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1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包括操作台、箱体、冷却单元和循环泵;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底部的四角均设有移动单元,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设有收集池;箱体:所述箱体置于收集池内腔的上方,且箱体底部的四角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在收集池内腔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对应开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风机和冷却曲管,所述冷风机置于操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冷却曲管置于箱体内腔的底部,所述冷却曲管的一端与冷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冷却曲管的两端均贯穿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本水浸式冷却水箱,可以充分冷却,也可以移动使用,而且可以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A kind of water immersion cooling wate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
本技术涉及冷却加工
,具体为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的市政管材市场,塑料管道正在稳步发展,PE管、PP-R管、UPVC管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PE管强劲的发展势头最为令人瞩目。PE管的使用领域广泛,其中给水管和燃气管是其两个最大的应用巿场。现有的PE管冷却设备冷却往往不够充分,也不便于移动使用,而且水资源不便于回收利用,导致水资源的大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采用水浸式冷却,可以充分冷却,也可以移动使用,而且可以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包括操作台、箱体、冷却单元和循环泵;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底部的四角均设有移动单元,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设有收集池;箱体:所述箱体置于收集池内腔的上方,且箱体底部的四角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固定在收集池内腔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对应开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通过收集池将出料口和进料口中流出的水进行收集;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风机和冷却曲管,所述冷风机置于操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冷却曲管置于箱体内腔的底部,所述冷却曲管的一端与冷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冷却曲管的两端均贯穿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冷却曲管的另一端与收集池的内腔连通,通过冷风机和冷却曲管可以对箱体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置于操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收集池的内腔连通,所述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与箱体的内腔连通,通过循环泵可以将收集池中的水送入箱体的内腔;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置于箱体的外侧,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置于箱体内壁的侧面,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冷风机和循环泵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双向电连接,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箱体中的冷却水的水位,并反馈给PLC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冷却水的温度,并反馈给PLC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单元包括万向轮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置于操作台的底部,所述万向轮对应安装在安装座上,通过万向轮实现设备的移动使用。进一步的,还包括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桨叶、转盘和伺服电机,所述转盘位于箱体的内腔,所述桨叶排列设在转盘的圆周面,所述转盘通过转轴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箱体的外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盘和桨叶的转动,对冷却水进行搅拌。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置于箱体的上表面,所述补水管的底端连通箱体的内腔,所述补水管的顶端配套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补水管和电磁阀进行补水。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定径管,所述定径管位于箱体的内腔,所述定径管对应设在进料口的内侧端,通过定径管对待冷却加工的管材进行定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水浸式冷却水箱,具有以下好处:1、将需要冷却的管材依次通过进料口、定径管和出料口,在管材穿过箱体的过程中,通过箱体内的水对管材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冷风机向箱体内的冷风曲管提供冷气,同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盘和桨叶的转动,保持箱体内冷却水的温度,实现管材的快速和充分均匀的冷却;2、通过移动单元上的万向轮可以将冷却水箱移动使用,给使用者提高了方便;3、通过收集槽可以将箱体上进料口和出料口流出的水进行回收,然后通过循环泵将收集到的水送回箱体内腔,实现冷却水的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除箱体顶部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2收集池、3移动单元、31万向轮、32安装座、4支腿、5PLC控制器、6补水管、7电磁阀、8出料口、9循环泵、10定径管、11液位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搅拌单元、131桨叶、132转盘、133伺服电机、14冷却单元、141冷风机、142冷却曲管、15进料口、16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包括操作台1、箱体16、冷却单元14和循环泵9;操作台1:操作台1底部的四角均设有移动单元3,移动单元3包括万向轮31和安装座32,安装座32置于操作台1的底部,万向轮31对应安装在安装座32上,通过万向轮31实现设备的移动使用,操作台1的上表面设有收集池2;箱体16:箱体16置于收集池2内腔的上方,且箱体16底部的四角均设有支腿4,支腿4的底端固定在收集池2内腔的底部,箱体16的前后两侧对应开设有出料口8和进料口15,通过收集池2将出料口8和进料口15中流出的水进行收集,还包括搅拌单元13,搅拌单元13包括桨叶131、转盘132和伺服电机133,转盘132位于箱体16的内腔,桨叶131排列设在转盘132的圆周面,转盘132通过转轴与箱体16的内壁转动连接,伺服电机133固定在箱体16的外侧,伺服电机133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外侧端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133带动转盘132和桨叶131的转动,对冷却水进行搅拌,还包括补水管6,补水管6置于箱体16的上表面,补水管6的底端连通箱体16的内腔,补水管6的顶端配套设有电磁阀7,通过补水管6和电磁阀7进行补水,还包括定径管10,定径管10位于箱体的内腔,定径管10对应设在进料口15的内侧端,通过定径管10对待冷却加工的管材进行定径;冷却单元14:冷却单元14包括冷风机141和冷却曲管142,冷风机141置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冷却曲管142置于箱体16内腔的底部,冷却曲管142的一端与冷风机141的出风口连接,冷却曲管142的两端均贯穿延伸至箱体16的外侧,冷却曲管142的另一端与收集池2的内腔连通,通过冷风机141和冷却曲管142可以对箱体16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循环泵9:循环泵9置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循环泵9的进水口与收集池2的内腔连通,述循环泵9的出水口与箱体16的内腔连通,通过循环泵9可以将收集池2中的水送入箱体16的内腔;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5、液位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PLC控制器5置于箱体16的外侧,液位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分别置于箱体16内壁的侧面,PLC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箱体(16)、冷却单元(14)和循环泵(9);/n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底部的四角均设有移动单元(3),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设有收集池(2);/n箱体(16):所述箱体(16)置于收集池(2)内腔的上方,且箱体(16)底部的四角均设有支腿(4),所述支腿(4)的底端固定在收集池(2)内腔的底部,所述箱体(16)的前后两侧对应开设有出料口(8)和进料口(15);/n冷却单元(14):所述冷却单元(14)包括冷风机(141)和冷却曲管(142),所述冷风机(141)置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冷却曲管(142)置于箱体(16)内腔的底部,所述冷却曲管(142)的一端与冷风机(141)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冷却曲管(142)的两端均贯穿延伸至箱体(16)的外侧,所述冷却曲管(142)的另一端与收集池(2)的内腔连通;/n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置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循环泵(9)的进水口与收集池(2)的内腔连通,所述述循环泵(9)的出水口与箱体(16)的内腔连通;/n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5)、液位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所述PLC控制器(5)置于箱体(16)的外侧,所述液位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分别置于箱体(16)内壁的侧面,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冷风机(141)和循环泵(9)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5)分别与液位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双向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浸式冷却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箱体(16)、冷却单元(14)和循环泵(9);
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底部的四角均设有移动单元(3),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设有收集池(2);
箱体(16):所述箱体(16)置于收集池(2)内腔的上方,且箱体(16)底部的四角均设有支腿(4),所述支腿(4)的底端固定在收集池(2)内腔的底部,所述箱体(16)的前后两侧对应开设有出料口(8)和进料口(15);
冷却单元(14):所述冷却单元(14)包括冷风机(141)和冷却曲管(142),所述冷风机(141)置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冷却曲管(142)置于箱体(16)内腔的底部,所述冷却曲管(142)的一端与冷风机(141)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冷却曲管(142)的两端均贯穿延伸至箱体(16)的外侧,所述冷却曲管(142)的另一端与收集池(2)的内腔连通;
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置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循环泵(9)的进水口与收集池(2)的内腔连通,所述述循环泵(9)的出水口与箱体(16)的内腔连通;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5)、液位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所述PLC控制器(5)置于箱体(16)的外侧,所述液位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分别置于箱体(16)内壁的侧面,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冷风机(141)和循环泵(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俊邓幼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丰日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