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连森专利>正文

带有通风环的蜂窝煤,柴两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71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有通风环的蜂窝煤、柴两用炉是人们通常使用的蜂窝煤炉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改进。在原蜂窝煤炉上增设了预燃室,在预燃室预燃过的煤块直接加入炉膛,上火快,无有害气体伤害人体、从预燃室排渣,节约能源,不烫手熏眼,呛人耳鼻,炉膛内煤块间增设金属通风环可减去对孔眼的困难,炉面增设了若干二次通风孔,使炉面燃烧旺盛,取下预燃室盖可烧柴,是一种家庭煤、柴两用的理想的炉具。(*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对立式蜂窝煤炉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改进。人们通常使用的立式蜂窝煤炉炉膛是圆筒形的,通风结构是横向茶壶咀形状,空气呈流线型流向炉膛,进风阻力小,分布均匀,燃烧均匀通风口截面积略大于蜂窝煤12个通风孔截面积之和,可满足燃烧时供给的风量,热量幅射损失也较少,自然抽风适度,炉膛表面结构合理,其炉外壳高于炉膛,炉面有带叶片状的空气流通片。但是这种在使用中换煤排渣不方便,每次排渣加煤时,必须将炉膛中燃烧的煤逐个夹出后才能把底层煤渣除去,有时煤渣与其它煤结死,需要用火钳捅开,这样大量能量被损耗,并烫手熏眼。然后又再逐个将煤块夹入炉膛时,须对准每个通风孔,而且加入的新煤散发出呛人难闻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加入新煤后上火慢,使用不方便。此种炉只宜烧煤块,不宜烧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蜂窝煤、柴两用炉,燃烧效果更好,换煤排渣方便,大为减少有害气体,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时干净卫生,上火快,节约能源,炉面温度高,既可烧蜂窝煤,又可烧柴。本技术将蜂窝煤炉的圆筒形炉膛改为缺口圆筒形的炉膛(图5)与新增设的预燃室(图6)组合而成L型炉膛(图2),预燃室大小恰好放入一个煤块,室底与炉栅齐平,室壁通过保温层凸出在炉壳外,室口有封盖,盖上封盖后预燃室就被密封,室内的煤块得到预燃和烘干,煤块中易燃物质在预燃时所发出的有害气体在预燃室被燃烧掉,预燃过的热煤块加入炉膛后上火快,而且无加新煤时所发出的有害难闻的气体。炉膛底部通风道仍采用原蜂窝煤的横向茶壶咀式通风道,通风口在预燃室口下,炉面结构也采用蜂窝煤炉的结构,但在炉面带叶片状空气流通片的盖环下增设了若干二次通风孔(附图说明图1、2、4),孔道是从炉外壳穿过保温层,至炉面盖环下,方向由外向里,由下至上呈倾斜形,炉面燃烧时孔道得以抽入适当风量助燃,火焰大,温度高。炉膛内煤块间增设一活动金属通风环,这样无须再将蜂窝煤块对准孔眼,因通风环使两煤块之间留有空间,下层煤块通风孔进来的空气进入空间后可流入上层煤块各通风孔进行燃烧,燃烧后的煤渣也不会相互结死,便于排渣换新煤块。排渣时,首先把备用的通风环放进炉膛,然后打开预燃室封盖,取出预燃过的煤块加在通风环上,用火钳式铁钩将煤渣和通风环取出,煤渣取出的同时,上部的煤块和通风环随之落下定位,再夹入一个新煤块放入预燃室进行预燃,用封盖封好预燃室口,完成一次换煤排渣过程。这样排渣换煤既不伤害人体又方便卫生,同时还节约了能源,若用柴作燃料,只需打开预燃室封盖,清除煤渣后,进柴点火即可,其火焰高,燃烧充分,因炉膛较柴灶深,抽风量大,炉面温度高,多方位二次通风孔通风,又增设了炉面空气的供给,有利于助燃,提高温度,炉面基本上无柴烟污染。本技术的优点是煤块在预燃室预燃后,煤块里的易燃物质所发发出的有害气体充分燃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从预燃室排渣,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和对人体的伤害,烘干预燃过的煤块燃烧时上火快,使用方便安全,同时煤块间放入金属通风环后,免去了对蜂窝煤孔的困难及煤渣烧结带来排渣的不便,多方位二次通风孔,使炉面燃烧好,温度高,同时用柴作燃料只需打开预燃室封盖,进柴燃烧即可,使用方便、干净卫生、热效率高。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通风环的L型蜂窝煤、柴两用炉。图1是蜂窝煤、柴两用炉主视图;图2是蜂窝煤、柴两用炉A-A剖视图;图3是蜂窝煤、柴两用炉的金属通风孔立体图;图4是蜂窝煤、柴两用炉的立体图;图5是蜂窝煤、柴两用炉的筒形缺口炉膛的立体图;图6是蜂窝煤、柴两用炉的预燃室的立体图。本技术的筒形缺口炉膛1(图5)与预燃室7(图6)组合成L型炉膛(图2),炉膛深度比三块蜂窝煤块的高度和两个通风环5的厚度之和略高一些,预燃室刚好放入一个煤块,预燃室底与炉栅8齐平炉膛外有保温层4,预燃室通过保温层凸出在炉外壳2外面,预燃煤块平放进预燃室,与炉膛内第3块煤块平齐,炉外壳与预燃室外壳连接,室口上有活动封盖,炉府通风道9采用原蜂窝煤横向茶壶式通风道,通风口设在预燃室口下,口上有带控制火焰大小的孔眼的封盖,通风道截面积仍采用略大于12个蜂窝煤孔面积之和,使煤块燃烧有足够的风量,炉面增设若干多方位二次通风孔3(图1、2、4)孔道是从炉外壳斜穿过保温层至炉膛顶面的盖环6下,由外向里,由下至上呈倾斜形炉面结构也与原蜂窝煤炉结构相同,带有保温材料的炉外壳高出炉面,炉面盖环上仍带有叶片状空气流通片作垫脚,这样平底锅、园底锅均可使用,炉面保温、通风性能又好。煤块之间所加的金属通风环直径比煤块直径小,在排渣换煤时,随同煤块一起加入炉膛并落下定位及从预燃室随渣一起取出,炉底设有炉脚10使炉子成为立式。用柴作燃料时,打开预燃室封盖,柴从室口进入点火即可,使用方便卫生。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通风环的蜂窝煤、柴两用炉,包括筒形缺口炉膛1、炉外壳2、二次通风孔3、保温层4、金属通风环5、炉面盖环6、炉栅8、预燃室7、炉底通风道9、炉脚10,其特征是筒形缺口炉膛1和预燃室7连接组合成L型炉膛,预燃室7室底与炉栅8齐平,炉底通风道9道口设于预燃室7室口下,炉面盖环6下增设若干个多方位二次通风孔3,孔道从炉外壳2斜穿保温层4,方向由外向里,由下至上至炉面盖环6下,炉底设炉脚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炉,其特征是在炉膛1内煤块间增设一直径比煤块略小的金属通风环5。专利摘要带有通风环的蜂窝煤、柴两用炉是人们通常使用的蜂窝煤炉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改进。在原蜂窝煤炉上增设了预燃室,在预燃室预燃过的煤块直接加入炉膛,上火快,无有害气体伤害人体、从预燃室排渣,节约能源,不烫手熏眼,呛人耳鼻,炉膛内煤块间增设金属通风环可减去对孔眼的困难,炉面增设了若干二次通风孔,使炉面燃烧旺盛,取下预燃室盖可烧柴,是一种家庭煤、柴两用的理想的炉具。文档编号F24C1/00GK2079716SQ9021884公开日1991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熊连森 申请人:熊连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通风环的蜂窝煤、柴两用炉,包括筒形缺口炉膛1、炉外壳2、二次通风孔3、保温层4、金属通风环5、炉面盖环6、炉栅8、预燃室7、炉底通风道9、炉脚10,其特征是筒形缺口炉膛1和预燃室7连接组合成L型炉膛,预燃室7室底与炉栅8齐平,炉底通风道9道口设于预燃室7室口下,炉面盖环6下增设若干个多方位二次通风孔3,孔道从炉外壳2斜穿保温层4,方向由外向里,由下至上至炉面盖环6下,炉底设炉脚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连森
申请(专利权)人:熊连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