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簸箕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93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10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扫把簸箕组件的具体结构。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扫把杆和簸箕杆进行具体地改进,即:将二者的整体式结构改进为由第一杆和第二杆组成的两部分结构,基于此设计,在包装运输时,可以分别将扫把杆和簸箕杆进行拆卸,化整为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在包装时降低包装的长度尺寸,进而降低包装的整体消耗,节能环保,适于推广适用。

Dustpan as-b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把簸箕组件
本公开一般涉及清洁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扫把簸箕组件。
技术介绍
扫把和簸箕是生活中的常见清洁工具,二者配合之下能够便于轻松地清洁地面垃圾。现有技术中已有成型的套装,将二者通过挂接的方式形成组合式结构以共同出售,一方面,能够使得二者的存储更为简洁,防止发生二者相互分离造成使用受限的情况;另一方面,悬挂的扫把也能够避免扫把刷毛发生大曲度弯曲而影响后续使用的情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扫把和簸箕的杆部的长度均是固定的,这样一来,在进行成品包装时,对包装产品的长度需求较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非常不环保,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实现环保运输的扫把簸箕组件。一种扫把簸箕组件,包括:扫把组件和簸箕组件;所述扫把组件包括:扫把杆和可拆卸安装在扫把杆一端的扫把头;所述簸箕组件包括:簸箕杆和可拆卸安装在簸箕杆一端的簸箕;所述扫把杆和簸箕杆分别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且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杆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杆的自由端配接有扫把头或簸箕。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上相对靠近第二杆的一端设有配接槽且所述第二杆上相对靠近第一杆的一端设有能够与配接槽卡接的配接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接部上相对靠近第一杆的一端环设有多个卡凸;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接槽内设与所述卡凸一一对应的卡槽且所述卡槽包括沿所述配接槽轴向延伸的入口槽和与所述入口槽上相对远离配接部的一端连通的止位槽;所述入口槽和止位槽连通。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上相对靠近第二杆的一端设有配接部且所述第二杆上相对靠近第一杆的一端设有能够与配接槽卡接的配接槽。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接部上相对靠近第二杆的一端环设有多个卡凸;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接槽内设与所述卡凸一一对应的卡槽且所述卡槽包括沿所述配接槽轴向延伸的入口槽和与所述入口槽上相对远离配接部的一端连通的止位槽;所述入口槽和止位槽连通。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止位槽的边沿上设有防止卡凸脱落的防脱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凸侧壁设有第一磁片且所述止位槽内壁上贴附有能够与第一磁片相吸引的第二磁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簸箕的上边沿上设有一排梳毛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梳毛齿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簸箕底部的一侧倾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扫把杆能够挂接在所述簸箕杆上。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有一种扫把簸箕组件的具体结构。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扫把杆和簸箕杆进行具体地改进,即:将二者的整体式结构改进为由第一杆和第二杆组成的两部分结构,基于此设计,在包装运输时,可以分别将扫把杆和簸箕杆进行拆卸,化整为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在包装时降低包装的长度尺寸,进而降低包装的整体消耗,节能环保,适于推广适用。此外,本申请中还基于上述改进,对簸箕杆和扫把杆进行更进一步地优化。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申请一种扫把簸箕组件的组合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分离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一杆和第二杆的配接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分离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C-C向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第一杆和第二杆的配接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4中D-D向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扫把簸箕组件。所述扫把簸箕组件,包括:扫把组件和簸箕组件;所述扫把组件包括:扫把杆和可拆卸安装在扫把杆一端的扫把头;所述簸箕组件包括:簸箕杆和可拆卸安装在簸箕杆一端的簸箕。上述设计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计,此处不加以赘述。所述扫把杆和簸箕杆分别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杆1和第二杆2且所述第一杆1和第二杆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杆2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杆1的自由端配接有扫把头或簸箕。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扫把杆和簸箕杆进行具体地改进,即:将二者的整体式结构改进为由第一杆和第二杆组成的两部分结构,基于此设计,在包装运输时,可以分别将扫把杆和簸箕杆进行拆卸,化整为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在包装时降低包装的长度尺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针对簸箕杆和扫把杆的化整为零的方式是一致的,即:将二者分别拆分为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能够相互配接或分离,故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针对第一杆和第二杆的配接方式,可选地如下所示:配接方式一:请参考图2、图3、图4和图5,需要说明的是,鉴于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尺寸较长,为便于描述清楚,故图2、图3、图4和图5中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仅部分长度。所述第一杆1上相对靠近第二杆2的一端设有配接槽3且所述第二杆2上相对靠近第一杆1的一端设有能够与配接槽卡接的配接部4。具体地,所述配接部4上相对靠近第一杆1的一端环设有多个卡凸5;所述配接槽3内设与所述卡凸5一一对应的卡槽且所述卡槽包括沿所述配接槽3轴向延伸的入口槽6和与所述入口槽6上相对远离配接部4的一端连通的止位槽7;所述入口槽6和止位槽7连通。基于上述结构,在需要将第一杆和第二杆进行配接时,首先将卡凸分别置入与之对应的任一入口槽内,然后,将卡凸沿着配接槽的轴向继续向入口槽上相对远离配接部4的一端运行直至抵达入口槽的末端;此时,旋转所述第二杆即可使得卡凸进入与入口槽连通的止位槽内,实现配接槽与配接部的配接。配接方式二:请参考图6、图7、图8和图9,需要说明的是,鉴于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尺寸较长,为便于描述清楚,故图6、图7、图8和图9中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仅部分长度。所述第一杆1上相对靠近第二杆2的一端设有配接部4且所述第二杆2上相对靠近第一杆1的一端设有能够与配接槽卡接的配接槽3。所述配接部4上相对靠近第二杆2的一端环设有多个卡凸5;所述配接槽3内设与所述卡凸5一一对应的卡槽且所述卡槽包括沿所述配接槽3轴向延伸的入口槽6和与所述入口槽6上相对远离配接部4的一端连通的止位槽7;所述入口槽6和止位槽7连通。配接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把簸箕组件,包括:扫把组件和簸箕组件;所述扫把组件包括:扫把杆和可拆卸安装在扫把杆一端的扫把头;所述簸箕组件包括:簸箕杆和可拆卸安装在簸箕杆一端的簸箕;其特征在于:/n所述扫把杆和簸箕杆分别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杆(1)和第二杆(2)且所述第一杆(1)和第二杆(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杆(2)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杆(1)的自由端配接有扫把头或簸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把簸箕组件,包括:扫把组件和簸箕组件;所述扫把组件包括:扫把杆和可拆卸安装在扫把杆一端的扫把头;所述簸箕组件包括:簸箕杆和可拆卸安装在簸箕杆一端的簸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把杆和簸箕杆分别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杆(1)和第二杆(2)且所述第一杆(1)和第二杆(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杆(2)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杆(1)的自由端配接有扫把头或簸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把簸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1)上相对靠近第二杆(2)的一端设有配接槽(3)且所述第二杆(2)上相对靠近第一杆(1)的一端设有能够与配接槽卡接的配接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把簸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接部(4)上相对靠近第一杆(1)的一端环设有多个卡凸(5);
所述配接槽(3)内设与所述卡凸(5)一一对应的卡槽且所述卡槽包括沿所述配接槽(3)轴向延伸的入口槽(6)和与所述入口槽(6)上相对远离配接部(4)的一端连通的止位槽(7);所述入口槽(6)和止位槽(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把簸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1)上相对靠近第二杆(2)的一端设有配接部(4)且所述第二杆(2)上相对靠近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百维霸州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