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95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口腔检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外壳体内部通过转抽转动连接的镜片,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壳,衔接壳的内部设置有转杆,外壳体通过转杆与衔接壳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手握握把配合外壳体中的镜片对患者的口腔内进行初级的探查,而后可根据医生的视角,通过拉动连杆上方的拉环带动着拉片进行移动,同时使得外壳体进行一定的翻转,然后将拉片的一端扣接进卡槽内完成对外壳体的固定,同时可用手拨动转轮,在连杆与镜片之间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为弹性构件,保证了镜片可进行正常的转动,在照明灯的光照下令医生能够更加快捷的观察到患者口腔内部的情况。

An oral examin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检查装置
本技术属于口腔检查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上当病人牙关紧闭时,可借此通道置开口器或插管,注入药物或营养物质,同时防止舌的咬伤,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口腔内的检查时,常常会使用到一种口腔检查装置,通常是手杆和镜片一体成型的结构,但是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由于现有口腔检查装置本身的限制性,镜面在患者的口腔内部不易进行相应的调节和转动,无法较好的根据医生的视野角度对镜面的观察角度作出对应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口腔检查装置进行口腔检查时的检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具有检查装置便于根据医生视角进行快速调节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外壳体内部通过转抽转动连接的镜片,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壳,衔接壳的内部设置有转杆,外壳体通过转杆与衔接壳转动连接,转杆的表面上挂接有挂杆,衔接壳的下方一体成型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上设置有拉片,拉片与衔接壳通过转动杆转接在一起,连接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外部通过胶水粘合有转轮,连杆靠近外壳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杆,限位杆异于连杆的一端穿接镜片一侧的转轴上。优选的,衔接壳的外部套合有套环,套环的表面上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转块,转块的表面上开设有圆槽,圆槽内卡接有照明灯。优选的,拉片靠近转轮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方形块,方形块与拉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杆的表面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卡槽,拉片异于方形块一侧的表面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转杆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旋簧,旋簧的一端镶接进外壳体的内部,旋簧的另一端镶入转杆的内部。优选的,连接杆异于外壳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握把,握把的外部套合有橡胶套。优选的,限位杆为弹性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手握握把配合外壳体中的镜片对患者的口腔内进行初级的探查,而后可根据医生的视角,通过拉动连杆上方的拉环带动着拉片进行移动,同时使得外壳体进行一定的翻转,然后将拉片的一端扣接进卡槽内完成对外壳体的固定,同时可用手拨动转轮,在连杆与镜片之间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为弹性构件,保证了镜片可进行正常的转动,在照明灯的光照下令医生能够更加快捷的观察到患者口腔内部的情况,从而解决了原有口腔检查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内部镜面调整的问题,增加了口腔检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外壳体侧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镜片;2、外壳体;3、衔接壳;4、连接杆;5、握把;6、连杆;7、拉片;8、转轮;9、套环;10、转块;11、照明灯;12、转杆;13、旋簧;14、挂杆;15、拉环;16、卡槽;17、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包括外壳体2以及外壳体2内部通过转抽转动连接的镜片1,外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壳3,衔接壳3的内部设置有转杆12,外壳体2通过转杆12与衔接壳3转动连接,转杆12的表面上挂接有挂杆14,衔接壳3的下方一体成型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表面上设置有拉片7,拉片7与衔接壳3通过转动杆转接在一起,连接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杆6,连杆6的外部通过胶水粘合有转轮8,连杆6靠近外壳体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异于连杆6的一端穿接镜片1一侧的转轴上,利用镜片1的翻转调节性,从而解决了原有口腔检查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内部镜面调整的问题,增加了口腔检查装置的实用功能性。具体的,衔接壳3的外部套合有套环9,套环9的表面上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转块10,转块10的表面上开设有圆槽,圆槽内卡接有照明灯11,在检查的过程中,套环9上转块10内卡合的照明灯11可提供更加集中的光源,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口腔内部的观察。具体的,拉片7靠近转轮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方形块,方形块与拉片7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杆4的表面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卡槽16,拉片7异于方形块一侧的表面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拉环15,可将拉片7一端表面上的方形块扣接进相应的卡槽16内可完成对外壳体2的固定。具体的,转杆12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旋簧13,旋簧13的一端镶接进外壳体2的内部,旋簧13的另一端镶入转杆12的内部,通过转杆12两端位置处的旋簧13使得外壳体2在拉片7与连接杆4相互分离后快速的复位,便于对其进行快速整理。具体的,连接杆4异于外壳体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握把5,握把5的外部套合有橡胶套,医生可手持握把5进行相应的工作,在握把5外部橡胶套的摩擦性可防止装置较滑脱手的情况发生。具体的,限位杆17为弹性构件,保证了当外壳体2处于任何状态下,用手拨动转轮8,外壳体2内的镜片1都能够进行正常的转动,保证口腔内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的时候,可用手握着握把5利用外壳体2内的镜片1进行快速的查看,在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的时候,可用手指拨动连接杆4表面上的转轮8使得镜片1产生相应的转动,从而对口腔内部的侧面部分进行快速的观察,在检查的过程中,套环9上转块10内卡合的照明灯11可提供更加集中的光源,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口腔内部的观察,可用手拉动连杆6上方的拉环15,使其带动着拉片7进行前后的移动,致使挂杆14拉动着转杆12进行相应的转动,转杆12转接于外壳体2一侧的内部,在外壳体2进行一定的翻转后,可将拉片7一端表面上的方形块扣接进相应的卡槽16内从而完成对外壳体2的固定,令医生可对前后部分的口腔内部进行细微的观察,在此过程中依旧可以用手拨动转轮8,令镜片1产生相应的旋转配合医生的视角对口腔内部进行查看,在观察完成后,在镜片1与外壳体2之间复位小弹簧的作用下,镜片1可迅速的还原至原来的位置处,通过转杆12两端位置处的旋簧13使得外壳体2在拉片7与连接杆4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包括外壳体(2)以及外壳体(2)内部通过转抽转动连接的镜片(1),其特征在于:外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壳(3),衔接壳(3)的内部设置有转杆(12),外壳体(2)通过转杆(12)与衔接壳(3)转动连接,转杆(12)的表面上挂接有挂杆(14),衔接壳(3)的下方一体成型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表面上设置有拉片(7),拉片(7)与衔接壳(3)通过转动杆转接在一起,连接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杆(6),连杆(6)的外部通过胶水粘合有转轮(8),连杆(6)靠近外壳体(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异于连杆(6)的一端穿接镜片(1)一侧的转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包括外壳体(2)以及外壳体(2)内部通过转抽转动连接的镜片(1),其特征在于:外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壳(3),衔接壳(3)的内部设置有转杆(12),外壳体(2)通过转杆(12)与衔接壳(3)转动连接,转杆(12)的表面上挂接有挂杆(14),衔接壳(3)的下方一体成型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表面上设置有拉片(7),拉片(7)与衔接壳(3)通过转动杆转接在一起,连接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杆(6),连杆(6)的外部通过胶水粘合有转轮(8),连杆(6)靠近外壳体(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异于连杆(6)的一端穿接镜片(1)一侧的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衔接壳(3)的外部套合有套环(9),套环(9)的表面上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转块(10),转块(10)的表面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芳李燕张昀张春李婷婷赵小娥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市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