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起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03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辅助起身垫,包括坐垫、上框架、连杆机构、驱动装置和下框架,所述坐垫固定在上框架上,所述连杆机构A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与下框架的前端,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下框架前端,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中部,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上框架中部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下框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框架上,且推动第三连杆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装置推动连杆机构运动,使得坐垫沿着设定的轨迹向上升高且向前翻转,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杆机构极其简单,体积较小,适合多种场合使用。

Auxiliary stand up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起身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帮助行动不便者的辅助起身垫。
技术介绍
行动不便人群在生活中经常面临着坐下和起身困难的痛点问题,从而致使老年体弱的人、心脑血管病人、便秘、肌肉萎缩、肌无力、妇科疾病、痛风、类风湿、关节炎、残疾人、孕妇等起身站立不便的人摔倒而威胁生命安全。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7613981U,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起身助力坐便椅,包括坐垫板,坐垫板的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铰接板,每一铰接板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扶手,每一铰接板的下部均铰接有一第一连杆和一第二连杆,每一第一连杆均铰接在一铰接杆上,每一铰接杆均固定于基座的前端,两第二连杆之间均固定连接一同步轴,同步轴与铰接杆铰接;坐垫板的铰接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铰接在基座的后端,电动推杆电连接有控制器。该坐便椅利用电动推杆和多连杆结构通过同步轴带动坐垫板平稳按照特定运动轨迹实现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变化,但是该坐便椅连杆机构比较复杂,整体体积也较大,适用的场合比较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适合各种场合使用的辅助起身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辅助起身垫,包括坐垫、上框架、连杆机构A、驱动装置和下框架,所述坐垫固定在上框架上,所述连杆机构A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与下框架的前端,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下框架前端,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中部,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上框架中部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下框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框架上,且推动第三连杆运动。作为优选方案:包括坐垫、上框架、连杆机构B、驱动装置和下框架,所述坐垫固定在上框架上,所述连杆机构B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与下框架的前端,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中部,另一端铰接在下框架的后端,所述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在下框架前端,另一端铰接在上框架后端,且推动上框架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杆的底部还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下框架上的导轨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坐垫的两侧还设有扶手,所述扶手端部固定有升降控制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弹簧或者气弹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坐垫、上框架和下框架中部均设有大小一致的通孔。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推动连杆机构运动,使得坐垫沿着设定的轨迹向上升高且向前翻转,且本技术的连杆机构极其简单,体积较小,适合多种场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直线电机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弹簧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坐垫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气弹簧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采用直线电机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的辅助起身垫,包括坐垫2、上框架3、连杆机构A4、驱动装置和下框架6,所述坐垫2固定在上框架3上,所述坐垫2、上框架3和下框架6中部均设有大小一致的通孔,通孔的设置便于辅助起身器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如厕所等场合,所述连杆机构A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第一连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3与下框架6的前端,第二连杆42的一端铰接在下框架6前端,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43中部,所述第三连杆43的一端与上框架3中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3的底部还铰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下框架6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框架6上,且推动第三连杆43运动。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7、弹簧9或者气弹簧10。当驱动装置采用弹簧8或者气弹簧10时,坐垫2通常处于上升倾斜状态,当使用者坐在坐垫上时,由于弹簧或者气弹簧的支撑作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腿部压力;且在起身时,由于弹簧或者气弹簧的支撑作用,使得使用者腿部无需负担全部的重量,而较为省力。另外,所述坐垫2的两侧还设有扶手1,所述扶手端部固定有升降控制器9。扶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起身过程中抓取,增加安全性,升降控制器9设置在扶手端部,也更方便使用者操作。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辅助起身垫,包括坐垫2、上框架3、连杆机构B、驱动装置和下框架6,所述坐垫2固定在上框架3上,所述坐垫2、上框架3和下框架6中部均设有大小一致的通孔,通孔的设置便于辅助起身器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如厕所等场合,所述连杆机构B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三连杆43,第一连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3与下框架6的前端,第三连杆43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3中部,另一端铰接在下框架6的后端,所述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在下框架6前端,另一端铰接在上框架3后端,且推动上框架3运动。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7、弹簧9或者气弹簧10。当驱动装置采用弹簧8或者气弹簧10时,坐垫2通常处于上升倾斜状态,当使用者坐在坐垫上时,由于弹簧或者气弹簧的支撑作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腿部压力;且在起身时,由于弹簧或者气弹簧的支撑作用,使得使用者腿部无需负担全部的重量,而较为省力。另外,所述坐垫2的两侧还设有扶手1,所述扶手端部固定有升降控制器9。扶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起身过程中抓取,增加安全性,升降控制器9设置在扶手端部,也更方便使用者操作。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代表性例子。本技术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辅助起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2)、上框架(3)、连杆机构A(4)、驱动装置和下框架(6),所述坐垫(2)固定在上框架(3)上,所述连杆机构A(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第一连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3)与下框架(6)的前端,第二连杆(42)的一端铰接在下框架(6)前端,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43)中部,所述第三连杆(43)的一端与上框架(3)中部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下框架(6)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框架(6)上,且推动第三连杆(43)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辅助起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2)、上框架(3)、连杆机构A(4)、驱动装置和下框架(6),所述坐垫(2)固定在上框架(3)上,所述连杆机构A(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第一连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框架(3)与下框架(6)的前端,第二连杆(42)的一端铰接在下框架(6)前端,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43)中部,所述第三连杆(43)的一端与上框架(3)中部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下框架(6)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下框架(6)上,且推动第三连杆(43)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起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43)的底部还铰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下框架(6)上的导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起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2)的两侧还设有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鑫涛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小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