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护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0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护角,涉及建材技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阴角结构的限制,使得阴角相对难清洁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护角连接部及护角粘连部,护角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护角粘连部相连接,当护角粘连部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护角连接部能形成两个护角粘连部的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改善阴角难清洁的问题。

Wall corner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护角
本技术涉及建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护角。
技术介绍
阴阳角是建筑构造之一,阴角指凹进去的墙角,如顶面与四周墙壁的夹角;阳角指凸出来的墙角,如走道转弯处两堵墙形成的夹角。阳角由于凸出墙面设计,很容易受到刮擦或碰撞,造成阳角部位的损坏,影响墙面的完整与美观,为了保护阳角在外力的作用下被碰撞出缺口,一般的,为了保护阳角,人们会在墙体的阳角处安装护角条等防护装置,增强阳角的抗冲击性。阴角由于凹入墙面设计,很容易积灰且阴角结构由于两侧墙角的限制经常成为卫生死角,期内积压的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阴角的凹陷设计结构使得清洁工具不太容易清洁阴角深处,例如:屋顶处的阴角结构,相对就难以清洁;阳角凸出墙面的设计,很容易受到刮擦或碰撞,造成阳角部位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墙体护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阴角结构的限制,使得阴角相对难清洁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护角,包括护角连接部及护角粘连部,其中,护角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护角粘连部相连接,当护角粘连部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护角连接部能形成两个护角粘连部的圆弧过渡。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连接部为软质材料制成。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远离护角连接部一端设置有防胶溢流部,当护角粘连部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防胶溢流部与对应墙面的间距小于护角连接部与墙面的间距。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远离护角连接部的一端向垂直于护角粘连部的方向延伸形成防胶溢流部。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与防胶溢流部相连接的外侧面上存在圆角过渡。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远离护角连接部的一端向靠近护角连接部的一端的方向上其厚度逐渐增大。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与固定墙面平行粘连。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与护角连接部相连接处为斜面结构,斜面结构的倾斜面连接护角粘连部的外表面且倾斜面与外表面连接角度为钝角。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与护角连接部均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可选地或优选地,护角粘连部通过透明的亚克力胶与墙面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护角,通过在护角连接部的两端连接护角粘连部,将护角粘连部分别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护角连接部形成了两个护角粘连部的圆弧过渡,该方案将原本阴角的类直角结构转变为一个圆滑的圆弧结构,该圆弧结构使得清洁工具受两侧墙体的限制变小,清洁过程更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护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护角阴角墙体实施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护角阳角墙体实施示意图。图中1、护角连接部;2、护角粘连部;3、圆角过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护角,包括护角连接部1及护角粘连部2,其中,护角连接部1的两端分别与护角粘连部2相连接,当护角粘连部2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护角连接部1能形成两个护角粘连部2的圆弧过渡。本技术通过在护角连接部1的两端连接护角粘连部2,将护角粘连部2分别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护角连接部1形成了两个护角粘连部2的圆弧过渡,该方案将原本阴角的类直角结构转变为一个圆滑的圆弧结构,该圆弧结构使得清洁工具受两侧墙体的限制变小,清洁过程更方便;同时设置在墙角外的墙体护角亦可起到防尘作用。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及图3,护角连接部1为软质材料制成。本技术将易弯曲得软质材料作为护角连接部1的制作材料,使得与其相连接的两个护角粘连部2即可设置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也可设置在阳角两侧的墙面上且护角连接部2均呈圆弧状覆盖或包裹在墙角上,当护角设置在阳角时,软质材料亦可提供缓冲保护人体或突出的墙角不受磕碰损伤。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及图3,护角粘连部2远离护角连接部1一端设置有防胶溢流部,当护角粘连部2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防胶溢流部与对应墙面的间距小于护角连接部1与墙面的间距。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及图3,护角粘连部2远离护角连接部1的一端向垂直于护角粘连部2的方向延伸形成防胶溢流部。本技术采用具有可室温固化的亚克力胶粘连,在亚克力胶固化前按压护角粘连部2以保障粘连紧固时,未固化的亚克力胶会从护角粘连部2侧边流出,防胶溢流部可一定程度上限制胶体从侧面溢出,同时该防胶溢流部也在侧面包裹着胶体使得胶体不与外界接触发生胶体沾灰的情况。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及图3,护角粘连部2与防胶溢流部相连接的外侧面上存在圆角过渡3。本技术防胶溢流部外侧面上存在的圆角过渡3将原本得尖锐结构钝化以防止划伤碰伤。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及图3,护角粘连部2远离护角连接部1的一端向靠近护角连接部1的一端的方向上其厚度逐渐增大。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2及图3,护角粘连部2与固定墙面平行粘连。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及图3,护角粘连部2与护角连接部1相连接处为斜面结构,斜面结构的倾斜面连接护角粘连部2的外表面且倾斜面与外表面连接角度为钝角。本技术护角粘连部2与护角连接部1相连接处的斜面结构使得护角在包裹阳角时,软质护角连接部1的包裹面更大。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护角粘连部2与护角连接部1均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本技术护角粘连部2与护角连接部1均为透明材质使得护角整体的感官更好。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护角粘连部2通过透明的亚克力胶与墙面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墙体护角可随墙角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固定在墙角的外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角连接部(1)及护角粘连部(2),其中,/n所述护角连接部(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护角粘连部(2)相连接,当护角粘连部(2)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所述护角连接部(1)能形成两个所述护角粘连部(2)的圆弧过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角连接部(1)及护角粘连部(2),其中,
所述护角连接部(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护角粘连部(2)相连接,当护角粘连部(2)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所述护角连接部(1)能形成两个所述护角粘连部(2)的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连接部(1)为软质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粘连部(2)远离所述护角连接部(1)一端设置有防胶溢流部,当护角粘连部(2)连接在阴角两侧的墙面上时,所述防胶溢流部与对应墙面的间距小于所述护角连接部(1)与所述墙面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粘连部(2)远离所述护角连接部(1)的一端向垂直于所述护角粘连部(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防胶溢流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护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鼎正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