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46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包括沿着极片涂布方向依次设置的涂布机头、背辊和导辊,所述背辊和导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位置与极片的空箔位置相对应,所述凸台为两端细中间粗的弧形,所述背辊上设置的凸台的中间位置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1~5mm,所述导辊上设置的凸台的中间位置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1~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背辊上多个环状的弧形凸台增大箔材空箔位置的张力,缓冲了涂布时涂布区与空箔区之间的受力不均匀性,涂布后再通过导辊上多个环状的弧形凸台将涂布区与空箔区之间的张力进一步稳定,从而解决涂布后极片的两侧空箔区与中间涂布区受力不均而形成褶皱从而造成极片报废的问题。

A coating device for lithium battery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国防、工业、民用领域的诸多移动设备上。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锂离子生产过程也逐渐流水线化自动化,其中锂电池极片涂布大都使用挤压式涂布机头,这种涂布设备涂布效率高,但是锂电池极片涂布采用纵向为连续涂布,横向为涂布区与空箔区交替,而锂电池常用的箔材厚度均低于20um,因此涂布后极片就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两侧空箔区与中间涂布区受力不均而形成褶皱从而造成极片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涂布时极片受力不均而形成褶皱造成极片报废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包括沿着极片涂布方向依次设置的涂布机头、背辊和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辊和导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位置与极片的空箔位置相对应,所述凸台为两端细中间粗的弧形。所述背辊上设置的凸台的中间位置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1~5mm。所述导辊上设置的凸台的中间位置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1~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背辊上多个环状的弧形凸台增大箔材空箔位置的张力,缓冲了涂布时涂布区与空箔区之间的受力不均匀性,涂布后再通过导辊上多个环状的弧形凸台将涂布区与空箔区之间的张力进一步稳定,从而解决涂布后极片的两侧空箔区与中间涂布区受力不均而形成褶皱从而造成极片报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涂布机头2、背辊3、导辊4、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涂布时极片受力不均而形成褶皱造成极片报废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下面结合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包括沿着极片涂布方向依次设置的涂布机头(1)、背辊(2)和导辊(3),所述背辊(2)和导辊(3)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凸台(4),所述凸台(4)的位置与极片的空箔位置相对应,所述凸台(4)为两端细中间粗的弧形。所述背辊(2)上设置的凸台(4)的中间位置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1~5mm。所述导辊(3)上设置的凸台(4)的中间位置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1~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背辊(2)上多个环状的弧形凸台(4)增大箔材空箔位置的张力,缓冲了涂布时涂布区与空箔区之间的受力不均匀性,涂布后再通过导辊(3)上多个环状的弧形凸台(4)将涂布区与空箔区之间的张力进一步稳定,从而解决涂布后极片的两侧空箔区与中间涂布区受力不均而形成褶皱从而造成极片报废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包括沿着极片涂布方向依次设置的涂布机头(1)、背辊(2)和导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辊(2)和导辊(3)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凸台(4),所述凸台(4)的位置与极片的空箔位置相对应,所述凸台(4)为两端细中间粗的弧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生产的涂布装置,包括沿着极片涂布方向依次设置的涂布机头(1)、背辊(2)和导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辊(2)和导辊(3)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凸台(4),所述凸台(4)的位置与极片的空箔位置相对应,所述凸台(4)为两端细中间粗的弧形状。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建军黄亚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