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206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包括基准平台和盖板,在基准平台和盖板之间上下层叠设置有多个墙板模;所述盖板上连接有带动盖板向下压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在各个墙板模外的塑料膜以与塑料膜形成的密封腔体连通的负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除了通过与升降机构连接的盖板的压制以外,还通过负压装置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压迫,使这个加工出来的墙板更加平整、均匀、质量好。

Fabr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商品建筑得到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逐步深入,中国传统古建筑中木结构、砖木结构深得大众的喜欢,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城镇化建设大面积展开。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也适应了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有更好和更快的建筑建设发展方式,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住房数量和房屋质量方面的需求。虽然传统的建筑凭借其就地取材、加工制作方便等因素在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城镇化进程中市场对建筑迫切需求的现实情况,但是,因为其本身缺乏集约控制和建造过程中能耗较高等,随着时光的推移,其给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装配式建筑,是指设计阶段按照标准户型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设备等因素拼装组成,预制加工阶段按照标准构件进行拆分预制,施工阶段进行现场安装组合而成的建筑体系。一般预制的基本部件有:墙板、柱子、梁、楼板、楼梯、阳台等基本构件。其中,现在的预制墙板只是简单的基础墙板,没有任何其他功能,对于需要保温的北方和防潮的南方,都需要额外在基础墙板上加上保温层和防潮层,这使得预制墙板的种类较多,且彼此不能兼容使用。目前在市场上最常用装配式墙板的加工系统包括平台和盖板,主要的加工方法如下:生产压台和盖板:采购厚度为25mm左右的钢板,通过刨床或者铣床加工平面然后焊接,其长度和宽度视每个工厂的情况及客户的要求,盖板按照要求内灌制混泥土,达到盖板在3吨左右的重量。压台在完成后用螺丝固定在地上,通过调整螺丝将压台水平调整,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上。具体的生产方法:首先在钢板的背面涂胶,然后放置填充材料,再将另外一张钢板的背面涂胶,最后将此涂胶的钢板反转,倒扣在填充材料的上面;按照上述步骤重复多次,然后在最上一端一块板上放置一块平板,最后将重量将近3吨左右的盖板放置在最上层的平板上,起到一个重压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及缺陷:1)平整性差,此种加工系统生产的墙板取决于基台本身的平整性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如果基台水平不好或者由于基台本来表面的不平整性,放置在基台上的墙板就会弯、翘、变形。操作人员如果责任心差,就会有杂物之类夹杂在墙板中间,造成凹坑和凸点;2)表面光滑程度不够,大多此类墙板的芯材都使用软性填充物,使用压台工艺不能确保墙板的表面每个点的受力情况是一致的和均匀的,使生产后的墙板表面有凹凸的感觉;3)仅靠木板也不能提供最高的平整性,也不易清理表面的垃圾;4)此类板所受压力的不同,造成板有不同程度的弯翘,最后在安装的时候,造成整堵墙体的弯曲和变形,影响了工厂的质量和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以解决现在装配式墙板加工重复、不平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包括基准平台和盖板,在基准平台和盖板之间上下层叠设置有多个墙板模;所述盖板上连接有带动盖板向下压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在各个墙板模外的塑料膜以与塑料膜形成的密封腔体连通的负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除了通过与升降机构连接的盖板的压制以外,还通过负压装置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压迫。通过基准平台提供凭证的加工面,通过负压装置提供更加均匀的施力面,使这个加工系统加工出来的墙板更加平整、均匀、质量好。进一步,所述墙板模包括基板模和至少一个的保温模或防潮模。基板模,用来加工墙板的基板层,保温模用来加工墙板的保温层,防潮层用来加工墙板的防潮层。一个墙板中必须要有基板层,而保温层和防潮层属于功能性墙板层,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个数的同时加工。进一步,所述基板模和保温模之间放置有第一粘接模,所述保温模和防潮模之间放置有第二粘接模。通过第一粘接模加工第一粘接层,使基板层和保温层能够通过第一粘接层连接,通过第二粘接模加工第二粘接层,使保温层和防潮层之间能够通过第二粘接层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板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次将各个墙板模放置在基准平台上;步骤二,用塑料膜包裹各个层叠的墙板模;步骤三,将负压装置连通至塑料膜形成的封闭腔体;步骤四,启动升降机构,盖板向下压用塑料膜包裹的各个墙板模;步骤五,启动负压装置,从封闭腔体中向外抽空气;步骤六,直到各个墙板模中的墙板层成型,停止负压装置和升降机构。本方法的优点在于:本方法不仅仅使用了传统的压制手段,同时,还通过负压装置的抽真空,使各个墙板在成型过程中的受力更加均匀,通过基准平台和盖板分别保证受力面和施力面,使加工出来的墙板更加平整。本方法加工步骤少,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所述盖板中设有用来对各个墙板层加热的加热件,在压制一定时间后启动加热件。先压制,在一定时间后加热压制,加快各个墙板层的成型速度。进一步,各个墙板模中放置有粘接模,在粘接模成型后在加热之前打开塑料膜取出粘接模。这样既保证粘接模的成型,又避免粘接模中粘接剂加热凝固。进一步,所述粘接模中填充有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含有紫外固化胶。紫外固化胶只有在照射紫外线光后才能凝固,这样制作出来的粘接层处于半凝固状态,在具体安装各个墙板层的时候,再用紫外线光照射凝固,方便对各个墙板层的现场施工对齐,使生产出来的各个墙板层的通用性更强。进一步,塑料膜由重量分数分别为65%的LDPE、20%的LLDPE、10%的茂金属以及5%的尼龙组成。由此成分组成的塑料膜,柔韧性和强度都较好,便于重复使用。进一步,在步骤一之前调整基准平台,使基准平台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并用工具将基准平台表面清理干净。将基准平台调平,有利于盖板的压制,将基准平台表面清理干净,有利于成型的墙板表面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加工出来的装配式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板层1、楔块11、楔槽12、第一定位件13、第一粘接层14、保温层2、第二定位件21、第二粘接层22、防潮层3、基准平台41、盖板42、基板模51、保温模52、防潮模53、塑料膜6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安装的基准平台41、基板模51、多个保温模52、防潮模53和盖板42,其中,将盖板42和基准平台41上的所有模层一起用塑料膜61包裹,在塑料膜61内形成一密闭腔体,通过真空泵从该塑料膜61中抽真空,配合盖板42向下压制得到各墙板模中的墙板层。基板模51,是用来加工基本层的模具,基板模51的底面为平面结构,基板模51的顶面为具有向上凸起半球状的异形模。基板模5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通过呈“口”字型的侧框架将顶面和底面卡接在一起。侧框架的顶端有向上突出的上卡接部,顶面上具有对应的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平台和盖板,在基准平台和盖板之间上下层叠设置有多个墙板模;所述盖板上连接有带动盖板向下压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在各个墙板模外的塑料膜以与塑料膜形成的密封腔体连通的负压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平台和盖板,在基准平台和盖板之间上下层叠设置有多个墙板模;所述盖板上连接有带动盖板向下压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在各个墙板模外的塑料膜以与塑料膜形成的密封腔体连通的负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模包括基板模和至少一个的保温模或防潮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墙板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模和保温模之间放置有第一粘接模,所述保温模和防潮模之间放置有第二粘接模。


4.装配式墙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依次将各个墙板模放置在基准平台上;
步骤二,用塑料膜包裹各个层叠的墙板模;
步骤三,将负压装置连通至塑料膜形成的封闭腔体;
步骤四,启动升降机构,盖板向下压用塑料膜包裹的各个墙板模;
步骤五,启动负压装置,从封闭腔体中向外抽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如玉青林李秋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富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