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62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包括作为桥跨结构的箱梁、桥墩、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横向中隔板以及竖向隔墙。箱梁顶面作为机动车的行车道;人行道舱室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位于箱梁内,竖向隔墙将人行道舱室与非机动车道舱室隔离,并且将横向中隔板划分为人行道板以及非机动车道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箱梁的顶面用作机动车的行车道,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布置在箱梁内,从而减小了桥面的横向宽度,减少了工程造价。同时行人、非机动车道在箱梁内通行,可实现两侧河岸慢行系统与桥梁内部慢行系统的连接,行人跨江通行时有结构物遮雨避风,通行条件好,一物多用,一举多得,值得大范围推广。

A kind of river crossing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structure with people not passing through the box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跨越江河,一般采用桥梁或隧道的型式。当采用桥梁的型式跨越江河时,一般还需考虑行人、非机动车随桥过河的问题。现常规的做法为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布置在桥梁两侧,这样导致了桥梁横向宽度加大,工程造价增加,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行人、非机动车随桥过河时,桥梁工程造价高、经济性较差、美观性不佳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包括作为桥跨结构的箱梁、桥墩、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横向中隔板以及竖向隔墙;所述箱梁的顶面作为机动车的行车道,所述箱梁的底部与所述桥墩的顶部刚接,所述人行道舱室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位于所述箱梁内,所述竖向隔墙将所述人行道舱室与非机动车道舱室隔离,并且将所述横向中隔板划分为人行道板以及非机动车道板。进一步的,所述箱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隔墙为普通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其将箱梁横向分成两个舱室,每个舱室均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所述两个舱室分别为所述人行道舱室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所述竖向隔墙厚0.15m~0.2m。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隔墙每隔200m~300m设置一处防火门,以作为单个舱室发生火灾时,行人或非机动车往另一舱室逃生的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横向中隔板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厚度为0.15m~0.2m;所述横向中隔板与所述箱梁的顶面平行,所述横向中隔板的板面至所述箱梁上翼缘底部净高不小于2.5m。进一步的,在所述箱梁的两侧腹板中部按一定间距设置若干用于观光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开孔位置避开腹板处预应力钢束,所述若干圆孔在箱梁纵向形成不规则开孔效果,以增加结构的美观性,所述箱梁的两侧腹板于圆孔处相应的配置加强钢筋。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圆孔包括通风孔、采光孔及观景孔三种;所述通风孔、观景孔兼做采光孔,所述观景孔、采光孔处安装高强玻璃,所述通风孔不得封闭,通风孔外侧处设置防护网,防止行人坠落江河。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处每间隔一定间距安装用于箱梁内部发生火灾时应急排烟的排风扇。进一步的,在所述人行道舱室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的顶部安装用于夜间照明的照明灯具。进一步的,所述箱梁于靠近两岸的桥台端部设置与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连通的连接通道,以便于道路两侧的行人、非机动车进入人行道舱室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从而实现河岸慢行系统与桥梁内跨河慢行系统的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将箱梁的顶面用作机动车的行车道,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布置在箱梁内,从而减小了桥面的横向宽度,减小了工程造价。同时行人、非机动车道在箱梁内通行,上方有结构物遮雨避风,通行条件好,一物多用,一举多得,值得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沿图1所示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的A-A剖面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沿图1所示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的B-B剖面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包括作为桥跨结构的箱梁1、桥墩2、人行道舱室3、非机动车道舱室4、横向中隔板5以及竖向隔墙6。箱梁1的顶面作为机动车的行车道10,箱梁1的底部与桥墩2的顶部刚接。人行道舱室3及非机动车道舱室4位于箱梁1内,竖向隔墙6将人行道舱室3与非机动车道舱室4隔离,并且将横向中隔5板划分为人行道板31以及非机动车道板41。于本实施例中,箱梁1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竖向隔墙6为普通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其将箱梁1横向分成两个舱室,每个舱室均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两个舱室分别为人行道舱室3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4,竖向隔墙6厚0.15m~0.2m。上述竖向隔墙6每隔200m~300m设置一处防火门,以作为单个舱室发生火灾时,行人或非机动车往另一舱室逃生的通道。上述横向中隔板5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厚度为0.15m~0.2m;横向中隔板5与箱梁1的顶面平行,横向中隔板5的板面至箱梁1上翼缘底部净高不小于2.5m。于本实施例中,上述横向中隔板5与竖向隔墙6在三维空间内相互垂直,两者的横向断面在竖向空间较高的位置构成十字形,在竖向空间较矮的位置构成T字形。在箱梁1的两侧腹板中部按一定间距设置若干圆孔11,圆孔11的开孔位置避开腹板处预应力钢束12,若干圆孔11在箱梁1纵向形成不规则开孔效果,以增加结构的美观性。若干圆孔11包括通风孔、采光孔及观景孔三种。通风孔、观景孔兼做采光孔,观景孔、采光孔处安装高强玻璃,通风孔不得封闭,通风孔外侧处设置防护网,防止行人坠落江河。通风孔处每间隔一定间距安装用于箱梁1内部发生火灾时应急排烟的排风扇。在人行道舱室3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4的顶部安装用于夜间照明的照明灯具。上述箱梁1于靠近两岸的桥台端部设置与人行道舱室3、非机动车道舱室4连通的连接通道,以便于道路两侧的行人、非机动车进入人行道舱室3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4,从而实现河岸慢行系统与桥梁内跨河慢行系统的连接。本实施例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将箱梁1的顶面用作机动车的行车道,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布置在箱梁1内,从而减小了桥面的横向宽度,减小了工程造价。同时行人、非机动车道在箱梁1内通行,上方有结构物遮雨避风,通行条件好,一物多用,一举多得,值得大范围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桥跨结构的箱梁、桥墩、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横向中隔板以及竖向隔墙;所述箱梁的顶面作为机动车的行车道,所述箱梁的底部与所述桥墩的顶部刚接,所述人行道舱室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位于所述箱梁内,所述竖向隔墙将所述人行道舱室与非机动车道舱室隔离,并且将所述横向中隔板划分为人行道板以及非机动车道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非在箱梁内部通行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桥跨结构的箱梁、桥墩、人行道舱室、非机动车道舱室、横向中隔板以及竖向隔墙;所述箱梁的顶面作为机动车的行车道,所述箱梁的底部与所述桥墩的顶部刚接,所述人行道舱室及非机动车道舱室位于所述箱梁内,所述竖向隔墙将所述人行道舱室与非机动车道舱室隔离,并且将所述横向中隔板划分为人行道板以及非机动车道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隔墙为普通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其将箱梁横向分成两个舱室,每个舱室均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所述两个舱室分别为所述人行道舱室以及非机动车道舱室,所述竖向隔墙厚0.15m~0.2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隔墙每隔200m~300m设置一处防火门,以作为单个舱室发生火灾时,行人或非机动车往另一舱室逃生的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中隔板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厚度为0.15m~0.2m;所述横向中隔板与所述箱梁的顶面平行,所述横向中隔板的板面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倩茹曹诗定刘晓华韦彬刘伟唐皓谢贞明田蕾谢永毅徐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