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27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板件本体上方的网格框,所述网格框的边角处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内的引针支座一,该引针支座一的顶部形成有凸出网格框所在水平面的引针帽,所述网格框的中心部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内的引针支座二,所述网格框的外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一为端部固定端的外框横梁,所述网格框的内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二为中心固定端的内框横梁,所述网格与板件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石墨板上方设置一层网格板,并使网格与石墨板形成一定间隙,从而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并有效的防止了石墨板受压后变形的问题,进而有效的解决了楼板上层的砂浆层出现裂纹以及地砖空鼓的问题。

A graphite plate reinforcement device for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墨板
,具体为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标准不断提高,现如今部分地区已经将楼板内安装保温隔音板作为行业标准强制使用,该种保温隔音板较常见的采用石墨板,能够起到极好的使用效果,减少了噪音和热量的损失,尤其是采用地暖的家庭,当楼板铺设有该种保温层,便不用担心自家的暖气会散失到楼下住户,但是由于该种行业标准实行时间较短,传统的石墨板大多应用于墙体,这就导致现如今应用到楼板的石墨板有着致命的缺陷,由于传统铺设在墙面上的石墨板在横向方向不会受力,致使其不易发生形变,自然不会影响到使用效果,而现今所采用将石墨板铺设在楼板层内,由于在石墨板上还需覆盖一层砂浆以及后续装修需要铺设地砖等,这就使得石墨板在其厚度方向承受了竖直方向的压力,经长期使用后发现,该种铺设方法会导致楼板上层的砂浆层出现裂纹或空洞,进而使得地砖与砂浆之间失去附着力产生空鼓区域,主要原因在于铺设的石墨板是与砂浆直接接触,而石墨板具有一定的弹性,长期使用后易压缩变形,如何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成了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板件本体上方的网格框,所述网格框的边角处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内的引针支座一,该引针支座一的顶部形成有凸出网格框所在水平面的引针帽,所述网格框的中心部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内的引针支座二,该引针支座二与引针支座一为相同结构,所述网格框的外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一为端部固定端的外框横梁,所述网格框的内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二为中心固定端的内框横梁,且在外框横梁和内框横梁围成的区域范围内固接有网格,所述网格与板件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缓冲层。所述网格框匹配板件本体的尺寸大小设置。所述引针支座一的尾端形成有用于插入板件本体内的引针尖。所述缓冲层的高度设置为5mm。所述引针帽设置为圆弧形球面结构。所述引针支座一和引针支座二均插入至板件本体的底部。所述引针支座一和引针支座二均为不锈钢材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在石墨板上方设置一层网格板,并使网格与石墨板形成一定间隙,该间隙通过注入的砂浆从而形成一层具有稳定支撑面的砂浆层,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并有效的防止了石墨板受压后变形的问题,进而有效的解决了楼板上层的砂浆层出现裂纹以及地砖空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板件本体、2引针支座一、21引针帽、22引针尖、3缓冲层、4引针支座二、5网格框、51外框横梁、52内框横梁、53网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板件本体1上方的网格框5,所述网格框5的边角处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1内的引针支座一2,该引针支座一2的顶部形成有凸出网格框5所在水平面的引针帽21,所述网格框5的中心部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1内的引针支座二4,该引针支座二4与引针支座一2为相同结构,同时引针支座一2的尾端形成有用于插入板件本体1内的引针尖22,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引针尖22按压入板件本体1内便可起到固定连接作用;所述网格框5的外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一2为端部固定端的外框横梁51,所述网格框5的内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二4为中心固定端的内框横梁52,且在外框横梁51和内框横梁52围成的区域范围内固接有网格53,所述网格53与板件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缓冲层3,同时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该缓冲层3的设置,由于在使用时,需要将其上方铺设一层砂浆,当砂浆透过网格53进入该缓冲层3后,便可形成一层覆在缓冲层3内的砂浆层,本实施例优选缓冲层3的高度为5mm,这样覆入缓冲层3内的砂浆便为5mm,其重量较轻,不会对板件本体造成太大挤压力,同时砂浆在覆盖后在其网格53的上方又会形成一层砂浆层,这样便会得到具有两层砂浆层且中间夹一层的网格层的结构设计,而覆在缓冲层3内的砂浆会形成一层厚度相同且不会变形侧砂浆层,压覆在板件本体1上使其受力均匀,同时在板件本体1内插入有引针支座一2和引针支座二4,提高稳定网格层的作用,本实施例优选引针支座一2和引针支座二4均插入至板件本体1的底部,该种设置可使得引针支座对网格框5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网格框5匹配板件本体1的尺寸大小设置,其长和宽略小于板件本体1的长和宽,最大化的起到支撑保护板件本体1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引针帽21设置为圆弧形球面结构,受力点呈面向外扩散,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引针支座一2和引针支座二4均为不锈钢材质,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力,防止变形弯曲或折断。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板件本体(1)上方的网格框(5),所述网格框(5)的边角处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1)内的引针支座一(2),该引针支座一(2)的顶部形成有凸出网格框(5)所在水平面的引针帽(21),所述网格框(5)的中心部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1)内的引针支座二(4),该引针支座二(4)与引针支座一(2)为相同结构,所述网格框(5)的外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一(2)为端部固定端的外框横梁(51),所述网格框(5)的内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二(4)为中心固定端的内框横梁(52),且在外框横梁(51)和内框横梁(52)围成的区域范围内固接有网格(53),所述网格(53)与板件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缓冲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板件本体(1)上方的网格框(5),所述网格框(5)的边角处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1)内的引针支座一(2),该引针支座一(2)的顶部形成有凸出网格框(5)所在水平面的引针帽(21),所述网格框(5)的中心部设置有固接在板件本体(1)内的引针支座二(4),该引针支座二(4)与引针支座一(2)为相同结构,所述网格框(5)的外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一(2)为端部固定端的外框横梁(51),所述网格框(5)的内侧形成有以引针支座二(4)为中心固定端的内框横梁(52),且在外框横梁(51)和内框横梁(52)围成的区域范围内固接有网格(53),所述网格(53)与板件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缓冲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板内的石墨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杰吕环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神舟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