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62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滑垫,且壳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杆,所述壳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位于靠近电机的一侧,所述壳体底部镍币通过螺栓固定有配电箱,且电机位于处理器和配电箱之间,所述壳体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压表以根据不同的投放距离来调节气泵产生的气压,提高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可以有效的观测到饲料箱内的饲料容量,提高装置的可观测性,可以有效的带动转动轴和离心板转动,利用离心力的作用抛洒饲料,使饲料抛洒更快更均匀,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baiting device for fish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喂
,尤其涉及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现在大部分养鱼装置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大部分装置可调节投放距离比较差,而且装置的防滑性不好,因此,亟需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滑垫,且壳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杆,所述壳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位于靠近电机的一侧,所述壳体底部镍币通过螺栓固定有配电箱,且电机位于处理器和配电箱之间,所述壳体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饲料箱,所述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顶部外壁与饲料箱底部外壁焊接,所述饲料箱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外壁焊接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所述阀门位于远离顶盖的一端,所述饲料箱一侧外壁开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泵,且壳体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口。优选的,所述气泵出气口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远离出气口的一端与转动套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管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压表,且气压表位于靠近气泵的一端。优选的,所述饲料箱底部外壁开有出料孔,且出料孔内插接有出料管。优选的,所述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扇形板,且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离心板。优选的,所述离心板位于扇形板的下方,且离心板和扇形板分别位于转动套和转动轴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装置的震动和滑动,提高装置的防滑性和减震性。2.通过气泵和气压表的设置,可以有效在下料时给离心板上面的饲料施加空气压力,使饲料可以投放的更远,气压表以根据不同的投放距离来调节气泵产生的气压,提高了装置的可调节性。3.通过观察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观测到饲料箱内的饲料容量,提高装置的可观测性。4.通过电机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带动转动轴和离心板转动,利用离心力的作用抛洒饲料,使饲料抛洒更快更均匀,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的转动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的转动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防滑垫、3配电箱、4电机、5处理器、6散热口、7转动轴、8转动套、9出料管、10观察窗、11第一导管、12阀门、13顶盖、14饲料箱、15第二导管、16气压表、17气泵、18支撑杆、19扇形板、20离心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滑垫2,且壳体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杆,壳体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器5,且处理器5位于靠近电机4的一侧,壳体1底部镍币通过螺栓固定有配电箱3,且电机4位于处理器5和配电箱3之间,壳体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杆18,且支撑杆18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饲料箱14,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转动轴7,且转动轴7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8,转动套8顶部外壁与饲料箱14底部外壁焊接,饲料箱14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13,顶盖13顶部外壁焊接有第一导管11,且第一导管1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12,阀门12位于远离顶盖13的一端,饲料箱14一侧外壁开有观察窗10。本技术中,壳体1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泵17,且壳体1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口6,气泵17出气口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导管15,且第二导管15远离出气口的一端与转动套8焊接,第二导管15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压表16,且气压表16位于靠近气泵17的一端,饲料箱14底部外壁开有出料孔,且出料孔内插接有出料管9,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扇形板19,且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离心板20,离心板20位于扇形板19的下方,且离心板20和扇形板19分别位于转动套8和转动轴7内,处理器5型号为ARM9TDMI。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导管11和阀门12将饲料送入饲料箱14,然后启动电机4和气泵17,装置内饲料通过出料管9进入转动套8,转动套8内的扇形板19转动将饲料拨入转动轴内7的离心板20,同时第二导管15向转动套8输送气体,使下料更快,更加均匀,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饲料通过转动轴7抛洒而出,橡胶垫2可以减小装置的震动和滑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滑垫(2),且壳体(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杆,所述壳体(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器(5),且处理器(5)位于靠近电机(4)的一侧,所述壳体(1)底部镍币通过螺栓固定有配电箱(3),且电机(4)位于处理器(5)和配电箱(3)之间,所述壳体(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杆(18),且支撑杆(18)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饲料箱(14),所述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转动轴(7),且转动轴(7)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8),所述转动套(8)顶部外壁与饲料箱(14)底部外壁焊接,所述饲料箱(14)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13),所述顶盖(13)顶部外壁焊接有第一导管(11),且第一导管(1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12),所述阀门(12)位于远离顶盖(13)的一端,所述饲料箱(14)一侧外壁开有观察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滑垫(2),且壳体(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杆,所述壳体(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器(5),且处理器(5)位于靠近电机(4)的一侧,所述壳体(1)底部镍币通过螺栓固定有配电箱(3),且电机(4)位于处理器(5)和配电箱(3)之间,所述壳体(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杆(18),且支撑杆(18)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饲料箱(14),所述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转动轴(7),且转动轴(7)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8),所述转动套(8)顶部外壁与饲料箱(14)底部外壁焊接,所述饲料箱(14)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13),所述顶盖(13)顶部外壁焊接有第一导管(11),且第一导管(1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阀门(12),所述阀门(12)位于远离顶盖(13)的一端,所述饲料箱(14)一侧外壁开有观察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养鱼用自动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上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