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菇种植棚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155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21
双胞菇种植棚及使用方法。本产品其组成包括: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具有左扁圆片,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右扁圆片,所述的左扁圆片的顶部左侧具有左斜角边,所述的右扁圆片的顶部右侧具有右斜角边,所述的左斜角边与所述的右斜角边相对设置、并具有夹角,所述的左扁圆片开有左圆孔,所述的左圆孔的顶部连接左定位扩孔,所述的右扁圆片开有右圆孔,所述的右圆孔的顶部连接右定位扩孔,所述的左扁圆片与所述的右扁圆片叠加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双胞菇种植棚。

Cultivation shed and usage of Agaricus bispo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胞菇种植棚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胞菇种植棚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胞菇种植大棚的结构都非常复杂,高度很高,造价也很高,如果不配备辅助的架子使用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并且也大大的提高了种植成本,不利于双胞菇的种植发展,也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组装方便、速度快,使用效果好的双胞菇种植棚及使用方法。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胞菇种植棚,其组成包括: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具有左扁圆片,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右扁圆片,所述的左扁圆片的顶部左侧具有左斜角边,所述的右扁圆片的顶部右侧具有右斜角边,所述的左斜角边与所述的右斜角边相对设置、并具有夹角,所述的左扁圆片开有左圆孔,所述的左圆孔的顶部连接左定位扩孔,所述的右扁圆片开有右圆孔,所述的右圆孔的顶部连接右定位扩孔,所述的左扁圆片与所述的右扁圆片叠加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所述的双胞菇种植棚,所述的左圆孔的内圆具有左内齿圈,所述的右圆孔的内圆具有右内齿圈,所述的左圆孔与所述的右圆孔重合插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胞菇种植棚,其组成包括:支撑杆,其特征是: 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具有左扁圆片,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右扁圆片,所述的左扁圆片的顶部左侧具有左斜角边,所述的右扁圆片的顶部右侧具有右斜角边,所述的左斜角边与所述的右斜角边相对设置、并具有夹角,所述的左扁圆片开有左圆孔,所述的左圆孔的顶部连接左定位扩孔,所述的右扁圆片开有右圆孔,所述的右圆孔的顶部连接右定位扩孔,所述的左扁圆片与所述的右扁圆片叠加在一起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胞菇种植棚,其组成包括:支撑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具有左扁圆片,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右扁圆片,所述的左扁圆片的顶部左侧具有左斜角边,所述的右扁圆片的顶部右侧具有右斜角边,所述的左斜角边与所述的右斜角边相对设置、并具有夹角,所述的左扁圆片开有左圆孔,所述的左圆孔的顶部连接左定位扩孔,所述的右扁圆片开有右圆孔,所述的右圆孔的顶部连接右定位扩孔,所述的左扁圆片与所述的右扁圆片叠加在一起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胞菇种植棚,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圆孔的内圆具有左内齿圈,所述的右圆孔的内圆具有右内齿圈,所述的左圆孔与所述的右圆孔重合插入固定定位杆,所述的固定定位杆连接定位齿,所述的定位齿啮合所述的左内齿圈与所述的右内齿圈定位固定,所述的左扁圆片与所述的右扁圆片绕着所述的固定定位杆转动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胞菇种植棚,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定位杆的顶部连接上挡片,所述的上挡片埋入所述的左定位扩孔内,所述的固定定位杆的底部连接下挡片,所述的下挡片埋入所述的右定位扩孔内,所述的支撑杆之间折弯或折角调整通过所述的左扁圆片与所述的右扁圆片绕着所述的固定定位杆转动调整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胞菇种植棚,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位于左侧底部时所述的左扁圆片贴合左下圆环板、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左下圆环板固定连接左圆锥杆,所述的左圆锥杆连接左倒刺,所述的左倒刺与所述的左圆锥杆均插入地下固定;所述的支撑杆位于右侧底部时所述的右扁圆片贴合右下圆环板、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右下圆环板固定连接右圆锥杆,所述的右圆锥杆连接右倒刺,所述的右倒刺与所述的右圆锥杆均插入地下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胞菇种植棚,其特征是:所述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宗海王超王丽姜飞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四季丰利经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