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16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网仓内设置能够充气或放气的气囊筒,气囊筒在收纳过程中处于充气状态,具有一定刚度,在对柔性空间飞网收纳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折叠收纳后的飞网相对整齐有序;当空间飞网逐层收纳过程的同时对气囊筒逐层放气,直至空间飞网全部折叠收纳完成后,气囊筒处于抽空状态,此时气囊筒相当于空间飞网网面之间的隔离布,起到隔离飞网的作用,减小折叠收纳后的飞网网线之间相互缠绕、打结和穿过现象,利于空间飞网的顺利拉出和展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在轨抓捕封装设计领域。

Net package and folding method of flexible space flying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轨抓捕封装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
技术介绍
空间飞网在轨抓捕技术利用拖船将收纳在一定体积网仓内的柔性飞网进行发射展开,展开后的飞网具有较大的拦截面积,具有一定容错能力,有利于覆盖抓捕空间碎片、废弃卫星等非合作目标。收纳后的空间飞网占据体积小,一次任务可携带多张空间飞网进行多次目标抓捕,抓捕成本低。同时空间飞网的柔性特征避免了抓捕过程中的碰撞风险,提高了空间目标抓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空间飞网在轨抓捕空间碎片及废弃卫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空间飞网具有大面积、大柔性、质量小、多网目等特征,飞网从网仓内拉出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打结和挂网等现象,造成飞网无法有序拉出和展开,导致空间飞网抓捕任务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飞网从网仓内拉出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打结和挂网等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对空间飞网进行有序的收纳,并对收纳封装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其收纳封装过程更为标准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包括网仓,所述网仓为空心筒状结构且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网仓内可拆卸的设有若干气囊筒,所述网仓与各气囊筒层层套设并围成若干容置腔,所述气囊筒的侧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充气腔,所述气囊筒上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阀门,所述气囊筒在充气后挤压所述容置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筒包括若干束状气囊带,各束状气囊带沿宽度方向依次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每一束状气囊带内均设有充气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空间飞网由中心提起形成束状,随后将其倒置在网仓的上方;步骤2,对第一层气囊筒充气,并在充气后将其固定在网仓内,使该层气囊筒的轴线对准空间飞网的中心;步骤3,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的部分网体塞入第一层气囊筒围成的容置腔内;步骤4,对下一层气囊筒充气,并在充气后将其固定在网仓内,使该层气囊筒环绕在上一层气囊筒周围并与上一层气囊筒之间围成容置腔;步骤5,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且未被塞入容置腔的部分网体塞入步骤4中围成的容置腔内;步骤6,对上一层气囊筒放气;步骤7,重复步骤4-步骤6直至空间飞网全部收纳至网仓内;步骤8,在所有的气囊筒放气后,对网仓进行箍紧和压实操作,完成空间飞网的收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将空间飞网由中心提起形成束状,随后将其倒置在网仓的上方,具体为:将空间飞网由中心提起形成束状,随后将空间飞网的牵引质量块钩挂到托架上,将托架连同空间飞网拉升至一定高度,使得空间飞网倒置在网仓的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与步骤5中,通过收纳工具将空间飞网上的部分网体塞入容置腔内;所述收纳工具包括圆环以及连接在圆环上的撑杆,所述撑杆与圆环所在的平面垂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与步骤5中,通过收纳工具将空间飞网上的部分网体塞入容置腔后,将收纳工具滞留在容置腔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6中,对上一层气囊筒放气之前,取出该层气囊筒内的收纳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间飞网收纳系统,包括上述的网包和上述的收纳工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通过在网仓内设置能够充气或放气的气囊筒,气囊筒在收纳过程中处于充气状态,具有一定刚度,在对柔性空间飞网收纳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折叠收纳后的飞网相对整齐有序;当空间飞网逐层收纳过程的同时对气囊筒逐层放气,直至空间飞网全部折叠收纳完成后,气囊筒处于抽空状态,此时气囊筒相当于空间飞网网面之间的隔离布,起到隔离飞网的作用,减小折叠收纳后的飞网网线之间相互缠绕、打结和穿过现象,利于空间飞网的顺利拉出和展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网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气囊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空间飞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空间飞网形成束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空间飞网倒置在网仓上方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层气囊筒固定在网仓内并对准空间飞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的部分网体塞入第一层气囊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层气囊筒固定在网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且未被塞入容置腔的部分网体塞入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空间飞网全部收纳至网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空间飞网全部收纳至网仓内的结构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收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网仓、2-气囊筒、21-束状气囊带、3-空间飞网、4-托架、201-第一层气囊筒、202-第二层气囊筒、5-收纳工具、51-圆环、52-撑杆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网仓,所述网仓为空心筒状结构且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网仓内可拆卸的设有若干气囊筒,所述网仓与各气囊筒层层套设并围成若干容置腔,所述气囊筒的侧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充气腔,所述气囊筒上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阀门,所述气囊筒在充气后挤压所述容置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网仓,所述网仓为空心筒状结构且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网仓内可拆卸的设有若干气囊筒,所述网仓与各气囊筒层层套设并围成若干容置腔,所述气囊筒的侧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充气腔,所述气囊筒上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阀门,所述气囊筒在充气后挤压所述容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筒包括若干束状气囊带,各束状气囊带沿宽度方向依次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每一束状气囊带内均设有充气腔。


3.一种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空间飞网由中心提起形成束状,随后将其倒置在网仓的上方;
步骤2,对第一层气囊筒充气,并在充气后将其固定在网仓内,使该层气囊筒的轴线对准空间飞网的中心;
步骤3,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的部分网体塞入第一层气囊筒围成的容置腔内;
步骤4,对下一层气囊筒充气,并在充气后将其固定在网仓内,使该层气囊筒环绕在上一层气囊筒周围并与上一层气囊筒之间围成容置腔;
步骤5,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且未被塞入容置腔的部分网体塞入步骤4中围成的容置腔内;
步骤6,对上一层气囊筒放气;
步骤7,重复步骤4-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明杨乐平朱彦伟黄涣张元文蔡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