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63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体盖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盖体,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上的扣盖;所述盖体内设有回流槽,回流槽的中部设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以及漏斗槽,绕所述密封台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导流墙设置,导流墙具有上端导液口和侧部开口;漏斗槽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上设置有密封柱。人们在一次或连续多次从导流墙倒出液体时,导流墙上的残留液体不停地流到盖体的回流槽上,经出液口和漏斗槽的回流孔处同时或着先后流回瓶内,残留液体回流速率快,避免残液外挂或回流不畅导致的盖体污染和污浊,保持瓶口的干净和卫生。

A cover body reflux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本技术属于液体盖体
,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液体容器如食用油瓶、酱油瓶、饮料瓶等上的瓶盖一般只有一个出液口,在向外倾倒液体后,挂在出液口的残液顺着瓶口外壁往下流,导致瓶身、容器外壁到处是残液,时间一长,污染一大片,再加上液体容易粘尘,导致液体容器在反复使用过程中,瓶口让人产生不愉快感,让使用者很是烦心。虽然现有技术针对这一弊端做了研究和改进,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382839.1公开了一种容器盖回流机构,参照图5,其包括:盖体1和设置于所述盖体1内的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2,所述盖体1内部设置有回流腔3,所述回流腔3的腔底部设置导向回流槽4,所述导向回流槽4的最低点设置有回液孔5。虽然可以使残留液体从回液孔5回流瓶内,但在连续多次倒液体时,出液口2残留的液体不停残留下来流到盖体1的回流腔3上,最终由于到达回流孔5距离较长或者残留液体终于流到回流孔5处,但回流孔5较小使液体回流速率慢,这时大部分残留液体还残留在盖体1的回流腔3上,在连续倾倒液体时候就会从回流腔3上边沿流出盖体1外壁导致瓶口污染,弄脏瓶口和瓶身并且造成液体浪费。还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两个容器间互相灌装倾倒液体,液体从一个出液口倒入另外一个出液口时候,不小心会导致液体倒入回流腔3中,由于回流腔内导向回流槽中的回流孔5比较小,倒入回流腔3中的液体很容易溢出盖体1,污染瓶身,这时这种容器回流机构没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存在一定弊端。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盖体回流机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回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盖体回流腔上残留液体回流速率慢,导致残液外挂而使盖体污染或污浊,或不同容器之间互相灌装倾倒液体不便捷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盖体,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上的扣盖;所述盖体内设有回流槽,回流槽的中部设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以及漏斗槽,绕所述密封台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导流墙设置,导流墙具有上端导液口和侧部开口;漏斗槽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上设置有密封柱。可选地,所述密封台与所述回流槽的连接处设有圆锥形汇流槽。可选地,所述回流槽为漏斗形回流槽。可选地,所述漏斗形回流槽的内腔具有第一回流部和第二回流部,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回流部向所述第二回流部渐变延伸形成所述漏斗形回流槽;所述导流墙设于所述第一回流部上。可选地,所述导流墙为圆弧形导流墙。可选地,所述出液口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流墙内,所述出液口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侧部开口方向并伸出所述侧部开口外。可选地,所述漏斗槽与所述出液口之间形成一隔板。可选地,所述盖体通过所述连接带连接于所述扣盖一端的侧壁,所述扣盖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可选地,在远离所述连接带的所述扣盖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启槽。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上部外侧壁设有第一弧形凸部,所述扣盖的下部内侧壁设有第二弧形凸部;所述第二弧形凸部在所述扣盖和所述盖体盖合时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配合卡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回流机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使用时,人们在一次或连续多次从导流墙倒出液体时,导流墙上残留的液体不停残留下来流到盖体的回流槽上,残留液体沿回流槽快速向下集中回流,残留液体可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漏斗槽的回流孔处同时或者先后流回瓶内,使残留液体回流速率更快,回流效果更好。即使人们在没有把握住倾倒液体量的情况下,液体量倒出过快而大量流道回流槽上,大量的液体也能快速地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回流孔处回流瓶内,这样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大量残液的回流,避免残液外挂或回流不畅导致的盖体污染和污浊,保持瓶口的干净和卫生。还有,在不同容器之间互相灌装倾倒液体时,此回流机构也能做到分装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盖体回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盖体回流机构的拔出封口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扣盖盖合在盖体上的剖视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扣盖1,盖体2,连接带3,密封台4,回流槽5,第一回流部51,第二回流部52,出液口6,封口片7,导流墙8,拉环9,连接件91,漏斗型回流槽10,回流孔11,密封柱12,圆锥形汇流槽14,开启槽16,第二弧形凸部17,隔梁18,第一弧形凸部22,导液口81,侧部开口8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提供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扣盖1和盖体2;所述扣盖1盖合在所述盖体2上。所述盖体2内设有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的中部设有密封台4,所述密封台4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6,以及漏斗槽10;绕所述密封台4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8,所述出液口6靠近所述导流墙8设置,所述导流墙8具有上端导液口81和侧部开口82;所述漏斗槽10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11,所述回流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盖体(2),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2)上的扣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内设有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的中部设有密封台(4),所述密封台(4)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6),以及漏斗槽(10);绕所述密封台(4)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8),所述出液口(6)靠近所述导流墙(8)设置,所述导流墙(8)具有上端导液口(81)和侧部开口(82);所述漏斗槽(10)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11),所述回流孔(11)上设置有密封柱(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盖体(2),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2)上的扣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内设有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的中部设有密封台(4),所述密封台(4)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6),以及漏斗槽(10);绕所述密封台(4)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8),所述出液口(6)靠近所述导流墙(8)设置,所述导流墙(8)具有上端导液口(81)和侧部开口(82);所述漏斗槽(10)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11),所述回流孔(11)上设置有密封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台(4)与所述回流槽(5)的连接处设有圆锥形汇流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5)为漏斗形回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回流槽的内腔具有第一回流部(51)和第二回流部(52),所述第一回流部(51)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回流部(52)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平王灿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鲸鱼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