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腔曲线槽铣削加工用铣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腔曲线槽铣削加工用铣头。
技术介绍
参照图1。某产品传动框体零件,其内腔曲线槽为零件关键结构,对零件的功能有重要影响;该曲线槽槽宽39mm,槽深35mm,最小曲率半径30mm,且要求与侧壁根部清角,工艺上考虑采用盘刀或T形刀加工,但槽深度大于最小曲率半径,也就是说刀具中心要进入零件内腔,因此无法加工;经调研,市场上的商品铣头,其结构形式不适于加工此类曲线槽,且加工的最小槽宽需达到80mm,不满足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腔曲线槽铣削加工用铣头,根据内腔曲线槽形状尺寸设计专用的“工”字形刀具,刀柄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刀具转动,实现曲线槽铣削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腔曲线槽铣削加工用铣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刀柄和专用刀具;通过所述专用刀柄将专用刀具安装于铣床上,进行内腔曲线槽加工;所述专用刀柄包括壳体、上盖、下盖、轴、销轴、轴套、第一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腔曲线槽铣削加工用铣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刀柄和专用刀具;通过所述专用刀柄将专用刀具安装于铣床上,进行内腔曲线槽加工;/n所述专用刀柄包括壳体、上盖、下盖、轴、销轴、轴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承和轴承盖;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其上端面设置有法兰盘,用于与机床主轴连接;所述上盖和下盖为外型尺寸相同的水滴形盘状结构,所述盘状结构的一侧圆弧面半径大于另一侧圆弧面半径,两侧圆弧面之间的外缘分别与两侧圆弧相切;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螺钉固定后组成齿轮箱体,再通过螺钉将所述齿轮箱体的大径端同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所述轴同轴依次穿过所述壳体、上盖和下盖,其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内腔曲线槽铣削加工用铣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刀柄和专用刀具;通过所述专用刀柄将专用刀具安装于铣床上,进行内腔曲线槽加工;
所述专用刀柄包括壳体、上盖、下盖、轴、销轴、轴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承和轴承盖;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其上端面设置有法兰盘,用于与机床主轴连接;所述上盖和下盖为外型尺寸相同的水滴形盘状结构,所述盘状结构的一侧圆弧面半径大于另一侧圆弧面半径,两侧圆弧面之间的外缘分别与两侧圆弧相切;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螺钉固定后组成齿轮箱体,再通过螺钉将所述齿轮箱体的大径端同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所述轴同轴依次穿过所述壳体、上盖和下盖,其上端与铣床的刀柄拉杆配合安装,其下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下盖的大径端的通孔内,所述轴承盖同轴固定于所述下盖大径端的通孔外端口处;所述第三齿轮通过键同轴固定于所述轴上,并位于所述上盖的大径端的通孔内,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依次通过销轴、轴套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内,所述第三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依次啮合构成齿轮组,同时所述第一齿轮位于齿轮箱体的小径端,通过所述轴依次带动三个齿轮转动;
所述专用刀具为工字型回转体,包括光轴和两柄刀具,两柄刀具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光轴的两端,两柄所述刀具的参数相同,一个为左旋,另一个为右旋;使用时,所述光轴通过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孔内,由第一齿轮带动起旋转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腔曲线槽铣削加工用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铸铁铸造而成的柱状体,其上端加工有法兰接口,带3/4环形凸台,所述3/4环形凸台与机床主轴配合,端面上沿周向均布12个螺栓过孔,用于穿过螺钉与机床主轴连接;所述壳体中心轴处加工有台阶中心通孔,所述轴穿过所述中心通孔,将机床主轴的转动扭矩通过齿轮组传递到所述专用刀具;所述壳体下端侧壁开有通孔作为注油孔,用于注入润滑油,润滑齿轮组;压配式油标安装于壳体侧壁的注油孔中;壳体下端端面周向加工有多个螺纹孔,用于穿过螺钉将所述壳体与齿轮箱体固连。
技术研发人员:车晓志,何家明,梁文云,康凯,田东,徐鸿洁,王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