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节能灶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团体用餐方便移动的多功能节能灶。
技术介绍
现在多人用餐做饭和做菜都是分开的,浪费了大部分的热量,并且不能快速地完成,尤其是部队战时或野营训练时对时间要求更高。炊具都是固定在厨房,对移动性强的团体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节能灶,目的是方便团体用餐,可以节约热能,缩短做饭时间,移动灵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节能灶,包括框架、炉套、锅,在框架内一侧设有炉套,框架内另一侧设有热水室,热水室内设有烟管,热水室的上方设有蒸汽室,烟管的一端与集烟室连通,烟管的另一端与炉套内的燃烧室连通,集烟室与出烟口连通,在炉套的底部设有炉箅,炉套的下方设有风室和落渣斗。所述的炉套与炉箅之间设有卫燃带,在炉套内设有布风板,风室与鼓风机连接,风室内设有一次风调节门和二次风调节门,一次风调节门与设在炉箅下方水平设置的配风管连接,二次风调节门与炉套底部环形设置的二次风室连通。所述的集烟室设有引射管,引射管与引风机连接,集烟室的下方设有落灰-->斗。所述的蒸汽室与安全阀和三通阀连接。所 ...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节能灶,包括框架(29)、炉套(4)、锅(6),其特征在于在框架(29)内一侧设有炉套(4),框架(29)内另一侧设有热水室(7),热水室(7)内设有烟管(8),热水室(7)的上方设有蒸汽室(2),烟管(8)的一端与集烟室(9)连通,烟管(8)的另一端与炉套(4)内的燃烧室(33)连通,集烟室(9)与出烟口(26)连通,在炉套(4)的底部设有炉箅(17),炉套(4)的下方设有风室(23)和落渣斗(24)。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6-6-28 200620091797.11、多功能节能灶,包括框架(29)、炉套(4)、锅(6),其特征在于在框架(29)内一侧设有炉套(4),框架(29)内另一侧设有热水室(7),热水室(7)内设有烟管(8),热水室(7)的上方设有蒸汽室(2),烟管(8)的一端与集烟室(9)连通,烟管(8)的另一端与炉套(4)内的燃烧室(33)连通,集烟室(9)与出烟口(26)连通,在炉套(4)的底部设有炉箅(17),炉套(4)的下方设有风室(23)和落渣斗(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套(4)与炉箅(17)之间设有卫燃带(18),在炉套(4)内设有布风板(25),风室(23)与鼓风机(30)接,风室(23)内设有一次风调节门(22)和二次风调节门(22),一次风调节门(22)与设在炉箅(17)下方水平设置的配风管(21)连接,二次风调节门(22)与炉套(4)底部环形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占魁,于伟,李广德,韩有福,
申请(专利权)人:于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