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06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艾灸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设置有透气孔和底部设置有第一艾灸口的盒体和设置在盒体上端开口处的上盖以及设置在盒体内部可容纳艾柱的内胆,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和第二艾灸口,且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且用于安装艾柱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通过艾柱连接所述凸起,且所述伸缩装置推动艾柱向所述凸起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盒体的上盖上设置所述伸缩装置,将所述艾柱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上与盒体底部的凸起相配合,实现所述艾柱头部燃烧消耗后,在所述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将所述艾柱的燃烧头部时刻抵触所述凸起,以实现保证所述艾柱头部朝下且保证所述艾柱头部与治疗部位的距离一定。

A new type of moxibustion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艾灸器
本技术涉及艾灸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新型艾灸器。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柱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其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艾灸。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目前,在艾灸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艾灸器进行艾灸治疗,即将艾柱点燃固定在艾灸器内,通过烟气穿过艾灸器上的艾灸口作用到人体治疗部位,但是现有技术中艾灸在使用时,不能像传统的手拿艾柱治疗时头部朝下,且不能始终保证点燃的艾柱头部与治疗部位的距离大致相同,所以不能保证艾柱给治疗部位提供的恒定的温度和烟气直接作用在治疗处,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如何使艾灸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头部朝下且始终保证艾柱头部与治疗部位的距离一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艾灸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设置有透气孔和底部设置有第一艾灸口的盒体和设置在盒体上端开口处的上盖以及设置在盒体内部可容纳艾柱的内胆,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和第二艾灸口,且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且用于安装艾柱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通过艾柱连接所述凸起,且所述伸缩装置推动艾柱向所述凸起运动。进一步,所述凸起的底端到顶端呈逐渐收缩状。进一步,所述凸起为圆锥结构。进一步,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上端固定在所述上盖固定针以及从上往下依次穿插在固定针上的伸缩弹簧和连接板,所述固定针的下端指向所述凸起,所述艾柱穿插在固定针上且与连接板抵触。进一步,所述固定针的下端与所述凸起的顶端抵触。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避免内胆在盒体内晃动和调节内胆底部与盒体底部之间距离的卡持件。进一步,所述卡持件包括连接段和形变段,所述形变段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端连接内胆,另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底部抵触,且所述形变段的中间部分与盒体的底部抵触,且所述连接段与盒体的侧壁抵触。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盒体通过底座与人体接触,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盒体底部艾灸口连通的通孔。进一步,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进一步,所述内胆的底部铺设有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艾灸器结构与众不同,操作方便,通过在盒体的上盖上设置所述伸缩装置,将所述艾柱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上与盒体底部的凸起相配合,驱动所述艾柱向所述凸起运动,即实现所述艾柱头部燃烧消耗后,在所述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将所述艾柱的燃烧头部时刻抵触所述凸起,以实现保证所述艾柱头部朝下且保证所述艾柱头部与治疗部位的距离一定,所述烟气通过第一艾灸口和第二艾灸口作用于治疗部位,无需人工操作控制距离,自动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一种新型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一种新型艾灸器的外形图。图中:1.底座,2.通孔,3.第一艾灸口,4.卡持件,401.连接段,402.形变段,5.盒体,6.第二艾灸口,7.凸起,8.上盖,9.伸缩弹簧,10.连接板,11.透气孔,12.艾柱,13.内胆,14.手柄,15.固定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设置有透气孔11和底部设置有第一艾灸口3的盒体5和设置在盒体5上端开口处的上盖8以及设置在盒体5内部可容纳艾柱12的内胆13,即通过所述透气孔11与外界环境连通以实现提供艾柱12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且通过底部的第一艾灸口3将盒体5内艾柱12燃烧产生的烟气作用于人体治疗部位,所述内胆13为可拆卸式,便于取出清理所述艾柱12燃烧的残渣,所述内胆13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7和第二艾灸口6,所述凸起7用于抵触所述艾柱12头部,且所述凸起7与艾柱12头部的接触面积小于艾柱12的截面积,实现保证所述艾柱12不会由于所述凸起7挡住与空气接触造成燃烧受阻或中断,且所述上盖8设置有与所述凸起7配合且用于安装艾柱12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通过艾柱12连接所述凸起7,即艾柱12的头部与凸起7抵触实现所述艾柱12的燃烧头部朝下,且所述伸缩装置推动艾柱12向所述凸起7运动,所述伸缩装置给艾柱12一个像凸起7运动的推力,保证所述艾柱12的头部消耗后,后续的艾柱12会在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往下运动进行补充且与所述凸起7抵触。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艾灸器,通过在盒体5的上盖8上设置所述伸缩装置,将所述艾柱12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上与盒体5底部的凸起7相配合,驱动所述艾柱12向所述凸起7运动,即实现所述艾柱12头部燃烧消耗后,在所述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将所述艾柱12的燃烧头部时刻抵触所述凸起7,以实现保证所述艾柱12头部朝下且保证所述艾柱12头部与治疗部位的距离一定,无需人工操作控制距离,自动调节。具体地,所述凸起7的底端到顶端呈逐渐收缩状,便于保证所述艾柱12头部燃烧后的灰尘会在凸起7的逐渐收缩的侧面的引导下向四周散落,避免灰尘落到艾柱12的正下方造成阻挡艾柱12向下运动。优选地,所述凸起7为圆锥结构,即苏搜圆锥的顶部与所述艾柱12的头部抵触,起到支撑作用,燃烧后的灰尘沿着圆锥的侧面滑落,远离艾柱12的正下方。优选地,所述凸起7上也设置有第二艾灸口6,便于所述艾灸燃烧头部的能够充分接触空气,燃烧充分。具体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上端固定在所述上盖8固定针15以及从上往下依次穿插在固定针15上的伸缩弹簧9和连接板10,所述固定针15的下端指向所述凸起7,所述艾柱12穿插在固定针15上且与连接板10抵触,即所述伸缩弹簧9通过所述连接板10给穿插在固定针15上的艾柱12一个向下运动的力,使所述艾柱12的头部与凸起7抵触,实现所述艾柱12的头部燃烧消耗后,所述艾柱12在固定针15上滑动,所述艾柱12会继续向下运动进行补充保证所述艾柱12与凸起7时刻抵触,即实现保证所述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透气孔(11)和底部设置有第一艾灸口(3)的盒体(5)和设置在盒体(5)上端开口处的上盖(8)以及设置在盒体(5)内部可容纳艾柱(12)的内胆(13),所述内胆(13)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7)和第二艾灸口(6),且所述上盖(8)设置有与所述凸起(7)配合且用于安装艾柱(12)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通过艾柱(12)连接所述凸起(7),且所述伸缩装置推动艾柱(12)向所述凸起(7)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透气孔(11)和底部设置有第一艾灸口(3)的盒体(5)和设置在盒体(5)上端开口处的上盖(8)以及设置在盒体(5)内部可容纳艾柱(12)的内胆(13),所述内胆(13)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7)和第二艾灸口(6),且所述上盖(8)设置有与所述凸起(7)配合且用于安装艾柱(12)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通过艾柱(12)连接所述凸起(7),且所述伸缩装置推动艾柱(12)向所述凸起(7)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的底端到顶端呈逐渐收缩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为圆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上端固定在所述上盖(8)的固定针(15)以及从上往下依次穿插在固定针(15)上的伸缩弹簧(9)和连接板(10),所述固定针(15)的下端指向所述凸起(7),所述艾柱(12)穿插在固定针(15)上且与连接板(10)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浦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