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农法栽培自然农法茶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种植方法,尤其是一种自然农法栽培自然农法茶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饮料,随着人类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从长远看,茶叶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但从目前国内茶叶种植情况看,人们为了提高、追求茶叶的高产量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正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工业化工品种植茶叶,如此往复的大量使用工业化工品,已出现如下问题:1)土壤中游离态矿质元素淋洗速度加快。据分析,化学肥料施入土壤之后,30%左右被植物吸收,另外的70%左右则随雨水及植物灌水的淋洗进入地下水循环,造成了地下水系中氮、磷等元素污染现象。严重危害了渔业产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环境,这一过程与化学肥料等化学制剂污染有着重要的关系。2)土壤理化性状、透气性及酸碱度劣变。化肥、化学农药等化学制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后,土壤的通透性、吸水性、氧化还原能力等一系列理化特性劣变明显。长期使用化肥之后,严重影响了土壤矿质营养的平衡,由此带来农副产品易发生腐烂等病害的流行。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农法栽培自然农法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骤、恢复还原土壤的原始生态状态,让土壤中生存更多的微生物种群数/na、第一年: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中播种多样性的作物和杂草,使土壤中植物品种显现多样性;在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让各种作物和杂草自然生存、繁殖、枯死至腐烂,在土壤中转化成多元化的有机质品种;/n以后随着节气变化,让土壤中的植物作自然交替生存,产生更多的有机质,使得土壤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群数得以恢复、显现多元化,并作周期性地繁殖或休眠;/n土壤用水,使用雨水或无污染的原水灌溉或浇灌,降低土壤中以前曾经使用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工业产品残留含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农法栽培自然农法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恢复还原土壤的原始生态状态,让土壤中生存更多的微生物种群数
a、第一年: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中播种多样性的作物和杂草,使土壤中植物品种显现多样性;在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让各种作物和杂草自然生存、繁殖、枯死至腐烂,在土壤中转化成多元化的有机质品种;
以后随着节气变化,让土壤中的植物作自然交替生存,产生更多的有机质,使得土壤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群数得以恢复、显现多元化,并作周期性地繁殖或休眠;
土壤用水,使用雨水或无污染的原水灌溉或浇灌,降低土壤中以前曾经使用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工业产品残留含量,让土壤恢复还原到未使用工业品之前的原生态状态;
b、第二年:在土壤中继续对生命力较弱的作物和杂草补播种,保持土壤中植物种类多样性,还原或呈现原自然生态状态,也就是还原或呈现植物生态链或称植物植物生态种群,为土壤提供尽可多的多样性有机质品种,让与其相适应的微生物种群数得到生存繁殖的环境,使得植物根部在土壤中生长处于在多元化的各种微生物种群中,获得更多种酶和生长刺激素,取得各种营养成分,最终使各种植物在原生态环境中生长还原于原生态状态,在自然生长中产生出更多的多元抗体和多元营养体;
土壤植物管理:土壤中用水,使用雨水或无污染的原水灌溉或浇灌,继续降低土壤中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工业品残留含量,让土壤进一步地恢复到未用工业品之前的原生态状态;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茶园地中瓢虫、蜘蛛、捕食螨和寄生蜂等有益生物,使其对付病虫害;
对于吸引病虫害和易产卵繁殖的作物和杂草作除根处理;
对于长势超高度和粗壮的作物和杂草作留矮除高处理;
对于超长生长周期的作物和杂草作除根处理;
第二步骤、种植自然农法农茶树
a、土壤种植条件:土壤中农药、化肥和杀虫剂等工业品残留物已消除,植物种群已显现多样性生长,土壤已还原或呈现原自然生态状态;
b、茶树选种选择:可移植自然农法种植出来的茶树种和也可选择本地的茶树种;
c、种植
(1)深耕40-60cm,将作物和杂草翻耕入土,挖掘出的表土入底,深层土铺表面;
(2)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无病虫害、适宜在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茶树苗,带土移栽,栽种深度为20-30cm,覆土压紧,浇水,在根基部铺上稻草覆盖;
(3)茶树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使二茶树间距留有空隙种植作物和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