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78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包括:钢支架,所述钢支架相对设置成两排;壳体,所述壳体架设在在所述钢支架上,且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进烟管道,所述进烟管道两侧底部分别通过进烟支管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侧壁分别通过出烟支管与出烟管道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所述壳体内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喷吹系统,所述喷吹系统外接进气箱;预热系统,所述预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灰斗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降尘处理,在焚烧线启动时,由于烟温太低,可能导致滤管表面结露使粉尘板结,恶化滤管的使用工况,通过在灰斗外壁设置预热系统,能够对本装置预热处理,从而避免上述问题。

A device of denitration and dedusting integration and pre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治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尘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有效治理粉尘污染,净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为了维护生产环境洁净,必须及时清理被粉尘污染的场所。除尘器,尤其是袋式除尘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矿山等各种工矿企业非纤维工业粉尘的除尘净化与物料的回收中。2017年,《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3-2011)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大气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但是,现有的袋式除尘器,存在着清灰效果不理想、净化效率低、滤袋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等弊端,严重影响了袋式除尘器的正常、高效使用,所以,亟需对现有的袋式除尘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如何提高布袋除尘器布袋的清灰能力,降低布袋除尘器的阻力,是确保除尘在系统下可靠运行的关键,对此,本专利技术推出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滤袋寿命长、清灰能力强的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脱硫陶瓷滤管除尘装置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包括:钢支架,所述钢支架相对设置成两排,壳体,所述壳体架设在在所述钢支架上,且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进烟管道,所述进烟管道两侧底部分别通过进烟支管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侧壁分别通过出烟支管与出烟管道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所述壳体内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喷吹系统,所述喷吹系统外接进气箱;所述喷吹系统包括通过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花板、设置在所述花板上方的喷吹装置,所述花板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花板横梁拼装成一体,所述花板横梁两侧通过密封角钢分别与所述花板密封连接,所述花板上均匀设置有花板孔,所述花板孔内设置垂直向下的滤管,所述滤管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花板上表面,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花板孔相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进风管,且进风管向下延伸至所述滤管内,所述喷吹装置包括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壁的分气箱、设置在所述花板上方的喷吹管,所述分气箱顶部等间距设置有脉冲阀,所述分气箱内设置有与所述脉冲阀相连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向下延伸至所述进气箱外,且末端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分别与所述喷吹管连通,所述喷吹管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进风管相对应的喷气嘴;预热系统,所述预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灰斗外壁。所述预热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烟道进口端两侧的第一输送管、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灰斗外壁的预热空腔,所述预热空腔均由多个预热板拼装密封而成,所述第一输送管通过分流机构分别与所述预热空腔进口端连通,所述预热空腔分别通过连接管依次串联,所述分流机构包括连通所述预热空腔的分流接口,所述分流接口内壁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第一输送管方向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为三菱柱结构,所述预热空腔出口端均通过分流机构分别与第二输送管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出口端分别通过导向管与所述出烟管道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气流均布装置,所述气流均布装置包括设置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内壁的撑柱,所述撑柱倾斜设置,且其中一端位于所述进烟支管的上方,所述撑柱上等间距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底部均竖直焊接有挡风板,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撑柱的上方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灰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分别与所述灰斗出灰口连通的输送筒、设置在所述输送筒右端的第一电机,所述输送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转轴,且转轴表面设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输送筒的左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防堵机构,所述转轴左端表面对应所述出料管的左侧设有第二螺旋叶片。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起吊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滤管与所述花板上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包括进风端口以及出风端口,所述进风端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出风端口相连,所述进风端口直径大于于所述出风端口直径,所述连接管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出风端口的沿边设有向外翻边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上均设置有气动蝶阀。进一步的,所述撑柱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0°至4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管外壁的第二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管内的连轴,所述连轴表面均匀设置有刮板,所述连轴的其中一端延伸至所述出料管外,且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灰斗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检查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对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降尘处理,在焚烧线启动时,由于烟温太低,可能导致滤管表面结露使粉尘板结,恶化滤管的使用工况,通过在灰斗外壁设置预热系统,能够对本装置预热处理,从而避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喷吹系统,能够有效的对滤管进行清灰处理,降低滤管的阻力,提高了本装置的净化效率,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气流均布装置,能够保证壳体中部的气流分布均匀,使滤管受灰均匀,除尘效率高,阻力低,滤管使用寿命长,通过在灰斗底部设置下料装置,实现灰尘的集中下料收集,不易造成堵塞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喷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喷吹系统的侧视图;图5为图3中A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花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进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预热系统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预热系统的右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气流均布装置的位置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气流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钢支架;2-灰斗;21-检查门;22-第一电机;23-转轴;24-第一螺旋叶片;25-输送筒;26-下料管;27-连轴;271-刮板;28-第二螺旋叶片;29-第二电机;3-壳体;4-预热系统;41-第一输送管;411-气动蝶阀;421-预热板;42-预热空腔;43-连接管;44-导向管;45-分流机构;451-分流接口;452-固定板;453-分流板;46-第二输送管;5-进气烟道;6-楼梯平台;7-出气烟道;8-喷吹系统;81-喷吹管;811-喷气嘴;82-花板;821-花板孔;83-滤管;84-进风管;841-进风端口;842-连接管;843-出风端口;85-密封垫;86-安装板;861-安装孔;87-花板横梁;871-密封角钢;88-安装架;9-分气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支架(1),所述钢支架(1)相对设置成两排,/n壳体(3),所述壳体(3)架设在在所述钢支架(1)上,且所述壳体(3)之间设置有进烟管道(5),所述进烟管道(5)两侧底部分别通过进烟支管(51)与所述壳体(3)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3)的顶部侧壁分别通过出烟支管(71)与出烟管道(7)连通,所述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灰斗(2),所述壳体(3)内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喷吹系统(8),所述喷吹系统(8)外接进气箱(9);/n所述喷吹系统(8)包括通过安装架(88)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壁的花板(82)、设置在所述花板(82)上方的喷吹装置,所述花板(82)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3)中部的花板横梁(87)拼装成一体,所述花板横梁(87)两侧通过密封角钢(871)分别与所述花板(82)密封连接,所述花板(82)上均匀设置有花板孔(821),所述花板孔(821)内设置垂直向下的滤管(83),所述滤管(83)顶部设置有安装板(86),所述安装板(86)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花板(82)上表面,所述安装板(86)上设有与所述花板孔(821)相配的安装孔(861),所述安装孔(861)内固定设置有进风管(84),且进风管(84)向下延伸至所述滤管(83)内,所述喷吹装置包括通过支架(9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3)外壁的分气箱(9)、设置在所述花板(82)上方的喷吹管(81),所述分气箱(9)顶部等间距设置有脉冲阀(93),所述分气箱(9)内设置有与所述脉冲阀(93)相连的进气管(94),所述进气管(94)向下延伸至所述进气箱(9)外,且末端设置有软管(91),所述软管(91)分别与所述喷吹管(81)连通,所述喷吹管(81)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进风管(84)相对应的喷气嘴(811);/n预热系统(4),所述预热系统(4)设置在所述灰斗(2)外壁。/n所述预热系统(4)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烟道(5)进口端两侧的第一输送管(41)、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灰斗(2)外壁的预热空腔(42),所述预热空腔(42)均由多个预热板(421)拼装密封而成,所述第一输送管(41)通过分流机构(45)分别与所述预热空腔(42)进口端连通,所述预热空腔(42)分别通过连接管(43)依次串联,所述分流机构(45)包括连通所述预热空腔(42)的分流接口(451),所述分流接口(451)内壁中部设置有固定板(452),所述固定板(452)朝向第一输送管(41)方向设置有分流板(453),所述分流板(453)为三菱柱结构,所述预热空腔(42)出口端均通过分流机构(45)分别与第二输送管(46)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46)的出口端分别通过导向管(44)与所述出烟管道(7)连通;/n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气流均布装置(11),所述气流均布装置(11)包括设置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3)底部内壁的撑柱,所述撑柱(111)倾斜设置,且其中一端位于所述进烟支管(51)的上方,所述撑柱(111)上等间距设置有加强筋(112),所述加强筋(112)的底部均竖直焊接有挡风板(1121),所述壳体(3)内对应所述撑柱(111)的上方设置有均流板(113),所述均流板(113)上均匀分布有通孔(1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及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支架(1),所述钢支架(1)相对设置成两排,
壳体(3),所述壳体(3)架设在在所述钢支架(1)上,且所述壳体(3)之间设置有进烟管道(5),所述进烟管道(5)两侧底部分别通过进烟支管(51)与所述壳体(3)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3)的顶部侧壁分别通过出烟支管(71)与出烟管道(7)连通,所述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灰斗(2),所述壳体(3)内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喷吹系统(8),所述喷吹系统(8)外接进气箱(9);
所述喷吹系统(8)包括通过安装架(88)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壁的花板(82)、设置在所述花板(82)上方的喷吹装置,所述花板(82)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3)中部的花板横梁(87)拼装成一体,所述花板横梁(87)两侧通过密封角钢(871)分别与所述花板(82)密封连接,所述花板(82)上均匀设置有花板孔(821),所述花板孔(821)内设置垂直向下的滤管(83),所述滤管(83)顶部设置有安装板(86),所述安装板(86)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花板(82)上表面,所述安装板(86)上设有与所述花板孔(821)相配的安装孔(861),所述安装孔(861)内固定设置有进风管(84),且进风管(84)向下延伸至所述滤管(83)内,所述喷吹装置包括通过支架(9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3)外壁的分气箱(9)、设置在所述花板(82)上方的喷吹管(81),所述分气箱(9)顶部等间距设置有脉冲阀(93),所述分气箱(9)内设置有与所述脉冲阀(93)相连的进气管(94),所述进气管(94)向下延伸至所述进气箱(9)外,且末端设置有软管(91),所述软管(91)分别与所述喷吹管(81)连通,所述喷吹管(81)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进风管(84)相对应的喷气嘴(811);
预热系统(4),所述预热系统(4)设置在所述灰斗(2)外壁。
所述预热系统(4)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烟道(5)进口端两侧的第一输送管(41)、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灰斗(2)外壁的预热空腔(42),所述预热空腔(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沈震卢仁博孟坤赵永丽沈运超张枝景陈培根王传飞夏成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意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