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10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肩技术领域,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包括后护肩带、前护肩带以及发热垫,前护肩带位于后护肩带右侧并左右对称,且发热垫设有两块并分别位于前护肩带和后护肩带内壁;发热垫表面开设有至少五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且至少五个通孔内分别嵌入有电气石和按摩石,电气石和按摩石错开排布于发热垫表面,且按摩石表面固定有一圈凸起的按摩珠,发热垫表面四角处均粘接有呈“直角”状的胶条;后护肩带上端中部靠右侧和前护肩带上端中部靠左侧均固定有上垫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发热的同时实现按摩/提高护肩垫与使用者的固定性,避免掉落。

A nano carbon fiber far infrared shoulder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肩
,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发热护肩以电气石功能材料的托玛琳为核心。托玛琳护肩具有热电和压电效应,与人体磁场行程共振共鸣。并通过人体自身能量可持续释放热能,负离子,远红外产生的深度热效应,肩膀酸痛属于人们经常犯得小毛病,而常规的护肩垫在发热的基础上难以同时实现按摩效果,再是,人们带着护肩垫走动或者运动时,护肩垫不仅容易产生位移,并且经常掉落,给行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护肩垫不具备按摩效果和容易松开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包括后护肩带、前护肩带以及发热垫,所述前护肩带位于后护肩带右侧并左右对称,且所述发热垫设有两块并分别位于前护肩带和后护肩带内壁;所述发热垫表面开设有至少五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且至少五个通孔内分别嵌入有电气石和按摩石,所述电气石和按摩石错开排布于发热垫表面,且所述按摩石表面固定有一圈凸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包括后护肩带(1)、前护肩带(2)以及发热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肩带(2)位于后护肩带(1)右侧并左右对称,且所述发热垫(4)设有两块并分别位于前护肩带(2)和后护肩带(1)内壁;/n所述发热垫(4)表面开设有至少五个均匀分布的通孔(402),且至少五个通孔(402)内分别嵌入有电气石(403)和按摩石(404),所述电气石(403)和按摩石(404)错开排布于发热垫(4)表面,且所述按摩石(404)表面固定有一圈凸起的按摩珠(405),所述发热垫(4)表面四角处均粘接有呈“直角”状的胶条(401);/n所述后护肩带(1)上端中部靠右侧和前护肩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碳纤维远红外肩膀发热装置,包括后护肩带(1)、前护肩带(2)以及发热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肩带(2)位于后护肩带(1)右侧并左右对称,且所述发热垫(4)设有两块并分别位于前护肩带(2)和后护肩带(1)内壁;
所述发热垫(4)表面开设有至少五个均匀分布的通孔(402),且至少五个通孔(402)内分别嵌入有电气石(403)和按摩石(404),所述电气石(403)和按摩石(404)错开排布于发热垫(4)表面,且所述按摩石(404)表面固定有一圈凸起的按摩珠(405),所述发热垫(4)表面四角处均粘接有呈“直角”状的胶条(401);
所述后护肩带(1)上端中部靠右侧和前护肩带(2)上端中部靠左侧均固定有上垫块(207),两个所述上垫块(207)上表面中间均插接有与其为一体的上箍紧带(201),且所述后护肩带(1)下端中部靠右侧和前护肩带(2)下端中部靠左侧均固定有下垫块(202),且所述下垫块(202)下表面均插接有与其为一体的下箍紧带(203),两个所述下箍紧带(203)和两个所述上箍紧带(201)内壁均缝制有粘结片(204),且所述后护肩带(1)内表面靠左侧固定有横条(103),所述横条(103)表面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布的插孔(104),且所述前护肩带(2)外壁靠右侧固定有四根等距排布的固定轴(205),四根所述固定轴(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帝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