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本奎专利>正文

一种变压器散热及其散热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361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以及利用变压器散热装置的散热智能控制系统,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变压器的机箱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安装在机箱上,该机箱设置有机箱壳,所述机箱壳内填充有高比热的冷凝液a;所述机箱壳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若干,且均匀设置在机箱壳上方;所述贯穿孔内竖直嵌合设置散热装置。变压器散热装置的散热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监控装置、执行机构和报警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冷凝液的温度,温度监控装置,用于比对冷凝液温度与预设温度,执行机构,用于控制雾化装置中雾化管道的阀门开度;报警装置,用于冷凝液a温度T1或冷凝液c温度T3超过其预警温度T4时的报警。

A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transformer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散热及其散热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散热,还涉及一种变压器散热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厂以及家庭生活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我们的生活,而这些电器的共同工作需要稳定的电压,才能使各种电器的工作得以正常,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我们经常会用到变压器进行电压、电流、阻抗的变换,以及用来稳压、隔离等等,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故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变压器的热量没有得到及时的排放与输出,将给变压器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从而影响用电器的正常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现有的变压器的散热方法,一般只采用在变压器外壳加散热片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可行,但是散热效果不好,若是在一些需要大功率的变电场合,这种方式不能达到足够的散热效率。如申请号为:20152081515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包括箱体、支架和铁芯组,所述的箱体内上、下侧对称设有上、下支架,所述的上、下支架之间设有2个以上铁芯组,所述的铁芯组包括两个铁芯,铁芯之间设有工字条,在每个铁芯组外侧设有内层线圈,内层线圈外侧设有外层线圈,内层线圈和外层线圈之间设有工字条,在箱体的左、右侧分别设有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电机、散热片和转动杆,所述的电机的轴与主动轮相连,主动轮的另一端与转动杆相连,所述的转动杆的两侧均固定有多个散热片,转动杆内侧的散热片靠近外层线圈设置,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内的底壁相连,在箱体的左、右侧壁上设有抽风机,靠近抽风机的箱体内设有挡块,在挡块上设有多个出风通腔,所述的出风通腔内设置有螺旋形的导流纹路,出风通腔内径由内到外逐渐减少,挡块位于转动杆外侧,在外层线圈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电机、抽风机的电源电连接。该申请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装置,同样只能起到局部散热的效果,当内外线圈大量产生热时,散热量跟不上产热量,易导致变压器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热量大,散热速度跟不上产热速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智能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变压器的机箱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安装在机箱上,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机箱为密封型机箱,且该机箱设置有机箱壳,所述机箱壳内填充有高比热的冷凝液a;所述机箱壳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若干,且均匀设置在机箱壳上方;所述贯穿孔内竖直嵌合设置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导热管、冷凝板、冷凝液b箱和雾化装置;所述散热箱安装在机箱上方;且散热箱的底部面积与机箱的顶部面积相同;所述导热管和冷凝板安装在散热箱内,冷凝液b箱安装在散热箱外,雾化装置安装在散热箱一侧边上。在此基础上,所述导热管竖直嵌合在贯穿孔内,所述冷凝板安装在导热管上方,所述导热管分为吸热端与散热端,所述吸热端与散热端之间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冷却管竖直嵌合在贯穿孔内;所述冷却管内设置有冷凝液c;所述吸热端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散热端穿过所述机箱位于所述散热箱内。在此基础上,所述冷凝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在此基础上,所述导热管的吸热端为竖直设置的且一体成型的“z”型结构吸热端,所述导热管的散热端为球形。在此基础上,所述吸热端的“z”型结构有两个,且两个所述“z”型结构以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z”型结构头部安装在冷却管内,所述“z”型结构尾部位于机箱内。在此基础上,所述“z”型结构尾部截面呈梯形状。在此基础上,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设置有开关阀门的雾化管道、雾化腔和雾化喷头;所述雾化管道安装在散热箱一侧,该雾化管道一端连接冷凝液b箱,另一端连接雾化腔,所述雾化腔设有与高压进气接头连通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伸入散热箱内,喷射雾化冷凝液b。在此基础上,所述雾化喷头为三向雾化喷头,该三向雾化喷头分别包括左侧雾化分喷头和左侧进气水混合导管、中侧雾化分喷头和中侧进气水混合导管以及右侧雾化分喷头和右侧进气水混合导管。在此基础上,每个雾化分喷头均包括雾化喷嘴固定座、雾化喷嘴帽及雾化喷嘴帽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变压器散热装置的散热智能控制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监控装置、执行机构和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冷凝液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a、温度检测装置b和温度检测装置c,所述温度检测装置a、温度检测装置b和温度检测装置c分别设置在冷凝液a、冷凝液b和冷凝液c中;所述温度监控装置,用于比对冷凝液温度与预设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包括冷凝液a正常温度T1、冷凝液b正常温度T2和冷凝液c的正常温度T3,以及预警温度T4;所述执行机构,用于控制雾化装置中雾化管道的阀门开度;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冷凝液a温度T1或冷凝液c温度T3超过其预警温度T4时的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散热装置中,机箱壳内填充有高比热的冷凝液a,散热装置中设置有冷凝液b,,大幅度提高了冷却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冷凝液a、冷凝液b分别在机箱四周和和机箱上方分别进行接触散热和非接触散热,,设置有多重散热结构,提高了散热的效率,能够快速散热,避免变压器过热。(2)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散热装置中,吸热端与散热端之间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冷却管竖直嵌合在贯穿孔内无缝隙,而冷却管内设置有冷凝液c,可以将吸热端吸收过来的热量通过冷却管内的时候,与冷凝液c表面进行直接接触式散热,加快散热的速度,另外冷凝液c比冷凝液a、冷凝液b具有更高的比热和/或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时,具有分级散热的效果,也保证了变压器的正常工作。另外,当冷凝液c吸收掉足够的热量时,对于冷凝液b的散热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3)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散热装置中,冷凝板倾斜有助于冷凝液b蒸汽吸热气化形成的热气遇到冷凝板冷凝时,能够沿着倾斜角度滴落下,有利于使得冷凝液b聚集在散热箱内,此时,散热箱内还可以设置一冷凝液管道,该冷凝液管道通过压力泵连接,将散热箱内聚集的冷凝液b重新回流到冷凝液b箱内,使得冷凝液能够循环使用,减少散热成本,有利于企业生产。(4)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散热装置中,吸热端采用“z”型结构能够扩大吸热面积,能够大范围的吸收机箱内变压器产生的热量,而导热管的散热端设计为球形,能够使得冷凝液冷凝液喷雾更容易的聚集到散热球形端,增加单位时间内冷凝液喷雾的聚集量,从而提高散热面积,以达到更高的散热效果。(5)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监控装置、执行机构和报警装置,使得变压器散热装置中的各地方的冷凝液温度能够进行实时掌控,并且当冷凝液温度异常时能够进行报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散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散热装置导热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变压器散热装置雾化喷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散热智能控制系统流程图。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变压器的机箱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安装在机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为密封型机箱,且该机箱设置有机箱壳,所述机箱壳内填充有高比热的冷凝液a;所述机箱壳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若干,且均匀设置在机箱壳上方;所述贯穿孔内竖直嵌合设置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导热管、冷凝板、冷凝液b箱和雾化装置;所述散热箱安装在机箱上方;且散热箱的底部面积与机箱的顶部面积相同;所述导热管和冷凝板安装在散热箱内,冷凝液b箱安装在散热箱外,雾化装置安装在散热箱一侧边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变压器的机箱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安装在机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为密封型机箱,且该机箱设置有机箱壳,所述机箱壳内填充有高比热的冷凝液a;所述机箱壳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若干,且均匀设置在机箱壳上方;所述贯穿孔内竖直嵌合设置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导热管、冷凝板、冷凝液b箱和雾化装置;所述散热箱安装在机箱上方;且散热箱的底部面积与机箱的顶部面积相同;所述导热管和冷凝板安装在散热箱内,冷凝液b箱安装在散热箱外,雾化装置安装在散热箱一侧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竖直嵌合在贯穿孔内,所述冷凝板安装在导热管上方,所述导热管分为吸热端与散热端,所述吸热端与散热端之间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冷却管竖直嵌合在贯穿孔内;所述冷却管内设置有冷凝液c;所述吸热端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散热端穿过所述机箱位于所述散热箱内。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吸热端为竖直设置的且一体成型的“z”型结构吸热端,所述导热管的散热端为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端的“z”型结构有两个,且两个所述“z”型结构以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z”型结构头部安装在冷却管内,所述“z”型结构尾部位于机箱内。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本奎
申请(专利权)人:杨本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