码解锁模块和电子感应解锁模块。具体的,所述壳体1还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盒5,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可与所述电池盒5连接的USB接口7。具体的,所述解锁模块4还包括USB解锁模块,所述USB解锁模块通过所述USB接口7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限位机构活动。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磁铁6和阻挡块61,所述电磁铁6通电后控制所述阻挡块61活动。具体的,所述旋钮3内设有衔接块31,所述旋钮3可通过卡接于所述机械锁体9上的所述衔接块31带动所述机械锁体9旋转。具体的,所述遮盖板包括上下重叠的两个遮盖板,一个遮盖所述解锁模块4,另一个遮盖所述USB接口7。具体的,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遮盖板的限位凸起。在对本技术的电子锁安装完毕后,将电池装于电池盒5中于双极弹簧51中压紧,盖上电池盒盖,此时电子锁处于可使用状态。当需要用钥匙解锁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即机械锁体9,机械锁体9包括锁芯2、锁壳21和连接块8,钥匙带动锁芯2旋转,使得锁舌缩回,此时门解锁。当需要使用密码解锁、指纹解锁以及USB解锁时,用手转动最外层的第一遮盖板11,并将第一遮盖板11置于限位凸起处,此时解锁模块4裸露在外,使用者可通过指纹解锁,待指纹验证通过后电子锁将发送电信号于电磁铁6,电磁铁通电使得限位块61收缩,此时用户旋转旋钮3,旋钮3带动连接块8旋转,连接块8又带动锁芯2旋转使得锁舌缩回,此时门解锁成功。当电池盒5中电池耗尽或需要使用USB解锁时,限用手转动最外层的第一遮盖板11,使其置于限位凸起处,此时进一步转动内层的第二遮盖板12,同样使其置于限位凸起处,如图3所示,此时用户可通过插入USB接口供电或采用USB解锁方式,解锁方式如果指纹解锁模块一样,电子锁发送电信号于电磁铁6,电磁铁通电使得限位块61收缩,此时用户旋转旋钮3,旋钮3带动连接块8旋转,连接块8又带动锁芯2旋转使得锁舌缩回,此时门解锁成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面板单元和锁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单元设有机械锁体(9),所述机械锁体(9)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的所述机械锁体(9)上设有旋钮(3),所述面板单元上集成有可替换的解锁模块(4),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以所述机械锁体(9)为轴心转动的至少一个遮盖板,所述遮盖板遮住所述的解锁模块(4),所述解锁模块(4)控制有与所述旋钮(3)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旋钮(3)转动时带动所述机械锁体(9)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面板单元和锁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单元设有机械锁体(9),所述机械锁体(9)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延伸到所述面板单元外的所述机械锁体(9)上设有旋钮(3),所述面板单元上集成有可替换的解锁模块(4),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以所述机械锁体(9)为轴心转动的至少一个遮盖板,所述遮盖板遮住所述的解锁模块(4),所述解锁模块(4)控制有与所述旋钮(3)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旋钮(3)转动时带动所述机械锁体(9)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模块(4)包括指纹解锁模块、数字密码解锁模块和电子感应解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盒(5),所述面板单元上设有可与所述电池盒(5)连接的USB接口(7)。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杰王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