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云飞专利>正文

桩底注浆腔及灌注桩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4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底注浆腔及灌注桩体,桩底注浆腔,包括:注浆胶囊,具有内部填充有浆液以承载桩体的膨胀状态,以及内部中空的收缩状态;注浆管,与所述注浆胶囊的内腔相连通,向所述注浆胶囊内注浆;固定板,所述注浆胶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容置孔底部相连通,供所述容置孔内的泥浆和/或沉渣穿过所述固定板的通过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注浆胶囊的灌注桩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导致孔壁坍塌和沉渣超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Grouting cavity at pile bottom and pi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底注浆腔及灌注桩体
本技术涉及地基基础
,具体涉及一种桩底注浆腔及灌注桩体。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基基础领域,灌注桩后注浆中普遍采用开敞式注浆。但是,开敞式注浆具有浆液注域可控性低,对桩端扩大头的形成及对周围地层的挤密效果以及桩端承载力提高的幅度较小的问题。为了解决开敞式注浆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带有注浆胶囊的灌注桩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钢底板、注浆接口,以及注浆胶囊,所述注浆接口在钢底板上部及下部伸出,注浆接口的上部与注浆管相连,注浆接口的下部与在钢底板下部的注浆胶囊连接;且,所述注浆管上部与注浆泵连接。但是,在钻孔灌注桩施工,特别是使用泥浆护壁的施工过程中,上述带有注浆胶囊的灌注桩存在明显的缺陷。在钢筋笼底安装钢板注浆胶囊作为后注浆容器时,在随钢筋笼下到孔底的过程中,带有保护钢板的钢筋笼在钻孔中犹如活塞,会在泥浆水中形成破坏孔壁的涡流,使回旋于钢板边缘和钻孔壁之间的泥浆水流冲刷并同时扰动钻孔孔壁,造成钻孔孔壁坍塌的问题发生。并且,上述钢底板也会刮蹭钻孔孔壁,进一步加重钻孔孔壁的坍塌,孔壁坍塌致使经过清孔后的钻孔在注浆容器到底后孔底沉渣超标,同时钢底板的上侧也会堆积从钻孔孔壁上坍塌下来的泥沙,严重影响钻孔灌注桩的质量,甚至造成断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桩底注浆腔及灌注桩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注浆胶囊的灌注桩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导致孔壁坍塌和沉渣超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桩底注浆腔,其包括:注浆胶囊,具有内部填充有浆液以承载桩体的膨胀状态,以及内部中空的收缩状态;注浆管,与所述注浆胶囊的内腔相连通,向所述注浆胶囊内注浆;还包括:固定板,所述注浆胶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容置孔底部相连通,供所述容置孔内的泥浆和/或沉渣穿过所述固定板的通过孔。所述通过孔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央位置,所述固定板构成环形板状结构。所述注浆胶囊为与所述固定板形状相适配的中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其内环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注浆胶囊内环的环形挡件。所述环形挡件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容置孔其沉渣的设计厚度值与所述注浆胶囊其厚度二者之和。所述环形挡件垂直于所述固定板表面。桩底注浆腔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注浆管与所述注浆胶囊的连通位置,以阻挡所述注浆胶囊内的堵塞物进入所述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上设置有供浆液进入所述注浆胶囊内的第一注浆孔,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与所述注浆管上的第一注浆孔相对设置,以密封所述第一注浆孔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与所述注浆管紧密贴合以阻挡所述堵塞物通过所述第一注浆孔进入注浆管的密封状态,以及受到所述注浆管内压力作用朝向远离所述注浆管方向移动以使浆液通过所述第一注浆孔进入所述注浆胶囊的打开状态。所述注浆管具有延伸至所述注浆胶囊内腔中的第一注浆部,所述第一注浆部为沿所述固定板外轮廓延伸的环形管路,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置在所述第一注浆部上的环形套。桩底注浆腔还包括:与所述通过孔相连通,向所述通过孔内注浆的补浆结构。所述补浆结构为至少一根补浆管,所述补浆管与所述通过孔相连通,向所述通过孔内注浆。所述补浆管具有延伸至所述通过孔孔腔中的第二注浆部,所述第二注浆孔为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注浆部上,所述第二注浆部为沿所述通过孔其孔壁轮廓延伸的弧形管路。所述第二注浆部为沿所述通过孔其孔壁轮廓延伸的环形管路。所述固定板具有与所述通过孔相连通的储浆腔,所述补浆管与所述储浆腔的进浆口相连通。所述补浆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补浆管和所述通过孔连通或断开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与所述补浆管上的第二注浆孔相对设置,以密封所述第二注浆孔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与所述补浆管紧密贴合以阻挡堵塞物通过所述第二注浆孔进入补浆管的密封状态,以及受到所述补浆管内压力作用朝向远离所述补浆管方向移动以使浆液通过所述第二注浆孔进入所述通过孔的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置在所述第二注浆部上的环形套。所述通过孔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央位置,所述固定板构成环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其内环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注浆胶囊内环的环形挡件;所述补浆管的第二注浆孔位于所述环形挡件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注浆胶囊上设置有用于向其内部充入介质,以验证所述注浆胶囊是否发生泄漏和/或可以承受的压力大小的胶囊检测口。所述胶囊检测口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一种灌注桩体,包括:所述的桩底注浆腔;钢筋笼,与所述桩底注浆腔其固定板相连,所述注浆管与所述钢筋笼固定相连。灌注桩体,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的桩侧注浆管,所述桩侧注浆管的第一注浆孔设置在靠近所述注浆胶囊的位置,朝向桩侧地层向注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桩底注浆腔,包括:注浆胶囊,具有内部填充有浆液以承载桩体的膨胀状态,以及内部中空的收缩状态;注浆管,与所述注浆胶囊的内腔相连通,向所述注浆胶囊内注浆;固定板,所述注浆胶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容置孔孔底相连通,供所述容置孔内的泥浆和/或沉渣穿过所述固定板的通过孔。通过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通过孔,在桩底注浆腔朝向容置孔的孔底下沉的过程中,容置孔内的泥浆水和空气等会通过容置孔从而进入桩底注浆腔上方,不会残留在桩底注浆腔和容置孔孔底之间形成破坏孔壁的涡流,进而有效地避免桩底注浆腔下降过程中由于泥浆水等无法排出在容置孔中形成破坏孔壁的涡流的问题,避免回旋于固定板边缘和容置孔之间的泥浆水流冲刷并扰动容置孔孔壁,有效地防止容置孔的孔壁坍塌、孔底沉渣超标以及断桩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灌注桩体的施工质量。2.本技术提供的桩底注浆腔,所述通过孔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央位置,所述固定板构成环形板状结构。通过将一个上述通过孔设置在固定板的中央位置,使桩底注浆腔在下沉过程中其各个位置可以相对平衡,从而使桩底注浆腔在下沉中不会发生位置偏斜的问题。而且,通过孔的上述设置方式可以给通过孔预留出更多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大通过孔的孔径,进而保证泥浆水等有效地通过上述通过孔,不会形成破坏孔壁的涡流。3.本技术提供的桩底注浆腔,所述注浆胶囊为与所述固定板形状相适配的中空环形结构。通过将注浆胶囊设计成与固定板形状相适配的中空环形结构,从而在保证泥浆水等可以有效地依次通过注浆胶囊和固定板进入桩底注浆腔上层,不会在桩底注浆腔和容置孔孔底之间形成破坏孔壁的涡流的前提下。并且,因为注浆胶囊与固定板形状相适配可以有效地增大注浆胶囊的体积,使注浆胶囊可以最大程度地为灌注桩体提供固定和支撑,提高灌注桩体的牢固性能。4.本技术提供的桩底注浆腔,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其内环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注浆胶囊内环的环形挡件。在灌注桩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向安装有桩底注浆腔的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灌注桩体,上述环形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底注浆腔,其包括:/n注浆胶囊(2),具有内部填充有浆液以承载桩体的膨胀状态,以及内部中空的收缩状态;/n注浆管(3),与所述注浆胶囊(2)的内腔相连通,向所述注浆胶囊(2)内注浆;/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固定板(4),所述注浆胶囊(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上,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与容置孔(1)底部相连通,供所述容置孔(1)内的泥浆和/或沉渣穿过所述固定板(4)的通过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5 CN 20192032668611.一种桩底注浆腔,其包括:
注浆胶囊(2),具有内部填充有浆液以承载桩体的膨胀状态,以及内部中空的收缩状态;
注浆管(3),与所述注浆胶囊(2)的内腔相连通,向所述注浆胶囊(2)内注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板(4),所述注浆胶囊(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上,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与容置孔(1)底部相连通,供所述容置孔(1)内的泥浆和/或沉渣穿过所述固定板(4)的通过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5)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的中央位置,所述固定板(4)构成环形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胶囊(2)为与所述固定板(4)形状相适配的中空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4)其内环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注浆胶囊(2)内环的环形挡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件(10)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容置孔(1)其沉渣的设计厚度值与所述注浆胶囊(2)其厚度二者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件(10)垂直于所述固定板(4)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注浆管(3)与所述注浆胶囊(2)的连通位置,以阻挡所述注浆胶囊(2)内的堵塞物进入所述注浆管(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3)上设置有供浆液进入所述注浆胶囊(2)内的第一注浆孔(11),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与所述注浆管(3)上的第一注浆孔(11)相对设置,以密封所述第一注浆孔(11)的第一弹性件(12),所述第一弹性件(12)具有与所述注浆管(3)紧密贴合以阻挡所述堵塞物通过所述第一注浆孔(11)进入注浆管(3)的密封状态,以及受到所述注浆管(3)内压力作用朝向远离所述注浆管(3)方向移动以使浆液通过所述第一注浆孔(11)进入所述注浆胶囊(2)的打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3)具有延伸至所述注浆胶囊(2)内腔中的第一注浆部(13),所述第一注浆部(13)为沿所述固定板(4)外轮廓延伸的环形管路,所述第一弹性件(12)为套置在所述第一注浆部(13)上的环形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通过孔(5)相连通,向所述通过孔(5)内注浆的补浆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桩底注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浆结构为至少一根补浆管(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光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高云飞高永光张景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