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用增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41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悬浮用增稠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份、过氧化氢份、苯酚、浓硫酸、甲醛、环氧氯丙烷和催化剂为原料进行制备,在使用过程中,将各保温材料分散并使其保持均匀的悬浮态,解决了保温材料混合制备过程中不同材料间密度差别过大,难以混合均匀的问题。

A thickener for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用增稠剂
本专利技术属增稠剂
,具体涉及一种悬浮用增稠剂。
技术介绍
在保温隔层复合材料制备中,常将金属微粒和陶瓷材料加入,以增加其使用寿命,提高防火性能和保温性能,在将各种材料进行混合时,由于各原材料的密度不同,所以极易产生分层和混合不均的情况,所以需要添加增稠剂使上部的纤维材料和下部密度较大的材料形成均匀的悬浮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保温复合材料中各原料分散后再形成悬浮状态,阻止各原料凝聚和沉淀的增稠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浮用增稠剂,所述增稠剂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分散液170~225份、甲基丙烯酸260~33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00~36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4~8份和过氧化氢0.4~0.6份;所述分散液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苯酚60~80份、浓硫酸60~90份、甲醛30~70份、环氧氯丙烷100~130份和催化剂0.3~0.4份。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包括四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所述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置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过氧化氢,于70~90℃下反应1.5~3h,得混合液;(2)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固体混合物,将该固体混合物清洗除杂后置于真空箱中真空干燥,得粉体;(3)将步骤(2)所得粉体置于分散液中混合均匀,均质后得成品。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溶剂包括正己烷、环己烷、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所述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1)向液态的苯酚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均匀,在90~110℃下反应2~3h后,降温至65℃,再缓慢加入甲醛并搅拌后,升温至90℃,继续反应2h,得分散母液;(2)将分散母液的pH用碱液调节至中性,再在75℃下依次加入催化剂和环氧氯丙烷并调节pH至13~14后,在105~120℃下反应2.5~3.5h,减压蒸馏后得胶状的分散液。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甲基丙烯酸29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3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5份、过氧化氢0.5份、苯酚70份、浓硫酸75份、甲醛50份、环氧氯丙烷120份和四丁基氯化铵0.3份。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将分散剂与增稠剂结合,在使用过程中,将搅拌过程中细小的原材料先进行分散,阻止防止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再增加粘稠度,使各种密度的材料均匀地悬浮在混合液中。2、本专利技术的增稠剂,在使用过程中,分散液的有效分子一端能快速得与各原材料表面吸附结合,另一端与水结合使各原材料更加亲水,在水中更加分散,减少凝聚,便于物料的混合均匀。3、本专利技术的增稠剂甲基丙烯酸和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可与本专利技术中的以环氧磺化酚醛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分散液相容,增加黏稠度,提高不同物料的悬浮和稳定。4、本专利技术分散性好,增稠效率高,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各原材料的凝聚,提高整体的相容性,使材料混合更加均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原料按重量百分量配比为:甲基丙烯酸29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3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5份、过氧化氢0.5份、苯酚70份、浓硫酸75份、甲醛50份、环氧氯丙烷120份和四丁基氯化铵0.3份。(1)向液态的苯酚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均匀,在105℃下反应3h后,降温至65℃,再缓慢加入甲醛并搅拌后,升温至90℃,继续反应2h,得分散母液;(2)将分散母液的p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中性,再在75℃下依次加入四丁基氯化铵和环氧氯丙烷并调节pH至13~14后,在115℃下反应3.5h,减压蒸馏后得胶状的分散液。(3)将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置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过氧化氢,于80℃下反应2h,得混合液;(4)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固体混合物,将该固体混合物清洗除杂后置于真空箱中真空干燥,得粉体;(5)将步骤(2)所得粉体置于分散液中混合均匀,均质后得成品。实施例2原料按重量百分量配比为:甲基丙烯酸26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0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4份和过氧化氢0.4份、苯酚80份、浓硫酸90份、甲醛70份、环氧氯丙烷130份和四丁基氯化铵0.4份。(1)向液态的苯酚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均匀,在105℃下反应3h后,降温至65℃,再缓慢加入甲醛并搅拌后,升温至90℃,继续反应2h,得分散母液;(2)将分散母液的p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中性,再在75℃下依次加入四丁基氯化铵和环氧氯丙烷并调节pH至13~14后,在115℃下反应3.5h,减压蒸馏后得胶状的分散液。(3)将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置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过氧化氢,于80℃下反应2h,得混合液;(4)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固体混合物,将该固体混合物清洗除杂后置于真空箱中真空干燥,得粉体;(5)将步骤(2)所得粉体置于分散液中混合均匀,均质后得成品。实施例3原料按重量百分量配比为:甲基丙烯酸33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6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8份和过氧化氢0.6份、苯酚60份、浓硫酸60份、甲醛30份、环氧氯丙烷100份和四丁基氯化铵0.3份。(1)向液态的苯酚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均匀,在105℃下反应3h后,降温至65℃,再缓慢加入甲醛并搅拌后,升温至90℃,继续反应2h,得分散母液;(2)将分散母液的p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中性,再在75℃下依次加入四丁基氯化铵和环氧氯丙烷并调节pH至13~14后,在115℃下反应3.5h,减压蒸馏后得胶状的分散液。(3)将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置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过氧化氢,于80℃下反应2h,得混合液;(4)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固体混合物,将该固体混合物清洗除杂后置于真空箱中真空干燥,得粉体;(5)将步骤(2)所得粉体置于分散液中混合均匀,均质后得成品。实施例4原料按重量百分量配比为:甲基丙烯酸29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3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5份、过氧化氢0.5份、苯酚70份、浓硫酸75份、甲醛50份、环氧氯丙烷120份和四丁基氯化铵0.3份。(1)向液态的苯酚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均匀,在90℃下反应3h后,降温至65℃,再缓慢加入甲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用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分散液170~225份、甲基丙烯酸260~33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00~36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4~8份和过氧化氢0.4~0.6份;所述分散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苯酚60~80份、浓硫酸60~90份、甲醛30~70份、环氧氯丙烷100~130份和催化剂0.3~0.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用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分散液170~225份、甲基丙烯酸260~330份、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00~360份、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4~8份和过氧化氢0.4~0.6份;所述分散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苯酚60~80份、浓硫酸60~90份、甲醛30~70份、环氧氯丙烷100~130份和催化剂0.3~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用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四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用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置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过氧化氢,于70~90℃下反应1.5~3h,得混合液;
(2)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固体混合物,将该固体混合物清洗除杂后置于真空箱中真空干燥,得粉体;
(3)将步骤(2)所得粉体置于分散液中混合均匀,均质后得成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芳刘锦春吕强张东王家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之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敬邺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