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捞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34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捞网,属于打捞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手柄;框架,其包括左框体以及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所述右框体连接从而形成包围状结构;第一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左框体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连接;第二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左框体的后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能够折叠,从而便于包装或者存放的捞网。

A folding fishing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捞网
本技术属于打捞设备
,涉及一种折叠捞网。
技术介绍
捞网又称为平网,主要用于在水面与水底清除各种东西,例如垃圾清理、捕虾、淤泥清理等。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平网结构设计简单,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也较大,不适合存放或者包装,所以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折叠,从而便于包装或者存放的捞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折叠捞网。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捞网,包括:手柄;框架,其包括左框体以及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所述右框体连接从而形成包围状结构;第一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左框体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连接;第二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左框体的后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轴以及两个铰接座,所述铰接轴穿设在两个所述铰接座上从而使两个所述铰接座相对转动,两个铰接座上均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口,所述左框体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前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插接端口内。较佳的,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套,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套设在所述安装套上且以所述安装套为轴进行转动。较佳的,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转动块以及第二转动块,第一转动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块均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安装套上,所述第一转动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块上均设置有第二插接端口,所述左框体的后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后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内。较佳的,所述第一转动块包括第一支臂以及第一套设部,所述第二转动块包括第二支臂以及第二套设部,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套设部连接,所述第一套设部套设在所述安装套上且联动连接,所述第二套设部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安装套上,所述第一套设部带动所述安装套转动并且所述第二套设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套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转动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块折叠。较佳的,所述第一转动块还包括第三套设部,所述第三套设部与所述第一支臂连接并且套设在所述安装套上,所述第二套设部位于所述第一套设部与所述第三套设部之间。较佳的,所述手柄内穿设有锁定套,所述锁定套上设置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穿过所述手柄、所述安装套以及所述第二套设部,从而限制所述第一转动块以及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较佳的,所述安装套上设置有嵌块,所述第一套设部上设置有嵌槽,所述嵌块位于所述嵌槽内从而使所述安装套与所述第一转动块联动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套设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凸块的容纳腔,所述手柄在所述安装套内轴向移动时所述弹性凸块可移动至所述容纳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提供了一种能够折叠,从而便于包装或者存放的捞网。2、安装套为圈状结构,其套在手柄外,并且手柄可以穿过安装套朝着框体前端移动,从而使手柄前端位于框体内,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折叠捞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折叠捞网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手柄;110、锁定套;120、弹性凸块;200、框架;210、左框体;220、右框体;310、铰接轴;320、铰接座;330、第一插接端口;400、安装套;410、嵌块;510、第一转动块;511、第一支臂;512、第一套设部;513、嵌槽;514、第三套设部;520、第二转动块;521、第二支臂;522、第二套设部;530、第二插接端口;600、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折叠捞网,包括:手柄100、框架200、第一铰接组件以及第二铰接组件,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框架200进行折叠,从而在包装时,减小体积,有利于存放。手柄100为铝制长管状结构,并且手柄100可以优选为伸缩手柄100,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包装体积。框架200,其包括左框体210以及右框体220,所述左框体210与所述右框体220连接从而形成包围状结构;框架200实际上就是安装捞网的部件,其为环状或者包围状结构,其中,框架200并不是一体式结构,而是左框架200与右框架200连接形成,从而使左框体210与右框体220能够对折在一起,减小体积。第一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左框体210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220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连接。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左框体210与右框体220为对称结构,所以其上部与下部均需要铰接组件进行连接,而第一铰接组件就是连接左框体210与右框体220前部的结构,通过第一铰接组件的折叠,能够使左右框体220的前端对折。第二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固定在所述手柄100上,所述左框体210的后端与所述右框体220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连接。优选的,第二铰接组件除了能够使左右框体220的后端折叠外,还能够将框架200固定在手柄100上,由于第二铰接组件能够在手柄100上折叠,所以配合第一铰接组件后就能够使框条对折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可折叠的捞网,在包装时,占用的体积更小,便于收纳;此外,手柄100还能在第一铰接组件与第二铰接组件上轴向移动,从而向内插入至框架200中。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轴310以及两个铰接座320,所述铰接轴310穿设在两个所述铰接座320上从而使两个所述铰接座320相对转动,两个铰接座320上均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口330,所述左框体210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220的前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插接端口330内。优选的,第一铰接组件实际包括铰接轴310以及两个铰接座320,铰接座320上开设有轴孔,且两个铰接座320上的轴孔对准,并穿过铰接轴310,从而使两个铰接座320能够以铰接轴310为轴线进行转动,此外,在铰接座320上具有第一插接端口330,左框体210与右框体220的前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端口与两个铰接座320连接,使得铰接座320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左框体210与右框体220折叠。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手柄100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套400,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套设在所述安装套400上且以所述安装套400为轴进行转动。优选的,第二铰接组件的设置结构比较复杂巧妙,其在转动时,还需要与安装套400进行配合作用,第二铰接组件并不是直接套设在手柄100上的,而是套设在安装套400上的,安装套400为圈状结构,其套在手柄100外,并且手柄100可以穿过安装套400朝着框体前端移动,从而使手柄100前端位于框体内,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体积。如图1、图2、图3、图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捞网,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n框架,其包括左框体以及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所述右框体连接从而形成包围状结构;/n第一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左框体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连接;/n第二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左框体的后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捞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框架,其包括左框体以及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所述右框体连接从而形成包围状结构;
第一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左框体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连接;
第二铰接组件,其设置为可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左框体的后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折叠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轴以及两个铰接座,所述铰接轴穿设在两个所述铰接座上从而使两个所述铰接座相对转动,两个铰接座上均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口,所述左框体的前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前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插接端口内。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折叠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套,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套设在所述安装套上且以所述安装套为轴进行转动。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折叠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转动块以及第二转动块,第一转动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块均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安装套上,所述第一转动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块上均设置有第二插接端口,所述左框体的后端与所述右框体的后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内。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怀忠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川游泳池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