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式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59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拆式包装盒,包括侧板部分、设置在侧板部分两侧的顶盖部分及底板部分,所述侧板部分设置有点断刀线,所述点断刀线包括中心弧线部及两侧的延伸部,与所述中心弧线部相连的端面上具有一通口。包装盒的上下端面属于封口的两个端面,并由于封箱需要,一般具有双层或多层结构,因此在上下两端面进行开箱操作十分不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能够实现开箱的点断刀线设置在侧板部分,开箱方便,制造加工方便,同时避免撕拉条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A detachable pack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拆式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
,特别涉及一种易拆式包装盒。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和互联网商业的发展,包装结构和包装产品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存在长期且大规模的应用,越来越多品种的货物需要使用包装箱,而对于大量频繁使用的包装箱的性能和使用便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号为201410144347.3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到了一种包装箱,其通过撕拉条实现包装箱的开箱,撕拉条为塑料材质,撕开后直接丢掉,无法集中处理,会产生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撕拉条的设计,整个包装箱的制作工艺更复杂,投入成本更高。专利号为201820208157.7的技术专利中,提到了一种能够保证包装性能又易开启的纸质包装箱,其侧板及顶盖部分或者侧板及底板部分设置了点断刀线,用于实现包装箱的开启,但是该点断刀线有一部分处在顶盖部分或者底板部分,顶盖及底板部分具有两层结构,开箱十分不方便,同时点断刀线内外两侧实体连接,通过点断刀线撕开箱体具有一定的难度且不方便。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研制了一种易拆式包装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拆式包装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设计不环保、制作工艺复杂、开箱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拆式包装盒,包括侧板部分、设置在侧板部分两侧的顶盖部分及底板部分,所述侧板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及左侧板,所述顶盖部分包括左顶盖、右顶盖、内顶盖及外顶盖,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左底板、右底板、内底板及外底板,所述侧板部分端部设置有粘连片,所述粘连片一侧端面、外顶盖端部及外底板端部均设置有涂胶区域,所述侧板部分设置有点断刀线,所述点断刀线包括中心弧线部及两侧的延伸部,与所述中心弧线部相连的端面上具有一通口。优选的,所述点断刀线设置在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及左侧板中任意一个端面上。优选的,所述点断刀线的延伸部由中心弧线部两侧依次向所在端面两侧延伸至端面端部,所述点断刀线的延伸部端部具有一贴合所在端面侧边设置的加长部,所述加长部延伸至与加长部垂直的端面侧边处。优选的,所述点断刀线将所在端面分隔为固定区及撕拉区,所述通口设置在与所述中心弧线部相连的固定区上。优选的,所述点断刀线将所在端面分隔为固定区及撕拉区,所述通口设置在与所述中心弧线部相连的撕拉区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包装盒的上下端面属于封口的两个端面,并由于封箱需要,一般具有双层或多层结构,因此在上下两端面进行开箱操作十分不方便,本技术把能够实现开箱的点断刀线设置在侧板部分,开箱方便,制造加工方便,同时避免撕拉条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2)点断刀线包括中心弧线部及两侧的延伸部,开箱时先撕开中心弧线部,然后再捏住中心弧线部所在的结构将两侧的延伸部撕开,但是如何将中心弧线部撕开,现有技术中采用向包装盒内侧戳动中心弧线部所在结构,从而实现其撕裂,但是若包装盒内部为实体结构,无法向内戳动,则现有技术的设计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技术在与中心弧线部相连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口,将手指伸入通口,并将中心弧线部所在结构向包装盒外侧拉动即可实现其撕裂,开箱更方便。(3)点断刀线的延伸部端部具有一贴合所在端面侧边设置的加长部,增大通口面积,便于物品从包装盒内取出。(4)点断刀线将所在端面分隔为固定区及撕拉区,通口既可以设置在与中心弧线部相连的固定区上,也可以设置在与中心弧线部相连的撕拉区上,均能方便开箱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结构的展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结构的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所述结构的展开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所述结构的展开图。其中:1、侧板部分,11、前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板,14、左侧板,15、粘连片;111、固定区,112、撕拉区,113、中心弧线部,114、延伸部,115、加长部,116、通口;2、顶盖部分,21、内顶盖,22、右顶盖,23、外顶盖,24、左顶盖;3、底板部分,31、内底板,32、右底板,33、外底板,34、左底板;4、涂胶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易拆式包装盒,包括侧板部分1、设置在侧板部分1两侧的顶盖部分2及底板部分3,其中侧板部分1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11、右侧板12、后侧板13及左侧板14,顶盖部分2包括左顶盖24、右顶盖22、内顶盖21及外顶盖23,底板部分3包括左底板34、右底板32、内底板31及外底板33,侧板部分1端部设置有粘连片15,粘连片15一侧端面、外顶盖23端部及外底板33端部均设置有涂胶区域4;前侧板11上设置有点断刀线,该点断刀线也可设置在右侧板12、后侧板13及左侧板14上,点断刀线包括中心弧线部113、两侧的延伸部114及加长部115,延伸部114呈圆弧形,并由中心弧线部113两侧依次向所在端面两侧延伸至前侧板11端部,加长部115贴合前侧板11侧边设置,并延伸至与加长部115垂直的前侧板11侧边处;该点断刀线将前侧板11分隔为固定区111及撕拉区112,与中心弧线部113相连的固定区111上具有一通口116,开箱时将手指伸入通口116,并将中心弧线部113所在结构向包装盒外侧拉动即可实现其撕裂,开箱更方便。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唯一不同点在于:延伸部114呈直线型,并与中心弧线部113开口端相对的前侧板11侧边平行。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唯一不同点在于:延伸部114呈直线型,并倾斜设置,与中心弧线部113开口端相对的前侧板11侧边存在夹角,夹角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夹角为25°。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唯一不同点在于:点断刀线将前侧板11分隔为固定区111及撕拉区112,与中心弧线部113相连的撕拉区112上具有一通口116。根据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包装盒优选地形成为六面体的立体结构,每个盖部包括四个不同的分解部分,以构成包装箱的组合和密封。然而本技术方案中的“外”、“内”、“顶”、“底”、“左”、“右”等仅仅是为了区别技术特征且为了描述方便而采用的,在特定的或者优选的方案中,彼此相对应的位置可以互换。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拆式包装盒,包括侧板部分、设置在侧板部分两侧的顶盖部分及底板部分,所述侧板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及左侧板,所述顶盖部分包括左顶盖、右顶盖、内顶盖及外顶盖,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左底板、右底板、内底板及外底板,所述侧板部分端部设置有粘连片,所述粘连片一侧端面、外顶盖端部及外底板端部均设置有涂胶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分设置有点断刀线,所述点断刀线包括中心弧线部及两侧的延伸部,与所述中心弧线部相连的端面上具有一通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式包装盒,包括侧板部分、设置在侧板部分两侧的顶盖部分及底板部分,所述侧板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及左侧板,所述顶盖部分包括左顶盖、右顶盖、内顶盖及外顶盖,所述底板部分包括左底板、右底板、内底板及外底板,所述侧板部分端部设置有粘连片,所述粘连片一侧端面、外顶盖端部及外底板端部均设置有涂胶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分设置有点断刀线,所述点断刀线包括中心弧线部及两侧的延伸部,与所述中心弧线部相连的端面上具有一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断刀线设置在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及左侧板中任意一个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裕同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